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註定是失敗的網絡產品

微博是短消息。在手機信息儲存能力不足的時候,微博不過是滿足了與手機關聯的需要。如今,手機儲存能力已在急速提高。尤其蘋果式手機正轉變爲主流手機,微博的這個重要支點正在失卻。

微博限制一條信息的字數,理論基礎是這樣可以使信息精練、明快。可實際上,由於信息的隨意和大量的重複轉發,使微博信息在碎片化的同時正在垃圾化。這是走的論壇、留言模式的老路。可以火那麼幾年,漸漸就讓人感到沒有意思了。在微博,人們越來越不容易找到有用的信息。於是結論就是——又一個網絡幻覺。

微博交友的功能,在中國特色下已經失效。一些人用所謂技術手段擁有大量“粉絲”,看上去“粉絲”很多,實質是假的。假的東西,沒有實質的有效性。追求“粉絲”數不是交友,而是一種無聊的競賽。一般人無法與技術來競爭,就放棄了。相比起來,真正交友還是QQ和QQ羣讓人歡迎一些。交友需要有一定私密性。

微博的影響力被一些人的虛假宣傳和虛假判斷誇大了。微博信息如果不被重要媒體和網站關注,只不過是死消息。垃圾信息會很快把有用的信息覆蓋掉了。那些所謂微話題,並不是真正在討論,而是大家競相堆垃圾信息。一條信息被有效閱讀的可能性很小,就因爲太多更新太快了。這意味着一個人再怎麼用心發表的微博信息都是浪費時間。若玩微博,輸入亂碼與正經信息的效用是基本相等的。少數名人因社會事件時,他們的信息會被重點閱讀。讀了幾次,多數人不會再讀,碎片化的信息,畢竟不那麼過癮。

微博消息和謠言發佈可能比較快,似乎有速度優勢。其實網站、博客、論壇也可以做到。還是因爲有人有心地關注。如果沒有一批記者把那些信息關注,那些消息和謠言的影響力只是很小圈子之中。有些謠言,是有被人誇大利用。不過,更多的謠言,不問不管沒事。一旦有人闢謠,反而讓謠言廣泛傳播了。

微博的發展與實名制無關,實名制只不過要一張身份證。現在身份證資料、電話、電子地址等早就大量被有心人掌握。用別人的身份證註冊矇混過關,在網絡遊戲很普遍,在微博也一樣。

玩微博的人,是把微博當做遊戲來玩的。玩一種基於信息的遊戲。但信息過於垃圾化和碎片化,很難產生持久的玩性。對信息比較關注的人,最終還是希望在信息的深度和廣度來找感覺。這方面,博客已經做得不錯了。其實博客一些功能改進下,還是能比微博更有吸引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