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blog閱讀習慣-讀後感

Technorati 標籤: 博客本身相關

1)要學會使用GoogleReader之類的閱讀器

2)要使

用RSS和Trackback功能

原文及連接

http://www.cnliufeng.com/article/good_blog_read_habits.html

一年前有感於我周圍的人們不會合理利用blog程序的功能,寫了這篇文章,發表在我當時的blog上。後來服務器被攻擊,我的blog上的數據全部丟失,我也沒有成功恢復數據庫。當時甚覺可惜,但也只好放棄。正好今天是RSS Day,想到這篇文章裏的內容還有一定意義,我就把它做成靜態頁面,放在這裏。承李笑來老師推薦,讀這篇文章的人不少。有些人把它轉載到自己的blog上,算是幫了我一個忙。但仍然有很多人沒有遵守我blog的創作共用協議,放上我的名字和地址。這次整理,仍然把它放在“創作共用協議 署名-非商業”下。(2008年5月1日)

昨天夜裏和ZH在QQ上胡扯,它突然問我在哪裏找到這些技術牛人的blog。我立即“文思泉涌”,便通過QQ一句話一句話的給他說“好的blog閱讀習慣”。說完之後,我意識到這幾乎是一篇文章了,便把聊天記錄整理了一下,形成了這篇文章。許多人對blog這種交流方式理解不深刻,無法做到快捷有效的閱讀 blog,因此損失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我想這篇文章對這些人來說是有一定意義的,便放到blog上,希望看到的人可以有收穫。

首先要明白blog和一般網頁的區別。我的blog中一篇文章寫“蔡依林的部落格”事件,那是我引用了別人的文章,而原作者的意思是蔡依林的那個所謂的“部落格”,只不過是一個網頁+留言板。除了留言功能,其他的blog的功能如RSS、 Trackback之類的統統沒有。這從另一個角度告訴我們blog不是一般網頁。我們不能用看網頁的方式來讀blog,因爲這樣效率很低。所以我們應當學會使用RSS與閱讀器。當時我第一次使用Google Reader時,我感覺極度興奮。因爲所有的內容都被提取出來,整齊的放在那裏等我們去讀。而頁面上那些flash、音樂之類的“垃圾”一點沒有。這樣不但提高了頁面載入效率,也提升了自己的閱讀效率。

現在常用的在線閱讀器有Google Reader、Bloglines以及抓蝦,前兩者是國外服務,抓蝦是國產的,有中文界面。離線閱讀器種類繁多,但它不方便隨身攜帶,因此我沒用過,不好評論。

這時ZH說他“感覺那個東西不太好用還有就是有點死板,而且很多人的博客不是用文章來打動你的”。

“死板”問題是很大衆化的一個問題,因爲用閱讀器來讀只能得到文章與視頻、圖像,而原先網頁的架構之類的全都沒有了,所以人們認爲它不能表達作者的感情,體現不出作者獨立的風格。但是對我來說,讀blog最重要的目的是獲取新聞與知識。我的Google Reader告訴我我每天至少讀30多篇blog上的文章,多的時候要讀50多篇。想想看,用讀網頁的方式來讀,我要花多長時間?瀏覽器載入頁面要花多長時間?

至於打動問題,我對blog的要求是獲取文字所傳達的信息。我很難想想看到了非常漂亮的背景圖與音樂或者網頁結構而被打動。事實上,我一貫把這類網頁歸爲“垃圾”。一個原因是我家裏用撥號上網,沒有那麼多帶寬來下那些東西。最重要的是對於文字很敏感的我,最喜歡的是白低黑字,就像Google那樣。其實我自己的blog、網頁也是這樣設計的。而那些“垃圾”網頁的作者,我一般把他們看作只知道大吼大叫胡亂喧囂的初學者,而這些人寫出來的文字罕有理性與可讀性。

