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測試的小思考

線程數、請求數、響應時間與TPS。 

 這個思考來源於最近開始嘗試使用jmeter。


jmeter的線程數也就相當於loadrunner的Vuser數


如上圖,設置了50個線程也就相當於有50個用戶,10s類啓動50個,那麼1s啓動5個,設置循環2次,那麼一秒的請求數就有10次。


而TPS=腳本運行期間所有事物總數 / 腳本運行時長。它反映了系統單位時間類處理業務的能力。


所以如果把線程數的增加看作壓力的增加時,那麼分析TPS時還需考慮響應時間。開始加壓時,短時間內TPS隨壓力增加而增大,但此階段響應時間應該是變化不大的,TPS沒有達到最大值,服務器處理能力沒有飽和。

如果繼續加壓,TPS達到峯值後必定會有所下降,開始出現失敗的事物,平均響應時間也逐步增加。

而影響響應時間的還有客戶端瓶頸和網絡。


如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