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對未來智能化社會

根據國務院下發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提出面向2030年我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指導思想、戰略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在2030年中國人工智能理論、技術與應用總體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成爲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創新中心。

可以預見,未來社會將會是人類與智能機器人共存的社會。確定的是,智能化將會對人類生活各各方面帶來天翻地覆地變化。面對智能化社會,我們在興奮的同時卻不能忽略其所帶來的挑戰。

人工智能確實爲我們生活及工作帶來諸多好處。工廠有了機器人,成本降低了,效率也提高了。生活中,我們有掃地機器人,有各種智能家居。我們不再需要爲一些瑣碎的事情煩惱。而正因爲智能化社會給人類帶來太多的好處,我們才更應該清楚地認識到其所帶來的挑戰。而這種挑戰是無法避免的,因爲人工智能的發展本身就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趨勢。

(1)人工智能將在很多領域取代人類
Alphago在4:1戰勝人類圍棋高手,就已經意味着人類在學習以及決策能力上不如智能機器人。Alphago之所以能夠戰勝人類,就在於其出色的學習能力。它能名快速觀摩大量棋譜,並通過自我對弈產生的經驗,而擁有優於人類的決策能力。柯潔在輸給ALPHAGO後就表示:“上一次(AI)很接近人,現在越來越接近圍棋上帝了。”
可見其自我成長能力多強大。
如何面對未來智能化社會

不可避免的,AI將在衆多領域取代人類,這也就意味着將有大量下崗。人類將被近做出轉型,從事其它AI無法企及的工作。
(2)人工智能對於這個世界的理解與人不同
人工智能對這個世界有理解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人工智能會對這個世界有理解,而其理解是源於數據的。這點與人類截然不同。這就不可避免地在很多方面的決策上,人類會與AI產生分歧。

(3)人工智能是否有自我意識
這點也是人類最爲擔憂的。在這方面的科幻影劇層出不窮,比如《黑客帝國》《普羅米修斯》《終結者》。
如果人工智能具有了自我意識,是否意味着將會背判人類?是否意味着AI將成爲地球上新的物種?

如何面對未來智能化社會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在當前社會不斷智能化進程中,對於人工智能所存在的任何錯誤要及時做出修正,並對其各種功能所產生結果要做出預判。另外,
要成立補救措施。《聯合國商業與人權指導原則》就有規定,應爲侵權行爲提供儘可能的補求措施。人權甚於一切。
(1)當違權行爲是由機器和算法而非人類決定導致時,要保證補救;
(2)當違權行爲是由機器和算法判斷時,要提供當事人儘可能多的申訴機會;
(3)必須提供一切可以否定AI決策的權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