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電話二線和四線的概念

電話用戶通話時,從電話機傳送到程控交換機的信號是模擬信號,程控交換機經PSTN傳送的是PCM信號。對端程控交換機把PCM信號還原爲模擬信號,再送到對端用戶電話機。用戶話機送出的話音模擬信號沿二線雙向傳送,而PCM數字信號雙向傳送,發送、接收是分開的,需四線傳輸。所以,程控交換機中有二/四線轉換器,也叫二/四線混合電路。

 

所謂“二線”,指的是傳輸過程中只使用一對線;如果考慮到光纖通信,則相當於使用單芯光纖進行通信。“四線”,指的是傳輸過程中使用二對線;如果考慮到光纖,則相當於使用雙芯光纖進行通信。這是二線和四線的基本定義,與傳輸系統承載的業務無關。 

爲了便於理解,先說明幾個基本概念: 
1. 單工——信號傳輸只能單向進行。例如由A到B可以傳輸信號,反之,由B到A則不能進行傳輸。廣播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2. 半雙工——信號即可以由A到B進行傳輸,也可以由B到A進行傳輸,但是不能同時進行。也就是說,只能進行雙向不同時的通信。較常見的例子是對講機。 
3. 全雙工——信號可以雙向同時進行傳輸。也就是說,任何一個時刻,在進行A到B的信號傳輸的同時,還可以進行B到A的信號傳輸。電話就是這樣的例子。 

下面來說明爲什麼會出現二線和四線的差別。 

最早的通信系統其實是二線的,因爲傳輸的距離較近,不需要進行中繼,信道就是一根二線的電纜(再說俗一點,就是一對雙絞線。別誤解成UTP,那裏有4對雙絞線),這時候進行全雙工語音通信是毫無問題的,早期的電話交換系統就是這樣的。 

爲什麼模擬語音信號可以用二線雙向傳輸?解釋如下:
電話線上用2線傳輸雙方發送的語音信號,雙方信號在線路上疊加,但我們爲什麼在聽筒裏只聽到對方的聲音?而聽不到自己的聲音?是因爲電話機把對方的聲音和自己的聲音分開了,如何分開呢?可以用運算放大器設計一個減法電路,用從線路上接收到的信號(包括自己的信號和對方的信號)減去自己的信號,就可以把對方的信號分離出來。

後來,人們不滿足近距離的通信了,就在信道上增加了中繼器,使得傳輸距離大爲增加。最簡單的中繼器就是一個放大器(其實再複雜的中繼器也少不了放大器),但是放大器只具有單向放大功能(好像沒聽說過具有雙向放大功能的放大器,至少,自激振盪的問題就解決不了),於是,這個二線通信系統就由全雙工系統變成單工系統了。爲了保持原有的功能,人們就又增加了一條反向的單工系統,這樣就有了一條由兩個單工系統構成的全雙工系統,而原來的二線系統就變成了四線系統。 

所以,目前的大部分通信系統都是四線制的(光纖則是雙芯的),只有極少部分系統是二線制的,比如市話的用戶環路部分。 

曾經有一段時間,爲了節省長途通信幹線的架設成本,在二線上採用了分頻的方式,即某一個頻段用於A-B的信號傳輸,另一個頻段用於B-A的信號傳輸。這樣的系統,可以說是名義上的二線制,本質上的四線制。典型的例子是12路載波機。目前,仍採用這種技術的基本上是用於市話用戶環路上的“貓”,無論是ISDN還是ADSL都是這類模式。但是在長途幹線上一般來說是見不到了。

最後說明一些簡單的事實:

通信系統中,主要是以四線制的形態出現的,二線制的情況很少。但是許多人都以爲通信系統是二線制的,原因就是用戶終端基本上都顯示爲二線制的形態。其實無論什麼樣的通信,在中繼線部分都是四線制的。至於計算機通信(包括俗稱的上網),一般都是四線制的,也包括一小部分分頻的二線制(就是採用ISDN或者XDSL上網的那部分),但是,連接計算機的網卡那裏,肯定都是四線制的。 二線制和四線制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轉換(一般是語音通信),但是大部分情況下不行(不考慮名義上的二線制的情況,那種情況本質上是四線制,任何時候都可以轉換,只要有足夠的帶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