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虽力薄,但也能拼命!

如果我们失去了应天,还能去哪里呢,我虽力薄,也能拼命!要走你们走,我绝不走!

  我哪里也不去,誓与应天共存亡!

——题记

最近一直怀疑自己能否成功转型。严重的互联网泡沫,接近文盲般的学历劣势,以及自身健康问题,加上找不到女朋友的焦虑,这些都使我对自己的未来产生极大的恐惧和疑虑,慢慢耗尽以前慢慢建立起来的信心。信心比什么都重要,当没有信心时我们寸步难行。慨叹人生之艰难,生活之不易。刚才看了一篇文章,茅塞顿开,验证了自己走的路是正确的。

知乎上几篇文章都介绍到xili新政,直到刚才一篇文章,我才理清了思路。xili上台后实施的cang蝇lao虎一起打的强反腐政策有几方面原因,掌握军权,稳固xili的“皇位”,打击以jiang为代表的残余势力,使zhong央破除“政策不出中南海”的困局,达到政策通畅。李通过开放民营资本进入银行等金融行业,鼓励以股市繁荣为主的股权融资,放开利率管制,促使以金融的改革为企业创新提供土壤,将旧有经济中房地产绑架中国经济的经济格局转换为以创新为主的服务行业和实体行业,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近李提出的互联网+计划、提高网速降低网费的宽带中国的发展方向更加促使互联网经济繁荣。互联网经济有泡沫,但未来几年内应该不会破裂。或许习李的股票拆弹计划会失败,但中央都敢压上所有的赌注赌上一把,我亦为什么不敢压上自己的未来堵上一次呢!明朝那些事中写到,陈友谅大军攻击朱元璋老家应天时,大部分人主张弃城逃走。可是刘基反对,“如果我们失去了应天,还能去哪里呢,我虽力薄,也能拼命。要走你们走,我绝不走!我哪里也不去,誓与应天共存亡”,我何其不一样呢。我假如不继续走下去,我还能去哪个行业呢,难道还去跑货运么?哎,没有其他路可走了,堵上所有的未来,走下去吧。

重温一下明朝那些事中的文字:

当太平失守的消息传到了应天后,朱元璋召集他的谋士们商量对策,在会议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大部

分(注意这个词)主张逃跑,另外一部分主张退守紫金山,但这两部分人在一个问题上是一致的,那就是

放弃应天。

  这些平日自吹神机妙算的谋士在此时露出了他们的真面目,除了痛骂常遇春外,他们做的事情也只是

吹嘘汉军的强大,太平如何失守,自己的军队如何差等等。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绝不能战,战则必亡。

  朱元璋失望的看着这些人,他相信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打好了包裹,给老婆孩子准备了逃跑的车辆,

随时准备投靠新的老板,然后在他摔跤倒地的时候再踩上一脚。落井下石、趁火打劫从来都是这些人的特

长。

  此时,他看到了脸色阴晴不定的刘基,似乎有话要说,他开口问道:刘基,你有话说?说吧。

  刘基的那些同僚们停止了议论,看着刘基,自从这个人到了朱元璋手下担任谋士后,沉默寡言,也没

有出过什么主意,大家不怎么瞧得起他,只是因为此人脾气很好,从不发火,人缘倒还不差。

  刘基站了起来,长时间的等待和倾听已经消磨了他所有的耐心,他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不再是一个

好好先生,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刘伯温!

  他用轻蔑的眼光俯视着这些平日自视甚高的所谓才子们,用一种几乎歇斯底里的语气大声说道:

  那些说要投降和逃跑的人应该立刻杀掉!你们就这么胆怯吗!现在敌人虽然强大,但却骄横,只要我

们诱敌深入,使用伏兵攻击,打败陈友谅是很容易的!一味只想着逃跑的人,难道也有脸自称为臣吗?!

  他训斥了那些懦弱的人,并详细分析了局势,告诉所有的人,陈友谅并不是不可战胜的,周围的人被

他惊呆了,愣愣的看着他。

  如果我们失去了应天,还能去哪里呢,我虽力薄,也能拼命!要走你们走,我绝不走!

  我哪里也不去,誓与应天共存亡!

  他的声音如同狂风暴雨,扫荡着大殿的每一个角落。

  朱元璋百感交集,看着这么多的所谓从龙之臣只为自己打算,而这个刚刚到自己手下干活的人却能以

自己的勇气说出与城共存亡这样的话,他不是没有畏惧感,他很明白,如果陈友谅攻下了应天,自己多年

奋斗的心血会毁之一旦,他也会像徐寿辉一样成为陈友谅皇位的垫脚石,不可能做和尚,不可能做农民,

等待他的只有死亡。

  他当然想一战歼灭陈友谅,让这个讨厌的人从世界上消失,可是陈友谅太强大了,强大到似乎无法战

胜,那庞大的战船就象可怕的怪兽,会将他和他那弱小的水军吞没。

  那就躲躲吧,可是又能躲到哪里去呢,滁州?濠州?像狗一样被人追来追去,最后又像狗一样被人杀

死?

  刘基的话给了他勇气,一个弱不禁风的书生尚有如此决心,我又畏惧什么!我本一无所有,经过多少

的艰难险阻才走到今天,难道就不能放手一搏吗!

  他站了起来,用威严的目光扫视着每一个人,斩钉截铁的吐出了四个字:此地决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