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組件設計與應用(八)實現多接口

http://www.vckbase.com/code/downcode.asp?id=2729 下載源代碼

一、前言      從第五回開始到第七回,咱們用 ATL 寫了一個簡單的 COM 組件,之所以說簡單,是因爲在組件中,只實現了一個自定義(custom)的接口 IFun。當然如果想偷懶的話,我們可以把 200 個函數都加到這一個接口中, 果真如此的話,恐怕就沒有人喜歡使用我們這個組件了。一個組件既然可以提供多個接口,那麼我們在設計的時候,就應該按照函數的功能進行分類,把不同功能分類的函數用多個接口表現出來。這樣可以有如下的一些好處:      1、一個接口中的函數個數有限、功能集中,使用者容易學習、記憶和調用。一個接口到底提供多少個函數合適那?答案是:如果你是黑猩猩,那麼一個接口最多3個函數,如果你是人,那麼一個接口最好不要超過7個函數。(注1)      2、容易維護。至少你肉眼搜索的時候也方便一些呀。      3、容易升級。當我們給組件增加函數的時候,不要修改已經發表的接口,而是提供一個新的接口來完成功能擴展。(注2)      本回書着落在------如何實現一個組件,多個接口。

二、接口結構 圖一、組件A有2個自定義接口,組件B是A的升級      某日,我們設計了組件A,它有2個自定義(custom)接口。IMathe 有函數Add()完成整數加法,IStr 有函數Cat()完成字符串連接。忽一日,我們升級組件A到B,欲增加一個函數 Mul() 完成整數的乘法。注意,由於我們已經發表了組件A,因此我們不能把這個函數安排到老接口 IMathe 中了。解決方法是再定義一個新接口 IMathe2,在新接口中增加 Mul() 函數並依舊保留 Add() 函數。這樣,老用戶不知道新接口 IMathe2 的存在,他仍然使用舊接口 IMathe;而新用戶則可以拋棄 IMathe,直接使用 IMathe2 的新接口功能。看,多平順的升級方式呀! 三、實現     3-1首先用 ATL 實現一個自定義(custom)接口 IMathe 的COM組件,在接口中完成 Add()整數加法函數。注意!!!一定是自定義(custom)的接口(dual 雙接口以後再介紹)。如果你不瞭解這個操作,請重新閱讀“第五回”或“第六回”。     3-2查看 IDL 文件。完成上一個步驟後,打開IDL文件,內容如下:(名稱及 UUID 會和你程序中的IDL有所不同)

1 import "oaidl.idl";
2 import "ocidl.idl";
3 [
4  object,
5  uuid(072EA6CA-7D08-4E7E-B2B7-B2FB0B875595),
 
6  helpstring("IMathe Interface"),
7  pointer_default(unique)
8 ]
9 interface IMathe : IUnknown
10 {
11  [helpstring("method Add")] HRESULT Add([in] long n1, [in] long n2, [out,retval] long *pnVal);
12 };

13 [
14 uuid(CD7672F7-C0B4-4090-A2F8-234C0062F42C),
15 version(1.0),
16 helpstring("Simple3 1.0 Type Library")
17 ]
18 library SIMPLE3Lib
19 {
20 importlib("stdole32.tlb");
21 importlib("stdole2.tlb");

22 [
23  uuid(C6F241E2-43F6-4449-A024-B7340553221E),
24  helpstring("Mathe Class")
25 ]
26 coclass Mathe
27 {
28  [default] interface IMathe;
29 };
30 };

