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腾简历-风云人物

  马化腾是个崇尚共享、自由精神的人,不会单纯强调“我”的价值,他知道团队的意义。腾讯的几个创始人都曾在深圳电信、网络界有多年的从业经验,几乎是深圳第一批搞互联网的人,这无疑可以在技术和业务层面为腾讯提供很多帮助。“创业不是说着玩的事,腾讯也并非一帆风顺。一开始,我们的服务器都无处托管,创建一家公司可比写软件复杂多了。”马化腾感觉创业初期还是有许多东西可以回味。

       对于如何将寻呼与网络联系起来发展业务马化腾早有自己的想法,但对于是否上马ICQ项目,当时腾讯的股东方的确存在过激烈的争论。“最后,对网络技术发展方向的认同感使大家求同存异,我们开始对ICQ技术倾注偏爱。”

       ICQ是一种基于INTERNET的即时通信工具,,它集寻呼、聊天、电子邮件和文件传输多种功能于一身。当用户将ICQ安装在个人电脑上,它就会嵌入Window系统,成为桌面上的图标,用户每打次打开计算机,它就是一个固定设备。互联网用户可借此知道朋友是否在上网并可进行直接交流。三个年轻人看到了用户对中文环境ICQ服务有极大的需求,,自主开发了基于INTERNET的网上中文ICQ服务--OICQ,并成为全国在线人数最多的中文ICQ服务商。 

       “我们曾险些把开发出的ICQ软件以60万元的价格卖给别人。现在有点庆幸当初没有贸然行事。要在互联网上掘金就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许多很有才华的网络人才往往没有注意这一点而失去了长远机会。”马化腾经常这样告知同行。

       在新兴互联网市场中淘金,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当时,这家十几个人的小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为深圳电信、深圳联通和一些寻呼台做项目,QQ只是公司的副产品。整个公司经常为了一个项目倾巢而出,还要时刻避免露出马脚。为了给客户留下很有实力的印象,那时马化腾的名片上从来不印“总经理”的字样,而只带“工程师”的头衔——在深圳,像腾讯这样的公司有上百家,马化腾当时的期望,只是公司能生存下来。

困难与机遇

 

       跟其他刚开始创业的互联网公司一样,资金和技术是腾讯最大的问题。“先是缺资金,资金有了软件又跟不上。”1999年2月,腾讯开发出第一个“中国风味”的ICQ,即腾讯“QQ”,受到用户欢迎,注册人数疯长,很短时间内就增加到几万人。人数增加就要不断扩充服务器,而那时一两千元的服务器托管费对公司都不堪重负。“我们只能到处去蹭人家的服务器用,最开始只是一台普通PC机,放到具有宽带条件的机房里面,然后把程序偷偷放到别人的服务器里面运行。” 

  “那时候觉得养不起就卖掉吧,”马化腾提起当时情形很庆幸地笑了:“但是在卖QQ时我们碰到了麻烦。我跟许多ICP(内容提供商)谈,他们都要求独家买断。”这让本想靠QQ软件多卖几家公司赚钱的马化腾非常犹豫。最悬的是当时与深圳电信数据局的谈判,对方准备出60万元,马化腾坚持要卖100万元,始终谈不拢,只好告吹。

       软件卖不掉,但用户增长却很快,运营QQ所需的投入越来越大,马化腾只好四处去筹钱。找银行,银行说没听说过凭“注册用户数量”可以办抵押贷款的;与国内投资商谈,对方关心的大多是腾讯有多少台电脑和其他固定资产。1999年下半年,从美国到中国,互联网开始“发烧”,受昔日老网友丁磊海外融资的启发,马化腾拿着改了6个版本、20多页的商业计划书开始寻找国外风险投资,最后碰到了IDG和盈科数码。“他们给了QQ220万美元,分别占公司20%的股份。QQ发展到2000万用户时,这笔钱还没用完。”

       有了这笔资金,公司买了20万兆的IBM服务器。“当时放在桌上,心里别提有多美了。”马化腾回忆当时情景,还喜不自禁。       

马化腾:中国互联网企业崛起需 "创新"       马化腾介绍说,互联网行业是一个有高知识密集的特点、有高附加值和有高产业带动能力。不仅如此,这个行业还具有低能耗、低环境污染,“两低”的特点。可以说,互联网的服务行业不仅是高端服务行业,更是环保、绿色的服务行业。 
  在发言中,马化腾认为互联网产业非常新,而且变化非常快,历史也非常短。  马化腾相信中国互联网的本土企业能够崛起最主要的原因是本土的创新,本土公司能够充分的理解中国用户的特点和发展方式,开发出真正适合中国网民的应用和服务,这是最根本的因素,未来国际巨头也可以做得很好,比如google可以招很多非常好的人才,但是也一样要本地化。未来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高端服务业要走向开放、进入资本市场,那么在企业管理机制方面,还包括人才的吸引、激励体制方面,如果不做改革的话,是没有办法和国际的、更加专业的服务型的公司去竞争。

 