除了與一般網頁的區別,還要知道什麼是blog的中心。我記得李笑來評論說“BLOG應該以話題爲中心,而不是以人爲中心”。好的做法是幾個blogger對一個事情評論因此,新浪的blog以人爲基礎,是有悖於blog的方向的。雖然新浪拉攏了那麼多名人,但出來的是徐靜蕾之類的廢話博客。ZH提出新東方的老師不少都在新浪開了自己的博客。我說英語牛不代表他們懂IT。老羅、李笑來之類的懂技術的人就不用新浪的。雖然老羅最早在新浪的blog很牛,但他後來成了獨立blogger。我感覺新浪的blog實在不能算blog。許多人,包括新東方的老師們對技術不瞭解,認爲新浪 blog裏有名人,不但有保障而且可以和名人們做鄰居。但想想新浪那個令人作嘔的地址,以及比烏龜還慢的速度,他們能忍受下去真是不可思議。

瞭解了以上東西,我們接下來的任務是發現自己喜歡的blog並訂閱它們。我的標準有兩條,一是自己喜歡這個blog,喜歡的東西包括文字內容、作者的說話風格等等。二是作者會保持更新,一般要求一週至少要有兩篇新文章,當然有些人更新的相當緩慢,但如果有特殊理由,我也會訂閱,比如杜昶旭的 blog。有時一些blog裏面會提到別人的blog,這時,我一般會看看它們。如果這一個新的blog符合我在上面提出的兩條選擇標準,那麼我的 blog訂閱列表裏就又要添加新成員了。有時候一些blogger會公佈自己導出來的閱讀器裏的訂閱列表,例如之前keso(洪波)就這麼做過。我會把他們的導出文件下載下來,找自己感興趣的blog地址看看,然後依照上面的標準進行添加。那次keso的導出文件包含了100多個blog,我就添加了不少到我自己的訂閱列表裏。

當然,上面說的是最基本的閱讀習慣,掌握了它可以讓你隨時瞭解新聞以及適當的增加新blog。ZH問道我Traceback,我就在這裏略作解釋吧。你看到一篇文章,便有所啓發而有了話說。這時你有兩條選擇,一是在文章下面留言,二是在使用Trackback。當你要說的話比較少或者與作者有密切關係時,你可以在下面留言。而你要說的話較多或者屬於文章的延伸話題之類的,同時你有自己的blog,這時你最好使用Trackback。方法很簡單,你只要把你自己的話寫成文章,發佈在自己的blog上。但在發佈之前要在發佈頁面的Trackback一欄中把原文章的地址填進去。這樣你的blog在發佈你的文章同時,會給原作者的blog發一個信息。原作者的blog收到你的blog系統發的信息後,會在原文章下面的留言部分加上一條特殊的留言,上面有你的那篇評論文章的鏈接和節選,這樣原文章的作者和讀原文章的留言的人有機會到你的blog上看你的評論了。

Trackback有兩個好處,一是可以增加你的blog的流量,如果原文章作者有很多的讀者,他們就有可能到你的blog上讀一下你的評論,這時有很多人會順便看看你的其它文章,如果符合他們的口味,它們會訂閱你的blog或把你的blog加爲收藏。不僅如此,這也是同原文章作者交流的一種有效手段。相比那些只有幾句話的留言,你的評論文章會顯得更正式一些。原作者是很喜歡讀這樣的評論的。我就經歷過這種事情。前幾天Zola的blog被gfw封鎖,他寫了一篇文章,題目爲“吳蘋楊武與政府達成協商 我的BLOG被GFW定點封鎖”。我看到了這篇文章,就寫了一篇評論Trackback了過去。在我的評論結尾處,我說到Zola可以去申訴解封。結果不久我就發現Zola真的在我的這篇評論文章後留言,問我如何申訴。我便把我從維基百科上看到的申訴方法發給了他。這不是一個很好的交流手段嗎?

第二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這體現了李笑來的blog以話題爲中心的觀點。你的這篇Trackback一定是與原文章中的內容有一定聯繫的,原文章的讀者讀完了文章後,可以通過Trackback來找到你的這篇評論文章,這時他們有可能獲得新的信息,因爲你可能是從不同的觀點闡述了這同一件事情。這樣就會形成一個鏈條,讀者可以從各方面、各個角度獲得信息。

最後,我把我的Google Reader導出的訂閱列表傳上來,大家可以作爲訂閱blog的起點。右鍵點擊這裏,並選則目標另存爲之類的下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