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a: 對於車載信息平臺的用戶輸入形態小議

現在的汽車技術發展越來越先進,新的電子或者網絡技術的運用越來越多,這比如有 BT phone, Wifi, VR/TTS(語音識別和合成),3G等等

 

這其中更多體現的是愈加完善人性化的人機交互體驗,同時對於各個汽車供應商萊說,也帶來了更有市場競爭力的買點!!!

 

就我瞭解,目前車載電話幾乎都是通過藍牙與車載信息系統關聯,而這裏的電話相當於我們日常使用的手機(當然有的車型真的配有OEM車載電話),現在中國絕大部分老百姓對於手機很熟悉了,包括通話功能,拼音或者筆畫輸入功能等等。

 

話題再回到標題,車載信息平臺的用戶輸入形態。

我們先看看目前市面上已有地HMI形態(以帶屏幕的說明,如DM8屏)

假設場景: 導航軟件中,界面出現輸入欄,需要用戶輸入信息來確定城市/街道/門牌號等信息

1- DM8屏幕上軟鍵盤界面

    ---拼音輸入

    ---筆畫輸入

 

2- 觸摸屏手寫輸入

 

3- 語音識別輸入

 

這三種交互形態各有其特點

前兩種形態比較直觀,用戶每步操作都能獲取到細節,但是在車載環境下,尤其是駕駛員在駕駛過程中,這些功能可能都會被強行禁止的,

一則是爲了安全駕車考慮,二則不管在行駛狀態或者是在禁止狀態,使用車載顯示屏上來輸入字符總是不太方便的,並且個人感受,車載上可觸摸顯示屏按上去總是覺得比較鈍,不太靈敏,需要使勁按下點(不知道其表面是不是貼了一層厚膜)

 

而對於語音輸入呢?這個首先感覺一下肯定是非常棒的,不需要雙手脫離方向盤,眼睛可以集中觀察前方道路情況,輸入非常方便,

但是請注意在車載環境下,噪聲情況比較麻煩,這對於車載語音識別是不利的,而且包括用戶的使用習慣等因素,都會造成車載語音識別的

不利,除非等上十年或者幾十年,語音技術突飛猛進,進入普通商業化階段。

 

所以,在此我構想一種新的輸入方式,利用手機來進行對車載顯示屏信息的輸入。

具體是什麼想法呢?這種輸入形式有什麼優勢嗎?

 

至於構思的起源,就像我上文提過的,有兩大點

一,現在車載藍牙電話的技術(其實不一定是要藍牙功能的手機,這裏以此爲例來闡述這種概念),使得用戶手機可以和車載信息平臺無縫的結合。

 

二,車載顯示屏輸入的不便性

 

手機大家再熟悉不過,對於手機的輸入信息操作更是小case,所以除了電腦鍵盤輸入的方便和易用性排第一外,我覺得手機平臺的輸入可以排第二了。舉個例子,現在需要輸入 江蘇省南京市白下區賢臣大道231號, 我們分別使用車載顯示屏(8寸夠大吧)和手機輸入來比較,毫無疑問,後者優勢明顯。我們使用非常習慣的手機輸入可以更加快速而準確,只是輸入的內容進入了車載顯示屏。

 

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

有車的都知道,尤其是比較高檔的車(帶有信息控制檯,帶屏幕的,像福特SYNC, 通用Onstar, 豐田G-Book等),雖然具有很高級的

交互手段,但是仔細想想這只是針對前排駕駛座上的人,最主要是駕駛員。使用手機終端,因爲手機是便攜的,所以可以做到全車的人如果想都可以方便的使用車載信息平臺,可以假設一個場景,一家人正在高速公路上疾馳,現在他們需要定位到某地點(名字很長很複雜),駕駛員需要集中注意在高速路上行車,這時副駕駛或者後排的人就可以使用手機來完成這一“繁重”的導航路線設定工作。又快又安全,何樂而不爲。

 

並且現在,因爲聊到車載藍牙電話,最主要想到的就是,在車裏接聽電話,接收發送短信這兩大功能點,其實我們可以更多的利用已經和車載信息平臺綁定好的手機終端來完成更多的事情,來豐富更多的用戶信息操作體驗。

 

據我所知,目前FORD 的SYNC車載信息平臺就支持一種類似的概念,並且還和google map相關聯,但是那個涉及到很多利益團體,google/通信運營商等等。

 

我提出的概念不需要google的參與,不需要通信運營商參與,只需要手機通過BT和車載平臺綁定,手機終端需要一個軟件

(不同的車載信息平臺可能還需要不用的終端手機軟件支持,但統一標準接口也不是沒有可能在未來),就足夠了。

 

車載信息平臺上只要只有字符輸入的輸入欄或輸入框,我們都可以使用已經和車載信息平臺綁定好的手機完成操作。並且車裏的任何一個人,只要你允許他操作他都可以操作,有效的減輕的駕駛員的負擔。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