1-2 引入 IUnknown 和ATL已經定義的其它接口描述文件。import 類似與 C 語言中的 #include
3-12 一個接口的完整描述
4 object 表示本塊描述的是一個接口。IDL文件是借用了PRC遠程數據交換格式的說明方法
5 uuid(......) 接口的 IID,這個值是 ATL 自動生成的,可以手工修改或用 guidgen.exe 產生(注3)
6 在某些軟件或工具中,能看到這個提示
7 定義接口函數中參數所使用指針的默認屬性(注4)
9 接口叫 IMathe 派生自 IUnknown,於是 IMathe 接口的頭三個函數一定就是QueryInterface,AddRef和Release
10-12 接口函數列表
13-30 類型庫的完整描述(類型庫的概念以後再說),下面所說明的行,是需要先了解的
18 #import 時候的默認命名空間
23 組件的 CLSID,CoCreateInstance()的第一個參數就是它
27-29 接口列表
28 [default]表示誰提供了IUnknown接口
    3-3、手工修改IDL文件,黑體字部分是手工輸入的。完成後保存。
import "oaidl.idl";
import "ocidl.idl";
 [
  object,
  uuid(072EA6CA-7D08-4E7E-B2B7-B2FB0B875595),
 
  helpstring("IMathe Interface"),
  pointer_default(unique)
 ]
 interface IMathe : IUnknown
 {
  [helpstring("method Add")] HRESULT Add([in] long n1, [in] long n2, [out,retval] long *pnVal);
 };

 [ // 所謂手工輸入,其實也是有技巧的:把上面的接口描述(IMathe)複製、粘貼下來,然後再改更方便哈
  object,
  uuid(072EA6CB-7D08-4E7E-B2B7-B2FB0B875595), // 手工或用工具產生的 IID
 
  helpstring("IStr Interface"),
  pointer_default(unique)
 ]
 interface IStr : IUnknown
 {
  // 目前還沒有任何接口函數
 };

[
 uuid(CD7672F7-C0B4-4090-A2F8-234C0062F42C),
 version(1.0),
 helpstring("Simple3 1.0 Type Library")
]
library SIMPLE3Lib
{
 importlib("stdole32.tlb");
 importlib("stdole2.tlb");

 [
  uuid(C6F241E2-43F6-4449-A024-B7340553221E),
  helpstring("Mathe Class")
 ]
 coclass Mathe
 {
  [default] interface IMathe;
  interface IStr; // 別忘了呦,這裏還有一個那
 };
};

    3-4、打開頭文件(Mathe.h),手工增加類的派生關係和接口入口表 ,然後保存。

class ATL_NO_VTABLE CMathe : 
 public CComObjectRootEx <CComSingleThreadModel>,
 public CComCoClass <CMathe, &CLSID_Mathe>,
 public IMathe, // 別忘了,這裏加一個逗號
 public IStr // 增加一個基類
{
public:
 CMathe()
 {
 }

DECLARE_REGISTRY_RESOURCEID(IDR_MATHE)

DECLARE_PROTECT_FINAL_CONSTRUCT()

BEGIN_COM_MAP(CMathe) // 接口入口表。這裏填寫的接口,才能被QueryInterface()找到
 COM_INTERFACE_ENTRY(IMathe)
 COM_INTERFACE_ENTRY(IStr)
END_COM_MAP()

    3-5、好了,一切就緒。接下來,就可以在 IStr 接口中增加函數了。示例程序中增加一個字符串連接功能的函數: HRESULT Cat([in] BSTR s1, [in] BSTR s2, [out,retval] BSTR *psVal);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做,請重新閱讀前三回的內容。 四、接口升級      我們這個組件已經發行了,但忽然一天我們需要在 IMathe 接口上再增加一個函數......不行!絕對不能在 IMathe 上直接修改!怎麼辦?解決方法是------再增加一個接口,我們就叫 IMathe2 吧,如果以後還要增加函數,那麼我們再增加一個接口叫 IMathe3......子子孫孫,無窮盡也。     4-1、修改 IDL 文件,其實如果你理解了上面一小節的內容,再增加一個接口是很簡單的事情了。

import "oaidl.idl";
import "ocidl.idl";
 [
  object,
  uuid(072EA6CA-7D08-4E7E-B2B7-B2FB0B875595),
 
  helpstring("IMathe Interface"),
  pointer_default(unique)
 ]
 interface IMathe : IUnknown
 {
  [helpstring("method Add")] HRESULT Add([in] long n1, [in] long n2, [out,retval] long *pnVal);
 };

