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I 動態緩存技術

任何一個Web網站的內容都是在不斷更新和變化,但這並不意味這這個網站的內容就是動態內容,事實上,動態的內容是指用戶每次點擊 相同的鏈接時取的的內容是由Web服務器應用程序生成的,如常見得ASP,JSP等,與此相對應,靜態內容一般就是指由文本、圖像和多媒體組成,在用戶每 次單擊相應鏈接時基本保持不變。現在解決動態內容緩存的最新技術就是通過ESI技術來設計網站的內容。
    ESI技術工作原理
    動態生成的內容能爲用戶帶來豐富精彩的頁面,網站開發者也可以更容易和更靈活地控制相關的內容,但在享受這些便利的同時,也增加了 網站數據庫和應用服務器的處理壓力的。當網站的訪問量增大後,硬件和數據庫的投資是非常巨大的,即使如此,仍然有可能導致頁面的嚴重延遲甚至訪問失敗。
    用戶訪問動態生成的內容速度慢的根本原因在於動態生成的內容需要經過一個複雜的過程,首先,根據用戶請求的不同將用戶的請求分配 到應用服務器相應的軟件模塊中,軟件模塊必須通過運算決定需要從數據庫中提取什麼樣的數據給用戶,然後再從數據庫中提取出相應的數據按照定義的格式傳給用 戶。這些冗長的過程導致用戶訪問速度變慢,同時增加了服務器的負載。
    在實際環境中,一個動態生成的頁面,當中可能只有少量的內容是頻繁變化的或是個性化的,對於傳統的Cache服務器來說,爲了能 夠保證頁面的時效性,卻由於頁面中這些少量的動態內容而無法將整個頁面進行緩存。ESI(Edge Side Include)通過使用簡單的標記語言來對那些可以加速和不能加速的網頁中的內容片斷進行描述,每個網頁都被劃分成不同的小部分分別賦予不同的緩存控制 策略,使Cache服務器可以根據這些策略在將完整的網頁發送給用戶之前將不同的小部分動態地組合在一起。通過這種控制,可以有效地減少從服務器抓取整個 頁面的次數,而只用從原服務器中提取少量的不能緩存的片斷,因此可以有效降低原服務器的負載,同時提高用戶訪問的響應時間。
    ESI是一種簡單的標識語言,開發人員可以使用它標誌內容片斷以便通過相應的Cache服務器來加速緩存。同時ESI還定義了一 套內容效驗標準,可以實現原服務器對Cache服務器中緩存內容的管理,提高了網站對內容的控制能力。CDN網絡也可以利用在分佈全國各地的節點中安裝支 持ESI的Cache服務器來提供對網站動態內容提供CDN服務。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