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刻拍案驚奇之——國人爲什麼那麼輕視技術

        國人爲什麼這麼輕視技術?這個確實是老調重談了。盧彥兄在文中流露出的激情與擔憂,我也同樣感同身受。TerryLee兄對這篇文章也作了進一步的延伸,也提到了國內技術發展的兩大怪現狀:一是技術無用論的擡頭;二是技術工作者對於職業生涯發展的困惑。在看過兩位兄臺的文章之後,我也頗有感觸,想從另外一個角度分析一下這個老大難問題,以博各位一哂。

        首先是這個問題的主體——國人,我覺得這個問題被擴大化了。我相信很多程序員還是非常重視技術的,因爲程序員對技術有着與生俱來的激情,會爲一個技術問題的解決不惜廢寢忘食,也會爲新技術的出現而激動不已。我想技術對於程序員來說,就像是每天呼吸的空氣那樣重要。那麼誰在輕視技術呢?我想這個羣體更多集中在IT企業的管理人員以及甲方單位,我們重視技術的羣體並不小,我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其次是這個問題的行爲——輕視,何爲輕視?爲什麼會輕視?輕視的最通俗理解就是瞧不起,那麼將這個詞語用在技術範疇中,就應該是企業對技術研發的投入不夠,給予技術人員的待遇不夠好,甲方單位無視產品的技術含量等等。那麼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個人覺得這一切都能歸納到利益導向的問題上來。對於企業來說,如果技術沒有辦法爲它帶來效益,企業爲什麼要投入經費進行技術的研發呢?也許你會認爲這樣的企業很短視,但是作爲企業的管理者,它通過怎樣的方式去評估一項技術的價值呢?IBM是每年申請專利最多的IT企業,可以說是非常重視技術了吧,但是它仍然錯過了Bill Gates,也錯過了施樂發明的靜電覆印技術。因此,我想說對於技術價值的評估視相當困難的,要讓一個企業對於一項所謂很有前景的技術投入巨大的經費,這對於管理人員的眼光是一個考驗,對於企業的底子也是一個考驗啊!作爲技術人員,我們關注技術,從我們的角度出發對於技術會有着極大的熱情,願意爲技術投入很大的精力,但是我們對於管理者做出的決策有沒有進行冷靜而客觀的思考呢?我們在寫程序的時候,強調寫註釋,強調寫出讓人讀得懂的代碼,這是出於將來程序維護的考慮,是一個換位思考的體現。而這種換位思考也應該體現在我們對於管理者的決策上;

        最後是這個問題的對象——技術。技術又應該如何定義呢?對於技術的定義,我想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例子:在Ajax這個老瓶裝新酒的技術概念還沒有出現之前,估計沒有多少人會認爲Javascript也能登技術之殿堂。大約在03年的時候,我與其它技術人員提起Javascript的時候,聽到的幾乎都是“這有什麼難的,不就是頁面的一些效果嗎?一搜索一大把呢”這樣的論調。但是現在呢?當我再次說起Javascript的時候,聽者的態度已經來了個180度大轉彎了:“Web 2.0離不開Ajax,Javascript是Ajax的基礎,我得好好學習一下了。”這個例子說明了什麼呢?技術其實是工具,是用來解決問題的,如果問題本身就不難,又談何重視呢?我想沒有人會把螺絲刀當成寶貝一樣在家裏供奉着。要想提高技術的價值,就要關注問題的本身。Google的技術爲什麼有價值?因爲它解決的問題是有難度的,它擁有的技術不再是螺絲刀,而是屠龍刀了!
        
       基於問題本身的三個方面就分析完了,那麼有解決的辦法嗎?在此,我斗膽的說一句:“有!”

       首先是基於技術的盈利模式;只有以技術爲基礎衍生出切實可行的盈利模式之後,技術才能夠得以長久發展,才能夠得到應有的重視。我們可以看看Google,我們都覺得它是最重視技術的公司,但是它的成功並非是技術本身的成功。Google當年也打算將自己的搜索技術賣出去以謀求公司的生存,可惜的是無人問津。然而更重要的一點,Google盈利的模式並非是他們自己獨創的,而是學習借鑑了Goto.com的經驗。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如果Google沒有找到充分利用搜索價值的盈利模式的話,它是否能夠生存到今天,成爲我們頂禮膜拜的技術型企業呢?

       其次是技術型企業孵化的環境。國外的技術之所有受到重視,根本原因在於它們的技術解決了很多難題,也就是說這些技術有價值,而盧彥兄舉的例子,無論是Bill Gates、Larry Page還是John Carmark,它們所創造的偉大技術無一例外地成型於大學。想想Standford之於硅谷的價值,我們也就不難得出國外重視技術的原因了。學校是一個重要的地方,是精英薈萃並且創造輝煌之地,但是國內的學校呢?一旦國內的院校真的如Standford之類的大學能夠孵化出那麼多精英企業的時候,我想國內輕視技術的風氣自然就會消聲匿跡了。 

        說了那麼多,肚子都餓得不行了。要重視技術,歸根結蒂還是要填飽肚子啊!偶覓食去也,歡迎各位扔雞蛋什麼的~~ :)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