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一些core dump的問題,makefile以及gdb的使用問題

相信在linux下寫程序可以認爲是一種享受,但是經驗的積累是如此的重要,現在工作的時候很少有時間去積累自己的知識,這正是我從學校走出來之後得到的切身體會。最近一段時間仍然再忙關於ipv6的開發任務,馬上就要面臨又一次大的integration test,做好自己的代碼測試看來是尤爲重要,特別是在別人的代碼沒有完成的情況下,就必須想盡一切辦法把自己的代碼完善,然後去模擬輸出,輸入的來測試好自己的代碼,這纔是真正意義上的Team Work。

 

在linux上編程有時也是很大的樂趣,特別是任何東西都要自己親手做一遍纔好。

 

1) core dump

 

我們在開發(或使用)一個程序時,最怕的就是程序莫明其妙地當掉。雖然系 統沒事,但我們下次仍可能遇到相同的問題。於是這時操作系統就會把程序當掉 時的內存內容 dump 出來,讓我們或是debugger 做爲參考。這個動作就叫作 core dump。

 

ulimit -c 來查看core dump文件的大小,一般ulimit -c 1024 或者 ulimit -c unlimited

 

core dump文件輸出設置,一般默認目錄是當前目錄, 也就是你的程序當掉的目錄。

 

但是你可以改變目錄的位置,在/proc/sys/kernel中可以找到core-user-pid文件,然後

 

echo "1" > /proc/sys/kernel/core-user-pid使得core文件名加上pid號,還可以用

 

mkdir -p /root/corefile

 

echo "/root/corefiel/core-%e-%p-%t" > /proc/sys/kernel/core-pattern控制core文件保存位置和文件名格式。

 

以下是參數列表:

 

%p : 添加pid作爲文件的後綴名以示區別。

%u:添加當前uid

%g:添加當前gid

%s: 添加導致產生core的信號

%t:添加core文件產生的unix時間

%h:添加主機名

%e:添加命令名

 

使用gdb查看core文件:

 

gdb [exec file][core file]

 

然後鍵入bt命令。

 

 

2) 關於makefile的學習:

 

這裏我寫了一個簡單的Makefile的例子,當然是和最近一段時間做單元測試有關:


   ipclass_test: ipclass.o ipclass_test.o
           g++ -o ipclass_test ipclass_test.o ipclass.o
   ipclass.o: ipclass.cc ipclass.hh ipaddress.hh
           g++ -c ipclass.cc
   ipclass_test.o: ipclass_test.cc ipclass.hh ipaddress.hh
           g++ -c ipclass_test.cc
   clean:
           rm -f ipclass.o ipclass_test.

 

總體上的結構就是首先我要編譯的目標是ipclass_test這個可執行程序,然後就是各個部分的組合。

 

ipclass_test: ipclass.o ipclass_test.o 爲總體,由很多的目標文件構成

 

命令是g++ -o 實際做的是連接的工作

 

其次是各個目標文件的組合。由源文件和頭文件構成,源文件的編譯由命令g++ -c 完成。注意: 頭文件是不需要編譯的。

 

3)最後總結一下gdb的使用,首先gdb是要由gcc -g 或者 g++ -g編譯出Debug的版本,然後纔可以用gdb加載。

 

gcc –g main.c

gcc –ggdb main.c

這樣,gcc就會在生成可執行文件時產生調試訊息。-g用於產生一般的調試訊息,-ggdb則用於產生GDB特有的調試訊息。使用-ggdb時,可執行文件的尺寸會大大增加。

 

下面先說明GDB的基本指令:

 

f(ile):指定一個可執行文件進行調試,gdb將讀取些文件的調試訊息,如f a.exe

 

l(ist):列程序出源文件

 

r(un):裝載完要調試的可執行文件後,可以用run命令運行可執行文件

 

b(reak):設置斷點(break point),如b 25,則在源程序的第25行設置一個斷點,當程序執行到第25行時,就會產生中斷;也可以使用b funcname,funcname爲函數的名稱,當程序調用些函數時,則產生中斷

 

c(ontinue):c命令可以另中斷的程序繼續執行,直到下一個中斷點或程序結束

 

p(rint):輸入某個變量的值,如程序定義了一個int aa的就是,p aa就會輸出aa的當前值

 

n(ext):程序執行到斷點時中斷執行,可以用n指令進行單步執行

 

s(tep):程序執行到斷點時中斷執行,可以用s指令進行單步執行進某一函數

 

q(uit):退出GDB

 

 

       現在讓我們來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GDB的使用,假設我們有以下的程序:

 

/****************************************************************************

       gdb_sample.c

****************************************************************************/

#include <stdio.h>

 

void PrintLn(const char* pMsg)

{

       printf(“%s/n”, pMsg);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PrintLn(“Hello GDB”);

       return 0;

}

 

調行以下命令編譯程序gcc –g  gdb_sample.c –o a.exe,生成a.exe的可執行文件。要用GDB調試程序,執行:

gdb a.exe

這樣,我們就進入了gdb的調試環境。在gdb的命令行中輸入list,gdb就會把上面的源程序打印出來,再次輸入list,則進行翻頁。接着,我們輸入b 13,表示在源程序的第13行PrintLn("Hello GDB")設置斷點。設置斷點後我們開始執行程序,在命令行中輸入run,a.exe就開始執行。由於我們在第13行設置了斷點,因此,程序會在PrintLn("Hello GDB")處中斷,此時,我們可以輸入s,gdb會單步運行進PrintLn函數內,接着輸入n,程序就會執行此語句:printf("%s/n", pMsg),此時,我們再輸入print pMsg,gdb就會輸出pMsg的值:“Hello GDB”。最後,我們輸入c,程序繼續執行,然後正常退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