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測試判斷題總結

判斷題

1.驗收測試是由最終用戶來實施的。(╳)

解析:當軟件以項目的形式出現,那麼驗收測試由最終用戶來實施的情況是比較長見的。但是對於產品形式的軟件,生產企業內部的驗收測試會更多。

2.軟件測試的目的是儘可能多的找出軟件的缺陷。(√)

3.Beta測試是驗收測試的一種。(√)

4.項目立項前測試人員不需要提交任何工件。(√)

5.自底向上集成需要測試員編寫驅動程序。(√)

6.自底向下集成需要測試員編寫樁模塊(√)

7.負載測試是驗證要檢驗的系統的能力最高能達到什麼程度(╳)

解析:負載測試:是一種性能測試,指數據在超負荷環境中運行,程序是否能夠承擔。
壓力測試:是在一定的負荷條件下,長時間連續運行系統給系統性能造成的影響。

8.測試人員要堅持原則,缺陷未修復完堅決不予通過(╳)

9.集成測試計劃在需求分析階段末提交(╳)

解析:集成測試計劃在開發人員完成軟件集成計劃之後就可以開始進行了。所以在需求分析階段之後提交是不現實的事情,應該在軟件的設計階段後,編碼前。

10.我們可以人爲的使得軟件不存在配置問題(╳)

11.軟件測試按照測試過程分類爲黑盒、白盒測試(╳)

12.在設計測試用例時,應包括合理的輸入條件和不合理的輸入條件。(╳)

14.單元測試屬於動態測試(╳)

15.缺陷跟蹤系統只針對對測試人員來使用(╳)

16.從用戶軟件開發者的角度出發,普遍希望通過軟件測試暴露軟件中隱藏的錯誤和缺陷,以考慮是否可接受該產品(╳)

17.軟件項目在進入需求分析階段,測試人員應該開始介入其中(√)

18.軟件生存週期是從軟件開始開發到開發結束的整個時期(╳)

19.單元測試能發現約80%的軟件缺陷(√)

20.數據流圖和數據字典共同構成系統的邏輯模型(√)

21.測試組負責軟件質量(╳)

22.程序的效率與程序的複雜性相關(╳)

23.詳細設計的目的是爲軟件結構圖中的的每一個模塊確定使用的算法和塊內數據結構,並用某種選定的表達工具給出清晰的描述(√)

24.軟件是一種邏輯實體,而不是具體的物理實體,因而它具有抽象性(√)

25.測試程序僅僅按預期方式運行就行了(╳)

26.軟件測試就是爲了驗證軟件功能實現的是否正確,是否完成既定目標的活動,所以軟件測試在軟件工程的後期纔開始具體的工作( × )

27.發現錯誤多的模塊,殘留在模塊中的錯誤也多( √ )

28.測試人員在測試過程中發現一處問題,如果問題影響不大,而自己又可以修改,應立即將此問題正確修改,以加快、提高開發的進程( × )

29.單元測試通常應該先進行“人工走查”,再以白盒法爲主,輔以黑盒法進行動態測試( √ )

30.功能測試是系統測試的主要內容,檢查系統的功能、性能是否與需求規格說明相同( √ )

31.軟件質量管理即QM由QA和QC構成,軟件測試屬於QC的核心工作內容(√)

32.軟件測試只能發現錯誤,但不能保證測試後的軟件沒有錯誤(√)

33.軟件就是程序(X)

34.測試只要做到語句覆蓋和分支覆蓋,就可以發現程序中的所有錯誤(X)

35.I18N測試是指對產品做出具有國際性的規劃,而L10N測試則是指對軟件做出符合本地需求更改工作(√)

37. 廣義的軟件測試由“確認“、”驗證“、”測試“3個方面組成(√)

38.測試人員說:”沒有可運行的程序,我無法進行測試工作“(X)

39.白盒測試方法比黑盒測試方法好(X)

40.V模型不能適應較大的需求變化(√)

41.W模型能夠較早地發現缺陷(√)

42.測試需求就是軟件需求(X)

43.測試需求一定要寫的很細很細(X)

44.一個程序中所含有的路徑數與程序的複雜程度有着直接的關係(√)

45.靜態檢查就是看代碼(X)

46.等價類法和邊界值法着重考慮輸入條件,而不考慮輸入條件的各種組合,也不考慮輸入條件之間的相互制約關係(√)

47.因果圖法師建立在決策表法基礎上的一種白盒測試方法(X)

48.黑盒測試又叫功能測試或數據驅動測試(√)

49.測試用例一般是由測試設計人員寫的(√)

50. 測試用例是在測試執行後寫的(X)

51. 在設計測試用例時,應包括合理的輸入條件和不合理的輸入條件(√)

52.採用自動化測試有可能延誤項目進度(√)

53. 面向對象的軟件測試時採用面向對象的概念和原則,用結構化的方法構建(X)

54.WAS是單元測試工具(X)

55.Web網站測試需要考慮數據庫測試(√)

56. 敏捷測試不需要寫測試計劃(X)

57.Junit是一個開源的Java單元測試框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