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命令模式

一、命令模式定义
命令大家都不会陌生,那么在开始命令模式之前,可以想象一下生活中的命令模式的特点:
如老板命令你完成一个OA项目是一个命令,接着看看其特点:
1、在上面的命令中,命令的执行者肯定是聪明的你了。具体的执行方法,可能是通过vs实现,或者是通过eclipse实现,由此看来:命令要有个命令的执行者,还要有个命令的执行方法。
2、命令的发出者很明显是老板,老板还有个发出方法,可能是通过电话给你说,也可能给你邮件给你说,也可能是通过开会给你说。所以命令的发出者要有一个命令,还要有个发出的方法。
3、最后看看命令,命令有个名字,命令的肯定要执行。而且命令是在boss给你发出通知后执行的。
接下来看看命令模式的定义:

命令模式:将请求封装成对象,以便使用不同的请求、日志、队列等来参数化其他对象。命令模式也支持撤销操作。

意图:将一个请求封装为一个对象,从而可用不同的请求对客户进行参数化;对请求排队或记录日志,以及支持可撤销的操作
动机:将”发出请求的对象”和”接收与执行这些请求的对象”分隔开来。
效果:
1)、command模式将调用操作的对象和实现该操作的对象解耦
2)、可以将多个命令装配成一个复合命令,复合命令是Composite模式的一个实例
3)、增加新的command很容易,无需改变已有的类
适用性:
1)、抽象出待执行的动作以参数化某对象
2)、在不同的时刻指定、排列和执行请求。如请求队列
3)、支持取消操作
4)、支持修改日志
5)、用构建在原语操作上的高层操作构造一个系统。支持事物
参与者:
1)、Command
  声明执行操作的接口
2)、ConcreteCommand
  将一个接收者对象绑定于一个动作
  调用接收者相应的操作,以实现execute
3)、Client
  创建一个具体命令对象并设定它的接收者
4)、Invoker
  要求该命令执行这个请求
5)、Receiver
  知道如何实施与执行一个请求相关的操作。任何类都可能作为一个接收者
结构图:

协作:
1)、client创建一个ConcreteCommand对象并指定它的Receiver对象
2)、某Invoker对象存储该ConcreteCommand对象
3)、该Invoker通过调用Command对象的execute操作来提交一个请求。若该命令是可撤销的,ConcreteCommand在执行execute操作前存储当前状态以用于取消该命令
4)、ConcreteCommand对象调用它的Receiver的操作以执行该请求
命令对象将动作和接受者包进对象中,这个对象只暴露出一个execute()方法,当此方法被调用的时候,接收者就会进行这些动作。从外面来看,其他对象不知道究竟哪个接收者进行了哪些动作,只知道如果调用execute()方法,请求的目的就能达到。 

常见应用:
1、工作队列,线程池,日程安排
2、日志请求(系统恢复)
要点:
1、命令模式将发出请求的对象和执行请求的对象解耦
2、在被解耦的两者之间是通过命令对象进行沟通的。命令对象封装了接收者和一个或一组动作
3、调用者通过调用命令对象的execute()发出请求,这会使得接收者的动作被调用
4、调用者可以接受命令当作参数,甚至在运行时动态的进行
5、命令可以支持撤销,做法是实现一个undo()方法来回到execute()被执行前的状态
6、宏命令是命令的一种简单的延伸,允许调用多个命令。宏方法也可以支持撤销
7、实际操作时,很常见使用"聪明"命令对象,也就是直接实现了请求,而不是将工作委托给接受者(弊端?)
8、命令也可以用来实现日志和事物系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