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下網絡性能測試工具 iperf 的安裝和使用

好久沒寫文章,iperf 也一直有用,感覺不錯就記錄一下

說明:
OS :CentOS 6.4 x86_64
Server: 192.168.100.55
Client: 192.168.100.6

簡介:
Iperf是一個網絡性能測試工具。可以測試TCP和UDP帶寬質量,可以測量最大TCP帶寬,具有多種參數和UDP特性,可以報告帶寬,延遲抖動和數據包丟失。
Iperf在linux和windows平臺均有二進制版本供自由使用

安裝:

下載地址:iperf-2.x.x.tar.gz 

下載後解壓

tar xvf iperf-2.0.5.tar.gz
cd iperf-2.0.5
./configure
make
make install
如果編譯失敗可重新編譯:
make distclean
./configure
make&&make install

參數說明:

-s 以server模式啓動。#iperf -s
-c host以client模式啓動。host是server端地址。#iperf -c serverip

通用參數:
-f [kmKM] 分別表示以Kbits, Mbits, KBytes, MBytes顯示報告,默認以Mbits爲單位,#iperf -c 192.168.100.6 -f K
-i sec 以秒爲單位顯示報告間隔,#iperf -c 192.168.100.6 -i 2
-l 緩衝區大小,默認是8KB,#iperf -c 192.168.100.6 -l 64
-m 顯示tcp最大mtu值
-o 將報告和錯誤信息輸出到文件#iperf -c 192.168.100.6 -o ciperflog.txt
-p 指定服務器端使用的端口或客戶端所連接的端口#iperf -s -p 5001;iperf -c 192.168.100.55 -p 5001
-u 使用udp協議
-w 指定TCP窗口大小,默認是8KB
-B 綁定一個主機地址或接口(當主機有多個地址或接口時使用該參數)
-C 兼容舊版本(當server端和client端版本不一樣時使用)
-M 設定TCP數據包的最大mtu值
-N 設定TCP不延時
-V 傳輸ipv6數據包

server專用參數:
-D 以服務方式運行。#iperf -s -D
-R 停止iperf服務。針對-D,#iperf -s -R
client端專用參數:
-d 同時進行雙向傳輸測試
-n 指定傳輸的字節數,#iperf -c 192.168.100.6 -n 1024000
-r 單獨進行雙向傳輸測試
-t 測試時間,默認20秒,#iperf -c 192.168.100.6 -t 5
-F 指定需要傳輸的文件
-T 指定ttl值

使用:

  服務器端: 
  執行
  iperf -s -d 
  客戶端: 
  執行
   iperf -c 192.168.100.55 -t 20 -i 2 -d -m

結果見圖

server端:


   
client端:




參考鏈接:http://blog.chinaunix.net/uid-9185047-id-464909.html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