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調函數

  所謂回調,就是客戶程序C調用服務程序S中的某個函數A,然後S又在某個時候反過來調用C中的某個函數B,對於C來說,這個B便叫做回調函數。例如Win32下的窗口過程函數就是一個典型的回調函數。一般說來,C不會自己調用B,C提供B的目的就是讓S來調用它,而且是C不得不提供。由於S並不知道C提供的B姓甚名誰,所以S會約定B的接口規範(函數原型),然後由C提前通過S的一個函數R告訴S自己將要使用B函數,這個過程稱爲回調函數的註冊,R稱爲註冊函數。Web Service以及Java的RMI都用到回調機制,可以訪問遠程服務器程序。

    下面舉個通俗的例子:
    某天,我打電話向你請教問題,當然是個難題,^_^,你一時想不出解決方法,我又不能拿着電話在那裏傻等,於是我們約定:等你想出辦法後打手機通知我,這樣,我就掛掉電話辦其它事情去了。過了XX分鐘,我的手機響了,你興高采烈的說問題已經搞定,應該如此這般處理。故事到此結束。這個例子說明了“異步+回調”的編程模式。其中,你後來打手機告訴我結果便是一個“回調”過程我的手機號碼必須在以前告訴你,這便是註冊回調函數;我的手機號碼應該有效並且手機能夠接收到你的呼叫,這是回調函數必須符合接口規範。

    通過上面個人感覺到回調更多的應用就是結合異步。比如:Ajax中js通過組件和服務器的異步通信。

  例:

       程序員A寫了一段程序(程序a),其中預留有回調函數接口,並封裝好了該程序。程序員B要讓a調用自己的程序b中的一個方法,於是,他通過a中的接口回調自己b中的方法,目的達到。在C/C++中,要用回調函數,被調函數需要告訴調用者自己的指針地址,但在JAVA中沒有指針,怎麼辦?我們可以通過接口(interface)來實現定義回調函數。

假設我是程序員A,以下是我的程序a:

[java] view plaincopy
  1. public class Caller {  
  2.   
  3.     private CallInterface callInterface;  
  4.       
  5.     public void setCallInterface(CallInterface callInterface) {  
  6.         this.callInterface = callInterface;  
  7.     }  
  8.       
  9.     public void call(){  
  10.         callInterface.method();  
  11.     }  
  12. }  
還需要定義一個接口,以便程序員B根據我的定義編寫程序實現接口。
[java] view plaincopy
  1. public interface CallInterface {  
  2.   
  3.     public void method();  
  4. }  
於是,程序員B只需要實現這個接口就能達到回調的目的了:

[java] view plaincopy
  1. public class Implementor implements CallInterface{  
  2.   
  3.     @Override  
  4.     public void method() {  
  5.         System.out.println("這是回調請求!");  
  6.     }  
  7.   
  8. }  


測試:

[java] view plaincopy
  1. public class Client {  
  2.       
  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4.         Caller caller = new Caller();  
  5.         caller.setCallInterface(new Implementor());  
  6.         caller.call();  
  7.     }  
  8. }  
輸出:這是回調請求!


對於C/C++,如果參數是一個函數指針,調用者可以傳遞一個函數的地址給實現者,讓實現者去調用它,這稱爲回調函數(Callback Function)

回調函數示例:void func(void (*f)(void *), void *p);

調用者 實現者
  1. 提供一個回調函數,再提供一個準備傳給回調函數的參數。

  2. 把回調函數傳給參數f,把準備傳給回調函數的參數按void *類型傳給參數p

  1. 在適當的時候根據調用者傳來的函數指針f調用回調函數,將調用者傳來的參數p轉交給回調函數,即調用f(p);

以下是一個簡單的例子:實現了一個repeat_three_times函數,可以把調用者傳來的任何回調函數連續執行三次。

 回調函數:

/* para_callback.h */
#ifndef PARA_CALLBACK_H
#define PARA_CALLBACK_H

typedef void (*callback_t)(void *);
extern void repeat_three_times(callback_t, void *);

#endif
/* para_callback.c */
#include "para_callback.h"

void repeat_three_times(callback_t f, void *para)
{
     f(para);
     f(para);
     f(para);
}
/* main.c */
#include <stdio.h>
#include "para_callback.h"

void say_hello(void *str)
{
     printf("Hello %s\n", (const char *)str);
}

void count_numbers(void *num)
{
     int i;
     for(i=1; i<=(int)num; i++)
	  printf("%d ", i);
     putchar('\n');
}

int main(void)
{
     repeat_three_times(say_hello, "Guys");
     repeat_three_times(count_numbers, (void *)4);
     return 0;
}

一般參數類型都是由實現者規定的。而本例中回調函數的參數按什麼類型解釋由調用者規定對於實現者來說就是一個void *指針,實現者只負責將這個指針轉交給回調函數,而不關心它到底指向什麼數據類型。調用者知道自己傳的參數是char *型的,那麼在自己提供的回調函數中就應該知道參數要轉換成char *型來解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