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L之彙總

UML之彙總

一、UML的9種圖在軟件生命週期中各個階段的應用主要體現在:
1、在需求分析階段:主要採用用例圖來描述需求(角色、功能、外部交互等);
2、在分析階段:明確解決問題的細節,主要採用類圖來描述靜態結構,採用順序圖,協作圖,活動圖,狀態圖來描述系統動態行爲;
3、在設計階段:給出解決方案,主要採用類圖、包,對類的接口進行設計;
4、在實現階段:將類用一種面嚮對象語言實現;
5、測試階段:單元測試使用類圖和類的規格說明書。集成測試使用類圖,包,構件圖和協作圖。系統測試使用用例圖來測試系統的功能;
6、集成和交付階段:主要採用構件圖、包、部署圖;

二、九種圖
1、用例圖
用來描述用戶的需求,從用戶的角度描述系統的功能,並指出功能的執行者,強調誰在使用系統,系統爲執行者完成哪些功能。
2、靜態圖
1)類圖: 用於定義系統中的類,包括描述類的內部結構和類之間的關係。類圖主要用於描述系統的靜態結構。在系統的整個生命週期都是有效的。
依賴(虛線表示);泛化(空心三角,實線表示);實現(空心三角,虛線表示);聚合(空心菱形,實線表示);組合(實心菱形,實線表示)。
2)對象圖:是類圖的一個實例,描述了系統在具體時間點上所包含的對象以及各個對象之間的關係。對象圖是類圖的實例。只能在系統某一時間段存在。其是類圖中所建事物實例的靜態快照,其於類圖的主要區別是一個是抽象的,而對象圖是具體的。
3、行爲圖:用來描述系統的動態模型和對象之間的交互關係。
1)狀態圖:用來描述類的對象所有可能的狀態以及事件發生時狀態的轉移條件。狀態圖是對類圖的補充。展示了一個狀態機,由狀態、轉換、事件和活動組成。強調事件行爲的順序。
2)活動圖:是一種特使的的狀態圖,實現一個活動到另一個活動的流程。用來描述滿足用例要求所要進行的活動以及活動間的約束關係,使用活動圖有利於識別系統的並行活動。
3)交互圖:用來描述對象之間的交互關係。
3-1)序列圖(順序圖):描述對象之間的交互順序,着重體現對象間消息傳遞的時間順序,強調對象之間消息的發送順序,同時也顯示對象之間的交互過程。
3-2)協同圖:描述對象之間的合作關係,更側重於說明哪些對象之間有消息的傳遞。序列圖和協作圖可以相互轉化。
如果強調時間和順序,則使用時序圖;如果強調上下級關係,則選擇協作圖。
4、實現圖
1)構件圖(組件圖):構件圖用來描述代碼構件的物理結構以及各構件之間的依賴關係,並以全局的模型展示出來。一個構件可以使一個資源文件、一個二進制文件或者一個可執行文件。構件圖有助於分析和理解部件之間的相互影響程度。
2)部署圖(配置圖):部署圖定義了系統中硬件的物理體系結構,用來描述實際的物理設備以及它們之間的連接關係。

這裏寫圖片描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