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命令模式

一、命令模式定義
命令大家都不會陌生,那麼在開始命令模式之前,可以想象一下生活中的命令模式的特點:
如老闆命令你完成一個OA項目是一個命令,接着看看其特點:
1、在上面的命令中,命令的執行者肯定是聰明的你了。具體的執行方法,可能是通過vs實現,或者是通過eclipse實現,由此看來:命令要有個命令的執行者,還要有個命令的執行方法。
2、命令的發出者很明顯是老闆,老闆還有個發出方法,可能是通過電話給你說,也可能給你郵件給你說,也可能是通過開會給你說。所以命令的發出者要有一個命令,還要有個發出的方法。
3、最後看看命令,命令有個名字,命令的肯定要執行。而且命令是在boss給你發出通知後執行的。
接下來看看命令模式的定義:

命令模式:將請求封裝成對象,以便使用不同的請求、日誌、隊列等來參數化其他對象。命令模式也支持撤銷操作。

意圖:將一個請求封裝爲一個對象,從而可用不同的請求對客戶進行參數化;對請求排隊或記錄日誌,以及支持可撤銷的操作
動機:將”發出請求的對象”和”接收與執行這些請求的對象”分隔開來。
效果:
1)、command模式將調用操作的對象和實現該操作的對象解耦
2)、可以將多個命令裝配成一個複合命令,複合命令是Composite模式的一個實例
3)、增加新的command很容易,無需改變已有的類
適用性:
1)、抽象出待執行的動作以參數化某對象
2)、在不同的時刻指定、排列和執行請求。如請求隊列
3)、支持取消操作
4)、支持修改日誌
5)、用構建在原語操作上的高層操作構造一個系統。支持事物
參與者:
1)、Command
  聲明執行操作的接口
2)、ConcreteCommand
  將一個接收者對象綁定於一個動作
  調用接收者相應的操作,以實現execute
3)、Client
  創建一個具體命令對象並設定它的接收者
4)、Invoker
  要求該命令執行這個請求
5)、Receiver
  知道如何實施與執行一個請求相關的操作。任何類都可能作爲一個接收者
結構圖:

協作:
1)、client創建一個ConcreteCommand對象並指定它的Receiver對象
2)、某Invoker對象存儲該ConcreteCommand對象
3)、該Invoker通過調用Command對象的execute操作來提交一個請求。若該命令是可撤銷的,ConcreteCommand在執行execute操作前存儲當前狀態以用於取消該命令
4)、ConcreteCommand對象調用它的Receiver的操作以執行該請求
命令對象將動作和接受者包進對象中,這個對象只暴露出一個execute()方法,當此方法被調用的時候,接收者就會進行這些動作。從外面來看,其他對象不知道究竟哪個接收者進行了哪些動作,只知道如果調用execute()方法,請求的目的就能達到。 

常見應用:
1、工作隊列,線程池,日程安排
2、日誌請求(系統恢復)
要點:
1、命令模式將發出請求的對象和執行請求的對象解耦
2、在被解耦的兩者之間是通過命令對象進行溝通的。命令對象封裝了接收者和一個或一組動作
3、調用者通過調用命令對象的execute()發出請求,這會使得接收者的動作被調用
4、調用者可以接受命令當作參數,甚至在運行時動態的進行
5、命令可以支持撤銷,做法是實現一個undo()方法來回到execute()被執行前的狀態
6、宏命令是命令的一種簡單的延伸,允許調用多個命令。宏方法也可以支持撤銷
7、實際操作時,很常見使用"聰明"命令對象,也就是直接實現了請求,而不是將工作委託給接受者(弊端?)
8、命令也可以用來實現日誌和事物系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