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PF(四):區域

1、Area ID:用十進制或者點分十進制表示(如16或0.0.0.16)。

2、通過劃分區域,定義了3種通信量:域內通信量(Intra-Area Traffic)、域間通信量(Inter-Area Traffic)、外部通信量(External Traffic)

3、骨幹區域(Backbone Area)——區域ID爲0(或0.0.0.0)。其任務是彙總每一個區域的網絡拓撲路由到其他區域。非骨幹區域之間不能直接交換數據包,域間通信量都必須經過骨幹區域。

4、路由器類型:內部路由器,骨幹路由器,ABR(Area Border Router)、ASBR(Autonomous System Boundary Router)

5、分段區域(Partitioned Area)和孤立區域(Isolated Area)

6、虛鏈路(Virtual Link)——一條通過一個非骨幹區域連接到骨幹區域的鏈路,實際上是一個邏輯通道,和具體的物理鏈路無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