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基亞虧損源於忘記自己是誰

諾基亞虧損源於忘記自己是誰(2009-12-07 09:51:00)

轉至磐石之心blog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b688160100fud3.html?tj=1

諾基亞虧損源於忘記自己是誰

作 者:磐石之心
    摩托羅拉從24%的市場份額,全球第二的排名降至當前7%的份額,退出全球手機前五名。接着,諾基亞在2009年第三季度獲得了首份虧損財報。除了摩托羅拉與諾基亞外,我們還看到索尼愛立信的衰敗,以及三星和LG的崛起。

爲何曾經風靡一時,擁有大量核心技術的歐美手機企業開始走下坡路?手機市場之爭的焦點到底在哪裏?

諾基亞重蹈摩托羅拉覆轍

摩托羅拉之所以會出現份額和利潤雙雙下滑的悲慘局面,最主要的原因是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摩托羅拉企業自身機構臃腫、運營成本居高不下,導致企業無法快速針對市場變化推出產品;其次,摩托羅拉失去了發展智能手機的重大機遇,一直固守RAZR不創新。

而諾基亞虧損的主要原因也是這兩個方面。作爲一家歷史最悠久的歐洲手機企業,諾基亞這家企業已經可以算得上是老牌企業,因此機構臃腫必然導致企業效率低下。諾基亞遲遲沒有推出觸屏手機,這讓蘋果看到了機會,一款iPhone手機直接衝擊了諾基亞在智能手機市場的絕對優勢。

當諾基亞想起來開發S60第五版觸屏操作系統來應對的時候,蘋果、palm、谷歌均迎頭趕上,這讓諾基亞倉促開發的S60第五版產品不再有人稀罕,5800的售價也迅速從5000多元,直接降至2000元以下。

如果說摩托羅拉固守RAZR讓消費者失去興趣,對智能手機不敏感導致搶佔智能的機會,那麼諾基亞的傲慢和慵懶,喪失了發展觸屏手機的機會;不停的變換型號,卻不更改手機外型和內容,這讓諾基亞手機不再保值,用戶開始有種被欺騙的感覺,因此高端智能機銷量減少,利潤自然下滑。

看不清自己的定位

手機產業鏈其實可以分爲幾個部分,一、手機制造;二、操作系統;三、移動互聯網公司;四、運營商;我個人認爲一家企業應該在產業鏈中找準自己的位置,只有做好了定位才能夠獲得發展,並不是整個產業鏈都要做就是正確的,有時候往往會因爲自身的多元化而喪失了機會。

摩托羅拉曾經有linux智能手機操作系統,而且多年來一直致力於該智能手機的研發。因此,摩托羅拉在2007年之前很少採用其他智能操作系統。摩托羅拉認爲自己有能力利用Linux平臺對抗其他智能操作系統,可惜由於Linux天生的侷限以及摩托羅拉自身的能力問題,第三方客戶端軟件較少,導致Linux並不能給其帶來良好的市場,最終不得不放棄,轉而投入windowsmobile懷抱,而這個時候三星、LG、HTC在windows平臺上已經積累了用戶和口碑。慌不擇路的摩托羅拉,緊接着又開始宣佈要靠android突圍。

諾基亞作爲全球最大的手機製造商,他不甘願做終端,他希望通過數億部諾基亞手機來銷售增值服務,推出OVI互聯網戰略。諾基亞此舉看似沒有問題,因爲蘋果也是一家手機和增值服務都在實施的企業,並實現了以手機賣服務,通過服務賣手機的優秀盈利模式。

但是諾基亞這一步卻非常有問題。首先,諾基亞是一家手機製造商,他並不具備搞互聯網的經驗和實力;其次,symbian平臺已經趨於老化,無法應對PC與手機融合的大趨勢。雖然全資收購了symbian的股份,但是S60平臺這些年並沒有多少改變,也沒有大的創新。這無疑讓用戶感到審美疲勞。

而三星、LG、HTC卻知道他們不擅長做互聯網,他們就是手機製造商,所以他們不排斥任何操作系統,以機海戰術迅速的超越定位不清的摩托羅拉。筆者也曾建議諾基亞放下架子,推出Android、windowsmobile的機器,認清自己就是一家手機企業的定位,這種專注一定會帶來市場轉機。

手機市場未來格局

有消息稱,諾基亞正在研發新一代智能操作系統以應對來自windowsmobile、蘋果、android的競爭,希望將S60劃爲低端智能平臺,而高端平臺則採用新的操作系統。諾基亞此舉能否扭轉頹勢?

筆者認爲,諾基亞此舉無疑會將其拖入一個更深的泥潭,讓其無法抽身。手機市場未來將向PC市場一樣,專注芯片的intel、AMD負責芯片製造,而專注軟件的微軟負責操作系統,分工清晰,如果說惠普去做操作系統,這很明顯是錯誤的。

同樣,手機行業也是如此。除了蘋果這家例外的公司,封閉的模式外。Windowsmobile、android都將加速手機制造的PC化,諾基亞搞一個新的操作系統,如果採取封閉的模式,那麼他的對手只有強大的蘋果,而蘋果依靠的並不是簡單的手機質量和品質,而是FANS的力量,而這種力量讓用戶甘願爲蘋果的音樂、遊戲來掏腰包,也可以說蘋果培養了一批願意通過手機付費買服務的用戶。

我們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手機市場,微軟、谷歌將擔當操作系統製造商的角色,而諾基亞、三星、摩托羅拉都是手機製造商,他們不要希冀去搞操作系統或者服務賺錢,因爲他們沒這個能力;而蘋果這家與衆不同的公司卻可以做到“用手機賣服務,用服務賣手機”;至於中國的手機企業,也不要希冀去靠服務賺錢,緊跟運營商步伐,堅定手機製造商的角色,將產品做好,最後能獲得大品牌的代工訂單,這也是一種生存方式。

再來看運營商。中國移動希望去玩移動互聯網,無論飛信、mobilemarket、139.com都是在嘗試,運營商能否做好移動互聯網,能否依靠這些獲得真金白銀呢?還是那句話:運營商雖然有錢,但是不夠專注,做移動互聯網還是要靠互聯網公司。騰訊、新浪、搜狐、網易、空中、3G門戶們纔是移動互聯網行業的主體。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