面試總結------黑盒、白盒測試相關

黑盒、白盒測試

黑盒測試:已知產品的功能設計規格,可以進行測試證明每個實現了的功能是否符合要求。
白盒測試:已知產品的內部工作過程,可以通過測試證明每種內部操作是否符合設計規格要求,所有內部成分是否以經過檢查。

一、黑盒測試(又叫功能測試或數據驅動測試)
軟件的黑盒測試意味着測試要在軟件的接口處進行。這種方法是把測試對象看做一個黑盒子,測試人員完全不考慮程序內部的邏輯結構和內部特性,只依據程序的需求規格說明書,檢查程序的功能是否符合它的功能說明。

黑盒測試主要是爲了發現以下幾類錯誤:
1、是否有不正確或遺漏的功能?
2、在接口上,輸入是否能正確的接受?能否輸出正確的結果?
3、是否有數據結構錯誤或外部信息(例如數據文件)訪問錯誤?
4、性能上是否能夠滿足要求?
5、是否有初始化或終止性錯誤?

黑盒測試方法:
1.等價類劃分(等價類是指某個輸入域的集合,它表示對揭露程序中的錯誤來說,集合中的每個輸入條件是等效的)
2.邊值分析法:列出單元功能、輸入、狀態及控制的合法邊界值,設計測試用例,包含全部邊界值的方法。
3.因果圖:
4.錯誤推測法
5.判定表法
6.狀態遷移法
7.正交實驗法

二、白盒測試(又稱爲結構測試或邏輯驅動測試)
軟 件的白盒測試是對軟件的過程性細節做細緻的檢查。這種方法是把測試對象看做一個打開的盒子,它允許測試人員利用程序內部的邏輯結構及有關信息,設計或選擇 測試用例,對程序所有邏輯路徑進行測試。通過在不同點檢查程序狀態,確定實際狀態是否與預期的狀態一致。因此白盒測試又稱爲結構測試或邏輯驅動測試。
白盒測試主要是想對程序模塊進行如下檢查:
1、對程序模塊的所有獨立的執行路徑至少測試一遍。
2、對所有的邏輯判定,取“真”與取“假”的兩種情況都能至少測一遍。
3、在循環的邊界和運行的界限內執行循環體。
4、測試內部數據結構的有效性,等等。

白盒測試方法:
1.代碼檢查法
2.靜態結構分析法
3.靜態質量度量法
4.邏輯覆蓋法(語句覆蓋、判定覆蓋、條件覆蓋、判定/條件覆蓋、條件組合覆蓋和路徑覆蓋)
5.基本路徑測試法
6.域測試
7.符號測試
8.Z路徑覆蓋
9.程序變異
以上事實說明,軟件測試有一個致命的缺陷,即測試的不完全、不徹底性。由於任何程序只能進行少量(相對於窮舉的巨大數量而言)的有限的測試,在未發現錯誤時,不能說明程序中沒有錯誤。

三、灰盒測試
灰 盒測試,是介於白盒測試與黑盒測試之間的,可以這樣理解,灰盒測試關注輸出對於輸入的正確性,同時也關注內部表現,但這種關注不象白盒那樣詳細、完整,只 是通過一些表徵性的現象、事件、標誌來判斷內部的運行狀態,有時候輸出是正確的,但內部其實已經錯誤了,這種情況非常多,如果每次都通過白盒測試來操作, 效率會很低,因此需要採取這樣的一種灰盒的方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