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率(Bitrate)、幀率(FPS)、分辨率和清晰度的聯繫與區別

視頻碼率、幀率和分辨率到底哪一個影響電影的清晰度

碼率:影響體積,與體積成正比:碼率越大,體積越大;碼率越小,體積越小。

碼率就是數據傳輸時單位時間傳送的數據位數,一般我們用的單位是kbps即千位每秒。也就是取樣率(並不等同與採樣率,採樣率的單位是Hz,表示每秒採樣的次數),單位時間內取樣率越大,精度就越高,處理出來的文件就越接近原始文件,但是文件體積與取樣率是成正比的,所以幾乎所有的編碼格式重視的都是如何用最低的碼率達到最少的失真,圍繞這個核心衍生出來cbr(固定碼率)與vbr(可變碼率),碼率就是失真度,碼率越高越清晰,反之則畫面粗糙而多馬賽克。

下面是通過一個wav文件的採樣率來計算碼率和文件大小,通過MediaInfo工具顯示的文件信息如下:

概要

完整名稱                            :audio\wav\adele-rolling_in_the_deep.wav

文件格式                            : Wave

文件大小                            : 38.3 MiB

長度                                   : 3 47

平均混合碼率                    : 1 411 Kbps

音頻

ID                                        : 0

文件格式                            : PCM

格式設置,Endianness      : Little

編碼設置ID                         : 1

編碼設置ID/提示信息        : Microsoft

長度                                     : 3 47

碼率                                     : 1 411.2 Kbps

聲道                                    : 2聲道

採樣率                                : 44.1 KHz

位深度                                : 16

大小                                    : 38.3 MiB (100%)

1.碼率計算公式:

碼率=採樣率 x 位深度 x 聲道

所以,上面文件的碼率= 44.1Khz x 16 x 2聲道 = 1411.2 Kbps

2.文件大小 = 碼率 x 時長 = 1411.2 Kbps x (3 x 60 + 47 )s = 1411.2Kbps x 227s =38102.4Kb

38102.4 Kb /1024 Kb/M = 37.2M

近似等於mediainfo工具顯示的文件大小38.3M

注:此計算公式對未壓縮的wav格式文件有效,不適用於mp3等被壓縮的文件。

通常來說,一個視頻文件包括了畫面及聲音,例如一個RMVB的視頻文件,裏面包含了視頻信息和音頻信息,音頻及視頻都有各自不同的採樣方式和比特率,也就是說,同一個視頻文件音頻和視頻的比特率並不是一樣的。而我們所說的一個視頻文件碼流率大小,一般是指視頻文件中音頻及視頻信息碼流率的總和。

以國內最流行,大家最熟悉的RMVB視頻文件爲例,RMVB中的VB,指的是VBR,即Variable BitRate的縮寫,中文含義是可變比特率,它表示RMVB採用的是動態編碼的方式,把較高的採樣率用於複雜的動態畫面(歌舞、飛車、戰爭、動作等),而把較低的採樣率用於靜態畫面,合理利用資源,達到畫質與體積可兼得的效果。

幀率(FPS:影響畫面流暢度,與畫面流暢度成正比:幀率越大,畫面越流暢;幀率越小,畫面越有跳動感。如果碼率爲變量,則幀率也會影響體積,幀率越高,每秒鐘經過的畫面越多,需要的碼率也越高,體積也越大。

幀率就是在1秒鐘時間裏傳輸的圖片的幀數,也可以理解爲圖形處理器每秒鐘能夠刷新幾次。每秒顯示的圖片數影響畫面流暢度,與畫面流暢度成正比:幀率越大,畫面越流暢;幀率越小,畫面越有跳動感。由於人類眼睛的特殊生理結構,如果所看畫面之幀率高於16的時候,就會認爲是連貫的,此現象稱之爲視覺暫留。並且當幀速達到一定數值後,再增長的話,人眼也不容易察覺到有明顯的流暢度提升了。

分辨率:影響圖像大小,與圖像大小成正比:分辨率越高,圖像越大;分辨率越低,圖像越小。

帶寬、幀率(FPS

例如在ADSL線路上傳輸圖像,上行帶寬只有512Kbps,但要傳輸4CIF分辨率的圖像。按照常規,CIF分辨率建議碼率是512Kbps,那麼照此計算就只能傳一路,降低碼率勢必會影響圖像質量。那麼爲了確保圖像質量,就必須降低幀率,這樣一來,即便降低碼率也不會影響圖像質量,但在圖像的連貫性上會有影響。

