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二)--物理层

计算机网络
1 物理层
1.1 基本概念
1.1.1 机械特性
1.1.1.1 接口形状、大小,引线数目
1.1.2 功能特性
1.1.2.1 规定-5V表示0,+5V表示1
1.1.3 电气特性
1.1.3.1 规定电压范围
1.1.4 过程特性
1.1.4.1 规定建立连接时各个相关部件的工作步骤
1.2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1.2.1
1.2.2 相关术语
1.2.2.1 数据(data)
1.2.2.1.1 运送消息的实体
1.2.2.2 信号(signal)
1.2.2.2.1 数据的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
1.2.2.3 模拟信号
1.2.2.3.1 代表消息的参数取值是连续的
1.2.2.4 数字信号
1.2.2.4.1 代表消息的参数取值是离散的
1.2.2.5 码元(code)
1.2.2.5.1 代表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
1.2.2.6 信道
1.2.2.6.1 单向通信
1.2.2.6.1.1 只能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
1.2.2.6.2 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通信)
1.2.2.6.2.1 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也不能同时接收)
1.2.2.6.3 双向同时通信(全双工通信)
1.2.2.6.3.1 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1.2.2.7 基带信号
1.2.2.7.1 基本频带信号,来自信源的信号
1.2.2.7.1.1
1.2.2.7.2 如计算机到监视器、打印机等
1.2.2.8 带通信号
1.2.2.8.1 把基带信号经过载波调制后,把信号的频率范围搬移到较高的频段以便在信道中传输
1.2.2.8.1.1
1.2.3 常用编码方式
1.2.3.1 单极性不归零码
1.2.3.2 双极性不归零码
1.2.3.3 单极性归零码
1.2.3.4 双极性归零码
1.2.3.5 曼彻斯特编码
1.2.3.5.1
1.2.3.6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1.2.3.6.1
1.2.3.1 Subtopic
1.2.3.1.1
1.2.3.1.2
1.2.4 信道极限容量
1.2.4.1 数据通信干扰
1.2.4.1.1 有失真,但可识别
1.2.4.1.1.1
1.2.4.1.2 失真大,无法识别
1.2.4.1.2.1
1.2.4.2 奈氏准则
1.2.4.2.1 给出了在假定的理想条件下,为了避免码间串扰,码元的传输速率的上限值。
1.2.4.2.1.1 每赫带宽的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是每秒2个码元.
1.2.4.2.1.1.1 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 = 2W Baud
1.2.4.2.2 没有信号干扰情况下,信道的极限容量
1.2.4.3 香农公式
1.2.4.3.1
1.2.4.3.2 信道的带宽或信道中的信噪比越大,则信息的极限传输速率就越高
1.2.4.3.3 有信号干扰情况下,无差错传输速率最大值
1.2.4.1 传输限制
1.2.4.1.1
1.3 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1.3.1 导向传输媒体
1.3.1.1 双绞线
1.3.1.1.1 做成双绞线的目的是降低电磁干扰
1.3.1.1.1.1 屏蔽双绞线STP
1.3.1.1.1.1.1
1.3.1.1.1.2 无屏蔽双绞线UTP
1.3.1.1.1.2.1
1.3.1.1.2 网线制作
1.3.1.1.2.1 直通线
1.3.1.1.2.1.1 1、白橙、2、橙、3、白绿、4、蓝、5、白蓝、6、绿、7、白棕、8、棕。
1.3.1.1.2.1.1.1 568B普通网线标准
1.3.1.1.2.1.1.1.1
1.3.1.1.2.1.1.2 10M/100M只用到其中1、2、3、6线 1000M全部利用
1.3.1.1.2.2 交叉线
1.3.1.1.2.2.1 1、白绿、2、绿、3、白橙、4、蓝、5、白蓝、6、橙、7、白棕、8、棕。
1.3.1.1.2.2.1.1 568A同类设备传输网线标准
1.3.1.2 光纤
1.3.1.2.1
1.3.1.2.1.1
1.3.1.3 同轴电缆
1.3.1.3.1 50Ω同轴电缆
1.3.1.3.1.1 用于数字传输
1.3.1.3.1.1.1 多用于基带传输,也叫基带同轴电缆
1.3.1.3.1.1.1.1
1.3.1.3.2 70Ω同轴电缆
1.3.1.3.2.1 用于模拟传输
1.3.1.3.2.1.1 宽带同轴电缆
1.3.1.3.2.1.1.1
1.3.2 非导向传输媒体
1.3.2.1 微波
1.3.2.2 短波
1.3.2.3 电信领域使用的电磁波频谱
1.3.2.3.1
1.3.3 设备
1.3.3.1 集线器Hub(目前基本淘汰)
1.3.3.1.1 只起到信号放大和重发作用,其目的是扩大网络的传输范围,不具备型号的定向传送能力
1.3.3.1.2 最大传输距离100m
1.4 信道复用技术
1.4.1 频分复用
1.4.1.1
1.4.1.1.1
1.4.1.1.1.1
1.4.1.1.1.1.1
1.4.1.2
1.4.1.2.1
1.4.2 时分复用
1.4.2.1
1.4.2.1.1
1.4.2.1.1.1
1.4.2.2
1.4.3 统计时分复用
1.4.3.1
1.4.4 波分复用
1.4.4.1 实际是光的频分复用
1.4.4.1.1
1.5 数字传输系统
1.5.1 脉码调制PCM
1.5.1.1 北美标准24路(T1)
1.5.1.1.1
1.5.1.2 欧洲标准30路(E1)
1.5.1.2.1
1.5.1.3
1.6 宽带接入技术
1.6.1 ADSL接入
1.6.1.1 标准模拟电话频率为300-3400Hz,但电话线可通过的信号频率为1MHz ADSL技术就把0-4KHz的频谱留给传统电话使用,而把原来没有被利用的高端频谱留给用户上网使用
1.6.1.1.1
1.6.1.2 DMT技术
1.6.1.2.1 对上、下行数据传送通道以每信道为4kHz的宽度划分为25个上行子信道和249个下行子信道, 所以ADSL的理论上行速度为25×15×4kHz=1.5Mbps, 而理论下行速度为249×15×4kHz=14.9Mbps(以上两公式中的15为每信道采样值位数)。
1.6.1.2.1.1
1.6.1.2.1.1.1
1.6.2 光纤同轴混合网HFC
1.6.2.1
1.6.2.1.1
1.6.3 光纤到户FTTx

----脑图详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