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輸入網址到網頁顯示:DNS查找與請求發送 - 瀏覽器工作原理

(本文轉自http://www.nowamagic.net/academy/detail/48110180)

上一篇文章講到了DNS過濾,那麼如何實現DNS過濾,DNS過濾具體在什麼位置呢?以下是關於瀏覽器的工作流程。

從你在瀏覽器輸入一個網址,到網頁顯示,其中背後發生了什麼呢?接下來的小節裏讓我們好好探討下這個問題。

1. 在瀏覽器裏輸入網址

2. 瀏覽器查找域名的IP地址

導航的第一步是通過訪問的域名找出其IP地址。DNS查找過程如下:

  1. 瀏覽器緩存 – 瀏覽器會緩存DNS記錄一段時間。 有趣的是,操作系統沒有告訴瀏覽器儲存DNS記錄的時間,這樣不同瀏覽器會儲存個自固定的一個時間(2分鐘到30分鐘不等)。
  2. 系統緩存 – 如果在瀏覽器緩存裏沒有找到需要的記錄,瀏覽器會做一個系統調用(windows裏是gethostbyname)。這樣便可獲得系統緩存中的記錄。
  3. 路由器緩存 – 接着,前面的查詢請求發向路由器,它一般會有自己的DNS緩存。
  4. ISP DNS 緩存 – 接下來要check的就是ISP緩存DNS的服務器。在這一般都能找到相應的緩存記錄。
  5. 遞歸搜索 – 你的ISP的DNS服務器從跟域名服務器開始進行遞歸搜索,從.com頂級域名服務器到Facebook的域名服務器。一般DNS服務器的緩存中會有.com域名服務器中的域名,所以到頂級服務器的匹配過程不是那麼必要了。

DNS遞歸查找如下圖所示:

DNS有一點令人擔憂,這就是像wikipedia.org 或者 facebook.com這樣的整個域名看上去只是對應一個單獨的IP地址。還好,有幾種方法可以消除這個瓶頸:

  1. 循環 DNS 是DNS查找時返回多個IP時的解決方案。舉例來說,Facebook.com實際上就對應了四個IP地址。
  2. 負載平衡器 是以一個特定IP地址進行偵聽並將網絡請求轉發到集羣服務器上的硬件設備。 一些大型的站點一般都會使用這種昂貴的高性能負載平衡器。
  3. 地理 DNS 根據用戶所處的地理位置,通過把域名映射到多個不同的IP地址提高可擴展性。這樣不同的服務器不能夠更新同步狀態,但映射靜態內容的話非常好。
  4. Anycast 是一個IP地址映射多個物理主機的路由技術。 美中不足,Anycast與TCP協議適應的不是很好,所以很少應用在那些方案中。

大多數DNS服務器使用Anycast來獲得高效低延遲的DNS查找。

3. 瀏覽器給web服務器發送一個HTTP請求

因爲像Facebook主頁這樣的動態頁面,打開後在瀏覽器緩存中很快甚至馬上就會過期,毫無疑問他們不能從中讀取。所以,瀏覽器將把一下請求發送到Facebook所在的服務器:

1 GET http://facebook.com/ HTTP/1.1
2 Accept: application/x-ms-application, image/jpeg, application/xaml+xml, [...]
3 User-Agent: Mozilla/4.0 (compatible; MSIE 8.0; Windows NT 6.1; WOW64; [...]
4 Accept-Encoding: gzip, deflate
5 Connection: Keep-Alive
6 Host: facebook.com
7 Cookie: datr=1265876274-[...]; locale=en_US; lsd=WW[...]; c_user=2101[...]

GET 這個請求定義了要讀取的URL: “http://facebook.com/”。 瀏覽器自身定義 (User-Agent 頭), 和它希望接受什麼類型的相應 (Accept and Accept-Encoding 頭). Connection頭要求服務器爲了後邊的請求不要關閉TCP連接。

請求中也包含瀏覽器存儲的該域名的cookies。可能你已經知道,在不同頁面請求當中,cookies是與跟蹤一個網站狀態相匹配的鍵值。這樣cookies會存儲登錄用戶名,服務器分配的密碼和一些用戶設置等。Cookies會以文本文檔形式存儲在客戶機裏,每次請求時發送給服務器。

用來看原始HTTP請求及其相應的工具很多。作者比較喜歡使用fiddler,當然也有像FireBug這樣其他的工具。這些軟件在網站優化時會幫上很大忙。

除了獲取請求,還有一種是發送請求,它常在提交表單用到。發送請求通過URL傳遞其參數(e.g.: http://example.com/test.php?id=5)。發送請求在請求正文頭之後發送其參數。

像“http://facebook.com/”中的斜槓是至關重要的。這種情況下,瀏覽器能安全的添加斜槓。而像“http: //example.com/folderOrFile”這樣的地址,因爲瀏覽器不清楚folderOrFile到底是文件夾還是文件,所以不能自動添加 斜槓。這時,瀏覽器就不加斜槓直接訪問地址,服務器會響應一個重定向,結果造成一次不必要的握手。

4. facebook服務的永久重定向響應

圖中所示爲Facebook服務器發回給瀏覽器的響應:

01 HTTP/1.1 301 Moved Permanently
02 Cache-Control: private, no-store, no-cache, must-revalidate, post-check=0,
03 pre-check=0
04 Expires: Sat, 01 Jan 2000 00:00:00 GMT
05 Location: http://www.facebook.com/
06 P3P: CP="DSP LAW"
07 Pragma: no-cache
08 Set-Cookie: made_write_conn=deleted; expires=Thu, 12-Feb-2009 05:09:50 GMT;
09 path=/; domain=.facebook.com; httponly
10 Content-Type: text/html; charset=utf-8
11 X-Cnection: close
12 Date: Fri, 12 Feb 2010 05:09:51 GMT
13 Content-Length: 0

服務器給瀏覽器響應一個301永久重定向響應,這樣瀏覽器就會訪問“http://www.facebook.com/” 而非“http://facebook.com/”。

爲什麼服務器一定要重定向而不是直接發會用戶想看的網頁內容呢?這個問題有好多有意思的答案。

其中一個原因跟搜索引擎排名有 關。你看,如果一個頁面有兩個地址,就像http://www.igoro.com/ 和http://igoro.com/,搜索引擎會認爲它們是兩個網站,結果造成每一個的搜索鏈接都減少從而降低排名。而搜索引擎知道301永久重定向是 什麼意思,這樣就會把訪問帶www的和不帶www的地址歸到同一個網站排名下。

還有一個是用不同的地址會造成緩存友好性變差。當一個頁面有好幾個名字時,它可能會在緩存裏出現好幾次。

5. 瀏覽器跟蹤重定向地址

現在,瀏覽器知道了“http://www.facebook.com/”纔是要訪問的正確地址,所以它會發送另一個獲取請求:

1 GET http://www.facebook.com/ HTTP/1.1
2 Accept: application/x-ms-application, image/jpeg, application/xaml+xml, [...]
3 Accept-Language: en-US
4 User-Agent: Mozilla/4.0 (compatible; MSIE 8.0; Windows NT 6.1; WOW64; [...]
5 Accept-Encoding: gzip, deflate
6 Connection: Keep-Alive
7 Cookie: lsd=XW[...]; c_user=21[...]; x-referer=[...]
8 Host: www.facebook.com

頭信息以之前請求中的意義相同。

至此,服務器那邊纔開始處理生成網頁的請求,這一部分下一小節繼續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