窺窺iPhone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小鹿斑比媽媽的這句話說的太經典了,我經常在鍵盤上敲成文字。帶着iPhone,體驗蘇州的秋天。據說北京的紅葉是很有美的,遺憾我沒有實地體驗過。不過,蘇州的紅葉和金葉確是每年都有新的發現。市裏除了常綠的香樟樹,其它樹木的葉子都會在不同的季節裏展現出不同的顏色。最近金黃色的銀杏葉就非常的宜人,道前街和南園橋邊的兩片銀杏林是這幾天的發現。

    iPhone的顯示效果非常的出色,拍照和照片瀏覽十分清晰。和Nokia N95一樣,這樣的手機攝像頭在天氣晴朗的時候,效果還是讓人滿意的。iPhone的拍照功能簡單,但是好用,在人機交互方面應該是進行了嚴謹設計的。是不是也用了歐卡姆剃刀原則就不得而知了,總之看到的都是必要的功能。沒有太多的選項,只有三個動作:可以從拍照狀態快速進入照片瀏覽;拍照按鈕直接拍攝;取景畫面可以根據手機的方向自動旋轉。

    iPhoneUI設計是具有革命性特色的。就我的感覺,在手機的操作和顯示上實現了新的里程碑。

    操作上,從觸筆到手指。原來WindowsMobile的觸筆操作詬病太多,這樣的文章隨處可見,我也做過一點點總結。看到有位外國老兄對那個小小的“x”的關閉按鈕總結的比我要全面。iPhone的這些按鈕面積都很大,很好地實現了手指操作,而且體驗發現,實際的可操作面積比顯示的面還要大,可見蘋果在使用的方便性這方面的設計是非常到位的。這個我想不是什麼高級的技術,微軟也不是達不到,但是WindowsMobile多次升級,其實本質的這些操作並沒有多少變化,即使屏幕的分辨率和麪積按照倍數增大,實際操作的按鈕其實是更小了。這一點iPhone完勝。

    輸入,原來軟鍵盤可以像iPhone那樣設計,不但顯示大小如手指,而且按下去以後還可以再次放大,比起WindowsMobile的按鍵面積要大四到六倍,數字,字符,符號的輸入界面分別設定,這也是按鍵可以增大的原因吧。這一點,WindowsMobile的梅花輸入法做了很好的嘗試,不過,一個很好的第三方軟件是無法改變一個系統的風格的。原來的酷派的728系列的輸入法設計和蘋果有點像,不過那種自定義風格都在有限的功能點上,沒有生命力的系統推廣也不會是很成功的事。

    iPhone Safari非常好用,只要稍加熟悉,就會發現其中的細節完善。輸入框的右側只顯示一個按鈕,在不同的條件下,清除輸入框直接按下“x”按鈕,刷新直接按下刷新的按鈕。如果需要編輯網址,需要手指“長按”,出現了放大的光標位置框。這個功能讓我想起有位大師說的iPhone的計算器橫豎功能的差別有點“雷人”。Safari的地址框設計非常好,其中奇妙的設計需要慢慢體會。

據說iPhone是不支持第三方開發應用程序後臺運行的,現在出現了Backgrounder,有點好奇這個軟件是如何實現的,蘋果竟然不能直接提供。不過,仍然發現很多程序不知道怎麼退出,按下Home鍵的退出是正常還是異常?呵呵,有點程序人思維,不做參考哈。

    iPhone的外形設計非常成功,窄邊大屏幕看着非常的宜人,突出主題這個中心表現極至。就像ThinkPad後來的版本說屏幕寬邊框是一種特色,真的不敢苟同,因爲增加了天線,而天線又沒法做的內置精巧就佔用了機器的有效面積,體驗感覺,說是退步倒是合適些。不信可以看這些產品的後續版本,是改變這個特色,還是發揚這個特色?

    有段時間也感覺iPhone是個怪胎,是少數人的玩具。不過蘋果的這個一鳴驚人的作品確實有它的優勢之處。再加上iPhone開創的後面的商業模式,實現的iPhone的成功。我們現在從遠圖(FarMap)的產品覆蓋性上開始研究iPhone系統和體系設計,這款產品在國內的存在狀態有點畸形,不過能得到一大部分用戶的喜愛是事實,我們將開展這方面的方案設計。

    蘋果模式,曾經的蘋果電腦也曾經紅極一時,不過其封閉的特性加上出現了開放的IBM PC,成就了現在個人電腦的局面。事隔多年,蘋果又在手機市場創造了新的模式,仍然是紅遍世界,但是“封閉”未改。

    這時出現了開放的Google Android。這個世界將如何改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