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Bug,其實我們應該細心些

    總是在埋怨“怎麼又有問題”,總是想“不是我的問題,是XXX”。前些日子做個東西,爲了能快些完成工作任務,我就貼了別人的代碼。一個HttpClient類,用來獲取url地址產生的信息。當時看寫的比較的完整,就沒有認真去看代碼。測試後發現沒有問題,高興的盡然在操作Application不用Lock與UnLock。

    麻煩來了,用戶那反覆無法成功使用,反覆看了看自己寫的代碼,在本機調試:正常。看是否瀏覽器有問題?是不是我代碼存在隱性的轉換異常。MyGod,沒有。因爲在本機是正常的運行,所以光靠解讀自已代碼有時真難找出問題的所在,程序員都有些通病,總會偏執的認爲自己的想法是對的。最後沒有辦法只能用wireshark來監控整個訪問的過程,一版的Http訪問,查看訪問發現有段關鍵代碼並沒有正常運行。HttpClient並沒有我想像的正常運行,而是被try{}catch{}了。

“不是我寫的代碼,不清楚裏面怎麼實現...”,"出來混的,遲早要還的"

        債是越借越多的,雖然現在這個問題解決了,留下來的思考蠻多。普通的Bug並不是什麼牛X的技術難題,而是本身思維的不嚴謹性導致。過份依賴網上現成的東西,卻沒有對現成的東西進行合理的消化過程,結果導致出現問題後沒有快速解決的能力(因爲任務超時了)。

      細心些,不然反反覆覆的修改,作爲親手編寫的我們也會覺得吐一升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