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hone體驗和思考(二)

    遠圖(FarMap)的測試繼續,我們的體驗和總結也繼續。遠圖(FarMap),讓您看得更遠,讓我們走的更近!
    gPhone的UI設計和iPhone有點像,“後來者” 模仿一些“前輩”的優點,是可以理解的事, 他們之間是不是有別的問題,我們就先不關心了。(我們用的是HTC Sence界面),gPhone和iPhone一樣爲了“手指操作”都採用界面爲大圖標的方式, 並且有多個Home頁面可以左右切換。 但是gPhone的界面對可用的“模塊內容”進行了擴展, 可以放置圖標、插件、快捷方式等多種內容。 這樣主頁不再僅僅是一個“入口”,還可以是一些應用的“展現窗口”。
    gPhone的上網非常方便, 本機內置和Market下載的大部分應用都需要網絡支持。 而現在我們的移動網絡還不到“不需要考慮流量的時候”, 雖然有各種套餐,但都是一些有限數值,超過後比較慘( 有一次我超過4M多,就要多收近40塊。還好, CMCC的這個價格下降了(從一分到一釐), 我正好在下降前趕上了)。gPhone有網絡開關的快捷方式, 可以在不需要的時候隨時關閉網絡,這一點非常的人性化。 我瞭解的Symbian、Mobile、 iPhone都需要進入一些菜單或者設置項才能進行相應的操作。 更好的是,gPhone的關閉網絡不影響電話通訊和彩信收發。 從這些細節看出,Google或者HTC是用了不少心思的。
    HTC的gPhone經過了五代(Dream、Magic、 Hero、Tattoo、Nexus) 除了Tattoo是爲了迎合低端市場的需要外, 其它幾款我們的感覺,在工業設計上都是逐步趨於成熟。 從硬件設計、人機操作交互細節,UI設計上都是在進步。不過, 我們體驗的感覺,按鍵雖然漂亮,但是都太小。需要按鍵的時候, 都需要找,然後“估摸着”按下, 特別是對於手掌比較大的人不是太爽。軌跡球是個亮點, 但是和觸摸屏明顯重複,只在很少的應用上能夠發揮其特長的優點。 從這一點來說,iPhone只設計一個“唯一的”Home鍵, 確實有其工業設計的成熟之處。
    關於屏幕效果, 目前上市的iPhone和gPhone都達到了相當的水準。 我想說一下關於屏幕大小的體驗:相比原來“比較普遍” 的WindowsMobile和Nokia的2.8寸屏幕, 現在的手機都大了很多,但是多大合適?iPhone是3.5, gPhone是3.2(前3款)。一直在想,爲什麼要3.2, 和很多人討論過這個問題, 在進行了實際的手機體驗後發現iPhone的3. 5寸屏幕手機有點大,開始分析可能是因爲歐美人的身形高大, 手掌大,3.5寸操作起來方便適宜。對於亞洲人不太適合, 因爲我們的手型比較小。不過,近來總結髮現,不僅僅如此!
    兩個系列的手機爲了輸入方便都採用了觸摸的Qwerty全鍵盤, 當手機橫屏是使用沒有問題,但是縱向使用時(作爲掌中設備, 這是經常用到的方式),全鍵盤就有了區別。3.5寸屏幕比3. 2寸屏幕的按鍵要大, 這個大的程度是不是根據人機工程學的統計得來的我們現在不得而知 ,但是iPhone的設計要更適合使用一些。 這是我們團隊的體驗和總結, Nexus的屏幕變大不知道是不是也有這方面的原因?
    我們作爲移動應用的開發團隊, 對於產品鏈的成本是考慮的問題之一。目前“視窗系列”和“ 貓科動物”系列的成熟和普及程度在國內是不言而喻的。這一點, Google的開放性非常明顯:使用通用的計算機, 使用開放的開發工具,可以方便的進行。 iPhone至目前我們的瞭解必須Mac機, 只能在有限的環境上進行。這一點,我想iPhone的, 不能叫做優勢了。

    體驗和思考(二),就到這裏,逐步整理提交。

    歡迎大家繼續關注我們,關注遠圖(FarMap)。

   遠圖(FarMap),讓您看得更遠,讓我們走的更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