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模式之觀察者模式

觀察者模式 Observer

  觀察者模式定義了一種一對多的依賴關係,讓多個觀察者對象同時監聽某一個主題對象。

  這個主題對象在狀態上發生變化時,會通知所有觀察者對象,讓它們能夠自動更新自己。


觀察者模式的組成

  抽象主題角色:把所有對觀察者對象的引用保存在一個集合中,每個抽象主題角色都可以有任意數量的觀察者。抽象主題提供一個接口,可以增加和刪除觀察者角色。一般用一個抽象類和接口來實現。
  抽象觀察者角色:爲所有具體的觀察者定義一個接口,在得到主題的通知時更新自己。
  具體主題角色:在具體主題內部狀態改變時,給所有登記過的觀察者發出通知。具體主題角色通常用一個子類實現。
  具體觀察者角色:該角色實現抽象觀察者角色所要求的更新接口,以便使本身的狀態與主題的狀態相協調。通常用一個子類實現。如果需要,具體觀察者角色可以保存一個指向具體主題角色的引用。


程序實例

  通過程序實例來說明觀察者模式:
  首先定義抽象的觀察者:

//抽象觀察者角色
public interface Watcher
{
    public void update(String str);

}

然後定義抽象的主題角色,即抽象的被觀察者,在其中聲明方法(添加、移除觀察者,通知觀察者):

//抽象主題角色,watched:被觀察
public interface Watched
{
    public void addWatcher(Watcher watcher);

    public void removeWatcher(Watcher watcher);

    public void notifyWatchers(String str);

}

然後定義具體的觀察者:

public class ConcreteWatcher implements Watch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update(String str)
    {
        System.out.println(str);
    }

}

之後是具體的主題角色: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List;

public class ConcreteWatched implements Watched
{
    // 存放觀察者
    private List<Watcher> list = new ArrayList<Watcher>();

    @Override
    public void addWatcher(Watcher watcher)
    {
        list.add(watch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removeWatcher(Watcher watcher)
    {
        list.remove(watch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notifyWatchers(String str)
    {
        // 自動調用實際上是主題進行調用的
        for (Watcher watcher : list)
        {
            watcher.update(str);
        }
    }

}

編寫測試類: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Watched girl = new ConcreteWatched();
        
        Watcher watcher1 = new ConcreteWatcher();
        Watcher watcher2 = new ConcreteWatcher();
        Watcher watcher3 = new ConcreteWatcher();
        
        girl.addWatcher(watcher1);
        girl.addWatcher(watcher2);
        girl.addWatcher(watcher3);
        
        girl.notifyWatchers("開心");
    }

}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