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lipse插件開發系列文章---序

插件開發的內容很多,也很複雜,尤其是做IDE方面的開發,其中遇到的一些技術,隨便拿出來就是一套框架,往往感覺越做會的東西越少。 從事插件開發這麼多年以來,不敢說精通,也算小有所成。 我一向認爲,技術要以精爲主,不必求全。但是最近這兩年感覺進入一個平臺期了,提升不大,所以想開闊一下視野,增長一下其他方面的經驗。在這之前,想寫些東西,對這些年的插件開發方面的積累做一下總結,也算對自己有個交代,如果同時能對其他從事插件開發的朋友有所幫助,那就更好了。之前也寫過一些文章,但是都是就某個點而寫。這次,會寫一個系列,綜合性的做一個全方位的總結。

開始之前,先說說我對插件開發的一些看法。 首先,國內插件開發的現狀是,一般只有比較大的公司才做,所以做這一行選擇面會比較窄,想換個工作都不是很容易 :) 其次,插件開發入門比較難,新人難上手; 上手完了,如果是做IDE的話,需要了解的東西也會更多,除了eclipse本身的一些東西,比如OSGI,Core,Resource,SWT,JFace,CNF,而如果做Java方面的IDE,需JDT,WTP,做C相關的IDE,又需要了解CDT。尤其是JDT,WTP,CDT這些,資料極少,而又已英文爲主,想了解基本要靠看源碼,而他們本身又比較複雜,上面提到的這些,隨便哪出一個都是一個框架,比之JEE方面的那些框架複雜度都不會差。所以做起來會感覺越做越難,估計很多人在入門的路上已經退出了。

有這麼多的困難,同時做IDE又不會是公司的主業,所以這幫人的待遇也不會很好... 付出多,獲得又少,所以這條路並不好走。 當然,另外一方面,做的人少,也是一個優勢,會別人不會的,不也是一個很好的技能嗎。

困難也擺了,優勢也點出了,所以各位如果想開始瞭解插件開發,有志於長足發展的話,要想清楚了,如果覺得可以堅持固然好;如果覺得難以堅持不如早點退出以免浪費寶貴青春,哈哈

題外話到此爲止,下面言歸正傳。 插件開發,在國內一般都是大一點的軟件企業做自己的IDE,我之前從事的也是這方面的工作,所以這個系列也是以此爲主,結合實例講述在eclipse平臺上做插件開發實現一個IDE的過程以及其中會遇到的各種常見的問題。

寫作過程,首先把架子搭起來,力求覆蓋做IDE開發的各個方面,可能不會太細,但是會盡量給出相關的資料鏈接,讀者遇到相關的細節問題的時候可以參考。 等什麼都有了以後,再慢慢細化,最終目的把這個系列做成IDE開發的參考書最好。


文章在CSDN CODE(https://code.csdn.net/dollyn/eclipse_plugin_development)上寫作,不定期同步到BLOG上。 下面是本系列的目錄,算是個預告:

  1. 概述
  2. SWT
  3. JFace
  4. Runtime
  5. Resources
  6. Workbench
  7. [其他界面元素-- 菜單,工具欄,嚮導等]
  8. [編輯器]
  9. [視圖]
  10. [Builder]
  11. [Launch/Debug]
  12. [Help]
  13. [插件的構建]
  14. [更新]

許可協議

本系列文章基於"知識共享公共許可協議”( 簡稱“CCPL)發佈。 如無書面許可,禁止修改,禁止用於商業用途。 詳情請查看鏈接 許可協議 中協議文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