 [
  object,
  uuid(072EA6CB-7D08-4E7E-B2B7-B2FB0B875595),
 
  helpstring("IStr Interface"),
  pointer_default(unique)
 ]
 interface IStr : IUnknown
 {
  [helpstring("method Cat")] HRESULT Cat([in] BSTR s1, [in] BSTR s2, [out,retval] BSTR *psVal);
 };

 [
  object,
  uuid(072EA6CC-7D08-4E7E-B2B7-B2FB0B875595),
 
  helpstring("IMathe2 Interface"),
  pointer_default(unique)
 ]
 interface IMathe2 : IUnknown
 { // 下面這個Add()函數,只有IDL中的聲明,而不用增加任何程序代碼,因爲這個函數早在 IMathe 中就已經實現了
  [helpstring("method Add")] HRESULT Add([in] long n1, [in] long n2, [out,retval] long *pnVal);
 };

[
 uuid(CD7672F7-C0B4-4090-A2F8-234C0062F42C),
 version(1.0),
 helpstring("Simple3 1.0 Type Library")
]
library SIMPLE3Lib
{
 importlib("stdole32.tlb");
 importlib("stdole2.tlb");

 [
  uuid(C6F241E2-43F6-4449-A024-B7340553221E),
  helpstring("Mathe Class")
 ]
 coclass Mathe
 {
  [default] interface IMathe;
  interface IStr;
  interface IMathe2; // 別忘了,這裏還有一行呢!
 };
};

    4-2、打開頭文件,增加派生關係和接口入口表

class ATL_NO_VTABLE CMathe : 
 public CComObjectRootEx <CComSingleThreadModel>,
 public CComCoClass <CMathe, &CLSID_Mathe>,
 public IMathe,
 public IStr, // 這裏增加一個逗號
 public IMathe2
{
public:
 CMathe()
 {
 }

DECLARE_REGISTRY_RESOURCEID(IDR_MATHE)

DECLARE_PROTECT_FINAL_CONSTRUCT()

BEGIN_COM_MAP(CMathe)
 COM_INTERFACE_ENTRY(IMathe)
 COM_INTERFACE_ENTRY(IStr)
 COM_INTERFACE_ENTRY(IMathe2)
END_COM_MAP()

    4-3、示例程序中,增加了一個整數乘法函數: HRESULT Mul([in] long n1, [in] long n2, [out,retval] long *pnVal);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做,那就別學了:-( 都講好幾遍了,怎麼還不掌握呢?知道狗熊是怎麼死的嗎?(注5)     4-4、因爲我們的組件升級了,於是也應該修改版本號了(這不是必須的,但最好修改一下)。打開註冊表文件(.rgs) 把有關ProgID的版本 "Mathe.1" 修改爲"Mathe.2"。另外如果你願意,把IDL文件中的 version 和提示文字一併修改一下。這裏就不再粘貼文件內容了,因爲很簡單,大家下載示例程序(注6)後,自己看吧。 五、小結      爲祖國的軟件事業而奮鬥!      下回書介紹“自動化”--- IDispatch 接口,好玩的很!謝謝關注:-)


注1: 黑猩猩的瞬時記憶量是3,人類的瞬時記憶量是7。科學家做過實驗,當着面,把一塊糖扣在3個碗的其中之一,黑猩猩能立刻準確找到,但如果超過3個碗,猩猩就暈了......如果給你看一串數字,然後立刻讓你說出來,一般的人只會記得其中的7個。 注2:組件一經發表,就不要修改已有接口。這樣軟件的升級才能做到“魯棒”性。 注3:guidgen.exe 工具,在《COM 組件設計與應用(二)》中已經介紹。 注4:組件函數對內存指針的處理,以後有專門的章回討論。 注5:笨死的! 注6:示例程序有兩部分,分別是vc6.0版本和vc.net 2003 版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