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說八道]紀念我正在逝去的青春——讀《因爲痛,所以叫青春》有感

我們站在青春的路上,單槍匹馬,赤手空拳。獨自戰鬥着,因爲有奮鬥的理由。

  這本書其實我很早就買來了,只是後來一直沒來得及讀。記得我讀第一遍的時候,那時候正是我 人生最迷茫的時候,沒有計劃,就想一隻落在湖中的紙船,沒有方向,只是隨波逐流。但是我還是意識到了自己的情況,我想要改變,我怕有一天紙船被打溼,最後沉沒下去。然後我就讀到了這本書,也明白我就是金蘭都老師說描述的紙船派。

  因爲青春,所以迷茫。迷茫的時候我們最需要的就是指引,就像在大海中迷失方向的行船,多麼希望看到燈塔啊。細細的閱讀這本書,就好像一個和藹的長者,一位親切的老師,在絮絮叨叨的給你講者青春的故事,講着他的過去,你的現在,以及你的未來。

  第二遍讀這本書,我已經度過了迷茫期,明白了迷茫只是因爲沒有調整好焦距。如果你調整的焦距不對,即使再好的單反,也拍不出好看的畫面。當再一次看到所謂的1+1法則的時候,聯繫起自己正在參加的活動‘每月養成一個好習慣’,我發現,其實兩者有着驚人的相似。其實金老師所說的每天一小時,堅持1年,就能看到很大的成果,其實就是一種習慣的力量。習慣是什麼?習慣是一個生活的慣性,是堅持的最高境界!當你把每天看書一小時變成一種習慣的時候,不再是你每天就堅持看書了,而是每天不看一小時就渾身不舒服。就像堅持晨跑的人,哪天因爲有事沒能起牀晨跑,那麼一天都會覺得不舒服。

  重點內容若我能活80歲,那麼每一年就是人生時鐘的18分鐘,那麼我現在21歲,相當於6點18分!當我有幸知道這個事實的時候,我確實吃了一驚。我每天是6點30分起牀的,那麼6點18分我還在夢鄉呢!

  每次當我對自己的成就感到不滿意的時候,我就會提醒自己,還來得及,只要我不停下來,總有一天能實現的。我們總以爲自己已經走過了很長一段人生,可是自己或是還碌碌無爲,或是感到自己做什麼已經來不及了。殊不知人生從不會嫌太年輕或者太老,一切都剛剛好。

用我最喜歡的一段話結束:

人生爲棋,
我願爲卒。
走的雖慢,
可曾見我後退一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