GOPGroup of picture

關鍵幀的週期,也就是兩個IDR幀之間的距離,一個幀組的最大幀數,一般而言,每一秒視頻至少需要使用 1 個關鍵幀。增加關鍵幀個數可改善質量,但是同時增加帶寬和網絡負載。

需要說明的是,通過提高GOP值來提高圖像質量是有限度的,在遇到場景切換的情況時,H.264編碼器會自動強制插入一個I幀,此時實際的GOP值被縮短了。另一方面,在一個GOP中,PB幀是由I幀預測得到的,當I幀的圖像質量比較差時,會影響到一個GOP中後續PB幀的圖像質量,直到下一個GOP開始纔有可能得以恢復,所以GOP值也不宜設置過大。

同時,由於PB幀的複雜度大於I幀,所以過多的PB幀會影響編碼效率,使編碼效率降低。另外,過長的GOP還會影響Seek操作的響應速度,由於PB幀是由前面的IP幀預測得到的,所以Seek操作需要直接定位,解碼某一個PB幀時,需要先解碼得到本GOP內的I幀及之前的N個預測幀纔可以,GOP值越長,需要解碼的預測幀就越多,seek響應的時間也越長。

常見編碼模式:

VBRVariable Bitrate)動態比特率也就是沒有固定的比特率,壓縮軟件在壓縮時根據音頻數據即時確定使用什麼比特率,這是以質量爲前提兼顧文件大小的方式,推薦編碼模式;

ABRAverage Bitrate)平均比特率VBR的一種插值參數。LAME針對CBR不佳的文件體積比和VBR生成文件大小不定的特點獨創了這種編碼模式。ABR在指定的文件大小內,以每50幀(30幀約1秒)爲一段,低頻和不敏感頻率使用相對低的流量,高頻和大動態表現時使用高流量,可以做爲VBRCBR的一種折衷選擇。

CBRConstant Bitrate)常數比特率指文件從頭到尾都是一種位速率。相對於VBRABR來講,它壓縮出來的文件體積很大,而且音質相對於VBRABR不會有明顯的提高。

高清視頻

目前的720P以及1080P採用了很多種編碼,例如主流的MPEG2VC-1以及H.264,還有Divx以及Xvid,至於封裝格式更多到令人髮指,tsmkvwmv以及藍光專用等等。

7201080代表視頻流的分辨率,前者1280*720,後者1920*1080,不同的編碼需要不同的系統資源,大概可以認爲是H.264>VC-1>MPEG2

VC-1是最後被認可的高清編碼格式,不過因爲有微軟的後臺,所以這種編碼格式不能小窺。相對於MPEG2VC-1的壓縮比更高,但相對於H.264而言,編碼解碼的計算則要稍小一些,目前來看,VC-1可能是一個比較好的平衡,輔以微軟的支持,應該是一隻不可忽視的力量。一般來說,VC-1多爲.wmv”後綴,但這都不是絕對的,具體的編碼格式還是要通過軟件來查詢。

總的來說,從壓縮比上來看,H.264的壓縮比率更高一些,也就是同樣的視頻,通過H.264編碼算法壓出來的視頻容量要比VC-1的更小,但是VC-1 格式的視頻在解碼計算方面則更小一些,一般通過高性能的CPU就可以很流暢的觀看高清視頻。相信這也是目前NVIDIA Geforce 8系列顯卡不能完全解碼VC-1視頻的主要原因。

PS&TS是兩種視頻或影片封裝格式,常用於高清片。擴展名分別爲VOB/EVOTS等;其文件編碼一般用MPEG2/VC-1/H.264

高清,英文爲“High Definition”,即指“高分辨率”。高清電視(HDTV),是由美國電影電視工程師協會確定的高清晰度電視標準格式。現在的大屏幕液晶電視機,一般都支持1080i720P,而一些俗稱的“全高清”(Full HD),則是指支持1080P輸出的電視機。

目前的高清視頻編碼格式主要有H.264VC-1MPEG-2MPEG-4DivXXviDWMA-HD以及X264。事實上,現在網絡上流傳的高清視頻主要以兩類文件的方式存在:一類是經過MPEG-2標準壓縮,以tpts爲後綴的視頻流文件;一類是經過WMV-HD(WindowsMedia Video HighDefinition)標準壓縮過的wmv文件,還有少數文件後綴爲avimpg,其性質與wmv是一樣的。真正效果好的高清視頻更多地以H.264VC-1這兩種主流的編碼格式流傳。

