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cti安裝記錄 第四階段cacti的基本使用(4)Spine 生成 每分鐘圖表

cacti 本身默認最低圖表時間是5分鐘一個點。從直觀程度和閥值報警的時間靈敏度上來說會有相當時間的延時,用起來很不方便。

Spine的作用就是加快輪尋速度,可以追加1分鐘圖表。


1.先把 crontab 裏的輪循時間改一下。畢竟原來是5分鐘,需要1分鐘圖自然輪尋時間要改成1分鐘一次

root@Only-test:~> crontab -e

*/5 * * * *  /usr/bin/php /Ddisk/program/apache/htdocs/cacti/poller.php  >>  /tmp/cacti_rrdtool.log 2>&1

改成

*/1 * * * *  /usr/bin/php /Ddisk/program/apache/htdocs/cacti/poller.php  >>  /tmp/cacti_rrdtool.log 2>&1

 

root@Only-test:~> service crond restart

 

2.修改Spine設置。

點擊console選項卡,在左邊選擇”Settings”,在右邊彈出的選項卡“Poller”中進行設置。

把“Poller Type”由cmd 改成 spine ;Poller Interval”和“Cron Interval”從 Every 5 Minute改成 Every Minute。但藍框中已經說明了,修改這些屬性必須重建緩存。這裏先行保存。

 

 

3.選擇具體要變更的數據模板。這裏我選擇的是網卡

 

 

這裏兩個要點,“Associated RRA's”裏的“Houty1 Minute Average)”必須點上,這裏是圖形模板,不點上就算其它下面全點完,也不會有1分鐘圖出現。StepHeartbeat數值全部除以5,改成60120即可。圖中是 traffic_intraffic_out數值同樣要改。之後“save”。

 

 

點擊“console”選項卡,左下角點擊“System Utilities”,選項右側的“Rebuild Poller Cache”準備重建Poller Cache,恩就是上面說的那個。

 

選擇好要重建的數據源。因爲這個數據源有進出兩個數據,所以要操作兩次。

 

直接點“save”就好了。

 

記住,要操作兩次。

 

恩,還有一個方法,直接把相對應的rrd文件刪除讓它重建也行,不過原來的數據就丟失了。

好了。現在轉到圖表,看看效果。

 

原來五分鐘圖應該是最上層,現在最上層已經換成一分鐘圖了。不過要注意的是,一分鐘圖的刻度是五分鐘一跳,但還是要五分鐘才繪出詳細的圖象(即一次繪出五個點)。注意,一分鐘圖的數據點,並不是在刻度點纔開始變化的,這表明兩個刻度點之間的四分鐘都是有記錄的。

 

好,最後回顧一下流程。

1.修改crontab1分鐘一次

2.修改poller設置,“Poller Type”爲spine;“Poller Interval”和“cron interval”都改爲“every minute

3.更新數據模板,把“step”和“heartbeat”調整爲原來的五分之一(數據模板中所有輸出數據的heartbeat都要修改)

4.重建poller緩存。A刪除已經生成的rrd文件——丟失之前數據。

 B通過“System Utilities”——》“Rebuild Poller Cache”進行重建(有多少個輸出數據就要點多少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