马化腾是个崇尚共享、自由精神的人,不会单纯强调“我”的价值,他知道团队的意义。腾讯的几个创始人都曾在深圳电信、网络界有多年的从业经验,几乎是深圳第一批搞互联网的人,这无疑可以在技术和业务层面为腾讯提供很多帮助。“创业不是说着玩的事,腾讯也并非一帆风顺。一开始,我们的服务器都无处托管,创建一家公司可比写软件复杂多了。”马化腾感觉创业初期还是有许多东西可以回味。

       对于如何将寻呼与网络联系起来发展业务马化腾早有自己的想法,但对于是否上马ICQ项目,当时腾讯的股东方的确存在过激烈的争论。“最后,对网络技术发展方向的认同感使大家求同存异,我们开始对ICQ技术倾注偏爱。”

       ICQ是一种基于INTERNET的即时通信工具,,它集寻呼、聊天、电子邮件和文件传输多种功能于一身。当用户将ICQ安装在个人电脑上,它就会嵌入Window系统,成为桌面上的图标,用户每打次打开计算机,它就是一个固定设备。互联网用户可借此知道朋友是否在上网并可进行直接交流。三个年轻人看到了用户对中文环境ICQ服务有极大的需求,,自主开发了基于INTERNET的网上中文ICQ服务--OICQ,并成为全国在线人数最多的中文ICQ服务商。 

       “我们曾险些把开发出的ICQ软件以60万元的价格卖给别人。现在有点庆幸当初没有贸然行事。要在互联网上掘金就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许多很有才华的网络人才往往没有注意这一点而失去了长远机会。”马化腾经常这样告知同行。

       在新兴互联网市场中淘金,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当时,这家十几个人的小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为深圳电信、深圳联通和一些寻呼台做项目,QQ只是公司的副产品。整个公司经常为了一个项目倾巢而出,还要时刻避免露出马脚。为了给客户留下很有实力的印象,那时马化腾的名片上从来不印“总经理”的字样,而只带“工程师”的头衔——在深圳,像腾讯这样的公司有上百家,马化腾当时的期望,只是公司能生存下来。

困难与机遇

       跟其他刚开始创业的互联网公司一样,资金和技术是腾讯最大的问题。“先是缺资金,资金有了软件又跟不上。”1999年2月,腾讯开发出第一个“中国风味”的ICQ,即腾讯“QQ”,受到用户欢迎,注册人数疯长,很短时间内就增加到几万人。人数增加就要不断扩充服务器,而那时一两千元的服务器托管费对公司都不堪重负。“我们只能到处去蹭人家的服务器用,最开始只是一台普通PC机,放到具有宽带条件的机房里面,然后把程序偷偷放到别人的服务器里面运行。” 

  “那时候觉得养不起就卖掉吧,”马化腾提起当时情形很庆幸地笑了:“但是在卖QQ时我们碰到了麻烦。我跟许多ICP(内容提供商)谈,他们都要求独家买断。”这让本想靠QQ软件多卖几家公司赚钱的马化腾非常犹豫。最悬的是当时与深圳电信数据局的谈判,对方准备出60万元,马化腾坚持要卖100万元,始终谈不拢,只好告吹。

       软件卖不掉,但用户增长却很快,运营QQ所需的投入越来越大,马化腾只好四处去筹钱。找银行,银行说没听说过凭“注册用户数量”可以办抵押贷款的;与国内投资商谈,对方关心的大多是腾讯有多少台电脑和其他固定资产。1999年下半年,从美国到中国,互联网开始“发烧”,受昔日老网友丁磊海外融资的启发,马化腾拿着改了6个版本、20多页的商业计划书开始寻找国外风险投资,最后碰到了IDG和盈科数码。“他们给了QQ220万美元,分别占公司20%的股份。QQ发展到2000万用户时,这笔钱还没用完。”

       有了这笔资金,公司买了20万兆的IBM服务器。“当时放在桌上,心里别提有多美了。”马化腾回忆当时情景,还喜不自禁。       

马化腾:中国互联网企业崛起需 "创新"       马化腾介绍说,互联网行业是一个有高知识密集的特点、有高附加值和有高产业带动能力。不仅如此,这个行业还具有低能耗、低环境污染,“两低”的特点。可以说,互联网的服务行业不仅是高端服务行业,更是环保、绿色的服务行业。 
  在发言中,马化腾认为互联网产业非常新,而且变化非常快,历史也非常短。  马化腾相信中国互联网的本土企业能够崛起最主要的原因是本土的创新,本土公司能够充分的理解中国用户的特点和发展方式,开发出真正适合中国网民的应用和服务,这是最根本的因素,未来国际巨头也可以做得很好,比如google可以招很多非常好的人才,但是也一样要本地化。未来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高端服务业要走向开放、进入资本市场,那么在企业管理机制方面,还包括人才的吸引、激励体制方面,如果不做改革的话,是没有办法和国际的、更加专业的服务型的公司去竞争。 

原文链接(经理人俱乐部-转载时请保留):http://www.manager8.com/html/renwu/qingniancaijun/20080424/1594.html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