一般來說,H.264格式以“.avi”、“.mkv”以及“.ts”封裝比較常見。

清晰度

在碼率一定的情況下,分辨率與清晰度成反比關係:分辨率越高,圖像越不清晰,分辨率越低,圖像越清晰。

在分辨率一定的情況下,碼率與清晰度成正比關係,碼率越高,圖像越清晰;碼率越低,圖像越不清晰。

在碼率一定的情況下,分辨率在一定範圍內取值都將是清晰的;同樣地,在分辨率一定的情況下,碼率在一定範圍內取值都將是清晰的。

在視頻壓縮的過程中, I幀是幀內圖像數據壓縮,是獨立幀。而P幀則是參考I幀進行幀間圖像數據壓縮,不是獨立幀。在壓縮後的視頻中絕大多數都是P幀,故視頻質量主要由P幀表現出來。由於P幀不是獨立幀,而只是保存了與鄰近的I幀的差值,故實際上並不存在分辨率的概念,應該看成一個二進制差值序列。而該二進制序列在使用熵編碼壓縮技術時會使用量化參數進行有損壓縮,視頻的質量直接由量化參數決定,而量化參數會直接影響到壓縮比和碼率。

視頻質量可以通過主觀和客觀方式來表現,主觀方式就是通常人們提到的視頻清晰度,而客觀參數則是量化參數或者壓縮比或者碼率。在視頻源一樣,壓縮算法也一樣的前提下比較,量化參數,壓縮比和碼率之間是有直接的比例關係的。

分辨率的變化又稱爲重新採樣。由高分辨率變成低分辨率稱爲下采樣,由於採樣前數據充足,只需要儘量保留更多的信息量,一般可以獲得相對較好的結果。而由低分辨率變成高分辨率稱爲上採樣,由於需要插值等方法來補充(猜測)缺少的像素點,故必然會帶有失真,這就是一種視頻質量(清晰度)的損失。

關於一個視頻流的數據量

碼率如果爲10Mb/s,代表1秒鐘有10M bit的視頻數據,對於YUV422格式的1080P視頻而言,一幀圖像是1920x1080x2x8/1024/1024 = 31.64Mbit1秒鐘30幀圖像的話,則有949.2Mb/s,可見其數據量之大,不壓縮根本無法網上傳播,所以一定要經過視頻壓縮處理,不要以爲1080P的視頻就一定是高清的,清晰度還跟視頻碼率密切相關,對於1080P的視頻而言,藍光視頻的碼率是20Mb/s,一般下載的視頻碼率大都是10Mb/s,一些IPCamera/無人機的碼率是28Mb/s,而很多視頻網站的碼率甚至低於5M/s,其實有時還不如高碼率的720P清晰。

好的畫質是分辨率、幀率和碼率三者之間的平衡:

碼率不是越大越好

如果不做碼率大小上的限制,那麼分辨率越高,畫質越細膩;幀率越高,視頻也越流暢,但相應的碼率也會很大,因爲每秒鐘需要用更多的數據來承載較高的清晰度和流暢度。這對雲服務廠商而言這是好事(收入跟流量呈正比),但對您可能意味着更多的費用開支。

幀率不要超過24

如果限定一個碼率,比如800kbps,那麼幀率越高,編碼器就必須加大對單幀畫面的壓縮比,也就是通過降低畫質來承載足夠多的幀數。如果視頻源來自攝像頭,24FPS已經是肉眼極限,所以一般20幀的FPS就已經可以達到很好的用戶體驗了。

有些玩過3D遊戲的朋友可能會說,遊戲的幀率越高越流暢。這裏要注意一定不要混淆場景:遊戲追求高幀率的目的是爲了儘可能讓3D模型渲染出來的運動效果更加接近真實運動軌跡,所以幀率越高越好。但對攝像頭而言,它要採集的目標是真實世界的物體,真實世界本來就沒有刷新率的說法,所以這個理論不適用。

分辨率不盲目攀高

如果限定一個碼率,比如800kbps,那麼分辨率越高就會讓編碼器越“爲難" ,可以想象,它必須拆東牆補西牆,通過減少色彩信息或者引入馬賽克這種“魚目混珠”的手段來承載足夠多的像素點。所以,同樣的是2G的一個電影文件,1080p畫質的版本可能不如720p畫質的版本看起來更清晰。

轉載整理自:

http://blog.csdn.net/ameyume/article/details/7308504

http://blog.csdn.net/zhiyuan411/article/details/5166571

http://blog.csdn.net/lipengshiwo/article/details/53169235

http://blog.csdn.net/xiangjai/article/details/44238005#t10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