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模式之Bridge

[color=red]轉自:板橋里人 http://www.jdon.com 2002/05/01[/color]


[color=red]Bridge模式定義 :
將抽象和行爲劃分開來,各自獨立,但能動態的結合。[/color]

任何事物對象都有抽象和行爲之分,例如人,人是一種抽象,人分男人和女人等;人有行爲,行爲也有各種具體表現,所以,“人”與“人的行爲”兩個概念也反映了抽象和行爲之分。

在面向對象設計的基本概念中,對象這個概念實際是由屬性和行爲兩個部分組成的,屬性我們可以認爲是一種靜止的,是一種抽象,一般情況下,行爲是包含在一個對象中,但是,在有的情況下,我們需要將這些行爲也進行歸類,形成一個總的行爲接口,這就是橋模式的用處。

爲什麼使用?
不希望抽象部分和行爲有一種固定的綁定關係,而是應該可以動態聯繫的。

如果一個抽象類或接口有多個具體實現(子類、concrete subclass),這些子類之間關係可能有以下兩種情況:
1. 這多個子類之間概念是並列的,如前面舉例,打樁,有兩個concrete class:方形樁和圓形樁;這兩個形狀上的樁是並列的,沒有概念上的重複。

2.這多個子類之中有內容概念上重疊.那麼需要我們把抽象共同部分和行爲共同部分各自獨立開來,原來是準備放在一個接口裏,現在需要設計兩個接口:抽象接口和行爲接口,分別放置抽象和行爲.

例如,一杯咖啡爲例,子類實現類爲四個:中杯加奶、大杯加奶、 中杯不加奶、大杯不加奶。

但是,我們注意到:上面四個子類中有概念重疊,可從另外一個角度進行考慮,這四個類實際是兩個角色的組合:抽象 和行爲,其中抽象爲:中杯和大杯;行爲爲:加奶 不加奶(如加橙汁 加蘋果汁).

實現四個子類在抽象和行爲之間發生了固定的綁定關係,如果以後動態增加加葡萄汁的行爲,就必須再增加兩個類:中杯加葡萄汁和大杯加葡萄汁。顯然混亂,擴展性極差。

那我們從分離抽象和行爲的角度,使用Bridge模式來實現。

如何實現?
以上面提到的咖啡 爲例. 我們原來打算只設計一個接口(抽象類),使用Bridge模式後,我們需要將抽象和行爲分開,加奶和不加奶屬於行爲,我們將它們抽象成一個專門的行爲接口.

先看看抽象部分的接口代碼:


public abstract class Coffee
{
   CoffeeImp coffeeImp;

   public void setCoffeeImp() {
     this.CoffeeImp = CoffeeImpSingleton.getTheCoffeImp();
   }

  public CoffeeImp getCoffeeImp() {return this.CoffeeImp;}

   public abstract void pourCoffee();
}


其中CoffeeImp 是加不加奶的行爲接口,看其代碼如下:

public abstract class CoffeeImp
{
   public abstract void pourCoffeeImp();
}


現在我們有了兩個抽象類,下面我們分別對其進行繼承,實現concrete class:

//中杯
public class MediumCoffee extends Coffee
{
   public MediumCoffee() {setCoffeeImp();}

   public void pourCoffee()
   {
     CoffeeImp coffeeImp = this.getCoffeeImp();
     //我們以重複次數來說明是衝中杯還是大杯 ,重複2次是中杯
     for (int i = 0; i < 2; i++)
     {

      coffeeImp.pourCoffeeImp();
    }
  
   }
}


//大杯
public class SuperSizeCoffee extends Coffee
{
   public SuperSizeCoffee() {setCoffeeImp();}

   public void pourCoffee()
   {
     CoffeeImp coffeeImp = this.getCoffeeImp();
     //我們以重複次數來說明是衝中杯還是大杯 ,重複5次是大杯
     for (int i = 0; i < 5; i++)
     {

      coffeeImp.pourCoffeeImp();
    }
  
   }
}

上面分別是中杯和大杯的具體實現.下面再對行爲CoffeeImp進行繼承:

//加奶
public class MilkCoffeeImp extends CoffeeImp
{
   MilkCoffeeImp() {}

   public void pourCoffeeImp()
   {
     System.out.println("加了美味的牛奶");
   }
}


//不加奶
public class FragrantCoffeeImp extends CoffeeImp
{
   FragrantCoffeeImp() {}

   public void pourCoffeeImp()
   {
     System.out.println("什麼也沒加,清香");
   }
}

Bridge模式的基本框架我們已經搭好了,別忘記定義中還有一句:動態結合,我們現在可以喝到至少四種咖啡:
1.中杯加奶
2.中杯不加奶
3.大杯加奶
4.大杯不加奶

看看是如何動態結合的,在使用之前,我們做個準備工作,設計一個單態類(Singleton)用來hold當前的CoffeeImp:

public class CoffeeImp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CoffeeImp coffeeImp;

   public CoffeeImpSingleton(CoffeeImp coffeeImpIn)
   {this.coffeeImp = coffeeImpIn;}

   public static CoffeeImp getTheCoffeeImp()
   {
     return coffeeImp;
   }
}


看看中杯加奶 和大杯加奶 是怎麼出來的:

//拿出牛奶
CoffeeImpSingleton coffeeImpSingleton = new CoffeeImpSingleton(new MilkCoffeeImp());

//中杯加奶
MediumCoffee mediumCoffee = new MediumCoffee();
mediumCoffee.pourCoffee();

//大杯加奶
SuperSizeCoffee superSizeCoffee = new SuperSizeCoffee();
superSizeCoffee.pourCoffee();

注意: Bridge模式的執行類如CoffeeImp和Coffee是一對一的關係, 正確創建CoffeeImp是該模式的關鍵。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