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 map()用法

map()函數
map()是 Python 內置的高階函數,它接收一個函數 f 和一個 list,並通過把函數 f 依次作用在 list 的每個元素上,得到一個新的 list 並返回。

1、當seq只有一個時,將函數func作用於這個seq的每個元素上,並得到一個新的seq。 

例如,對於list [1, 2, 3, 4, 5, 6, 7, 8, 9]
如果希望把list的每個元素都作平方,就可以用map()函數:
因此,我們只需要傳入函數f(x)=x*x,就可以利用map()函數完成這個計算:
def f(x):
    return x*x
print map(f, [1, 2, 3, 4, 5, 6, 7, 8, 9])
輸出結果:
[1, 4, 9, 10, 25, 36, 49, 64, 81]
注意:map()函數不改變原有的 list,而是返回一個新的 list。

  利用map()函數,可以把一個 list 轉換爲另一個 list,只需要傳入轉換函數。
由於list包含的元素可以是任何類型,因此,map() 不僅僅可以處理只包含數值的 list,事實上它可以處理包含任意類型的 list,只要傳入的函數f可以處理這種數據類型。
假設用戶輸入的英文名字不規範,沒有按照首字母大寫,後續字母小寫的規則,請利用map()函數,把一個list(包含若干不規範的英文名字)變成一個包含規範英文名字的list:
輸入:['adam', 'LISA', 'barT']
輸出:['Adam', 'Lisa', 'Bart']
 

def format_name(s):
    s1=s[0:1].upper()+s[1:].lower();
    return s1;
print map(format_name, ['adam', 'LISA', 'barT'])


2、當seq多於一個時,map可以並行(注意是並行)地對每個seq執行如下圖所示的過程:

l2=map(lambda x,y:x**y,[1,2,3],[1,2,3])
for i  in l2:
    print(i)

l3=map(lambda x,y:(x**y,x+y),[1,2,3],[1,2,3])
for i in l3:
    print(i)

python3中可以處理類表長度不一致的情況,但無法處理類型不一致的情況,

l4=map(lambda x,y:(x**y,x+y),[1,2,3],[1,2])
for i in l4:
    print(i)

l4=map(lambda x,y:(x**y,x+y),[1,2,3],[1,2,'a'])
for i in l4:
    print(i)

特殊用法,做類型轉換:
 

l=map(int,'1234')
for i in l:
    print(type(i))
    print(i)


如果函數是 None,自動假定一個‘identity’函數,這時候就是模仿 zip()函數,
l=[1,2,3]
x=map(None,l)
print(x)
這時候 None 類型不是一個可以調用的對象。所以他沒法返回值。
目的是將多個列表相同位置的元素歸併到一個元組。如:
>>> print map(None, [2,4,6],[3,2,1])
[(2, 3), (4, 2), (6, 1)]
但是在 python3中,返回是一個迭代器,所以它其實是不可調用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