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PM,和傳統行業PM本質上的不同在哪?

圖片描述

本質區別在於思維方式。

首先,闡明他們兩個在職業屬性上的共同點:滿足需求。產品經理的工作核心在於挖掘需求後滿足需求,在此基礎上實現雙方共贏。

而區別在於滿足誰的需求,傳統行業產品經理(以下稱爲A)滿足的是客戶的需求,他的每一項工作都具有極強的目的性和針對性,換而言之,每個客戶的需求得到滿 足之後都是需要對產品付費的。於是,在結果導向的驅動下,A想把產品做好的思維模式就是滿足他,滿足他她,滿足他她它。互聯網產品經理(以下稱爲B)滿足 的是用戶的需求,他的工作每天都要思考ROI,因爲用戶較於客戶來講,最大的特點在於他們可以免費享受產品服務,不僅如此,他們還可以在享受服務之後自由 傳播對產品的看法,這一特質使得B的思維模式更加註重目標用戶的細分,他會將絕大部分精力置於目標用戶的種子和中間部分(不太注重專家用戶)的需求挖掘工 作。於是,B想把產品做好的思維模式就會是滿足他她它,滿足他她,滿足他他他…

這種思維模式的不同將在根本上影響AB的工作內容,產品的設計模式,甚至是企業的商業模式。

上面是對本質區別的分析,當然,AB間還存在一些硬性的,固化的,但是可通過時間與經驗去適應的區別:

1.遵守流程與擁抱變化

A一般會處於某個鏈條下工作,強調在已有成熟流程基礎上按照計劃去實現目標。

B的工作沒有常態,非要說常態的話那就是變化,需求變化,數據變化,項目管理變化,運行需求變化,行業環境變化甚至是bu……,這一切都導致他每天都在處理變化,在變化中作出預判。

2.謹慎開車與唯快不破

A所負責的每一次產品發佈都需要經過相當嚴格的流程考驗,需求分析,產品設計,產品製造,產品測試,產品量產,產品上市,每一步都會嚴格按照schedule中的交付清單執行,否則,將會給企業帶來無法計算的後果,比如大衆,豐田的召回事件。

B 經常犯錯,但他卻不會因此害怕犯錯,因爲隨着經驗的積累,他的犯錯成本會越來越低,並且ROI會越來越大。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在瞬息萬變的互聯網時代 (是不是該說物聯網或者AI時代了-_-#),版本的迭代週期要快很多,B需要通過這種方式去試錯,去挖掘用戶真實想法,去驗證用戶實際做法,去不斷糾正 產品策略,比如MVP test,A/B test,目的就是爲了和用戶不斷接觸,畢竟好產品,用戶造。(套用下用戶參與感的邏輯,哈哈)

3.你買我賣與免費體驗(別人爲你買單)

客戶與用戶在人物屬性上的本質區別決定了AB不能使用同一個價值觀去設計其產品的商業模式。A的商業模式,我們刨除跑馬圈地,抱團取暖,平臺資源共享,供應 鏈優化等等手段去分析,迴歸本質其實就是你買我賣:我給你產品,你付我money。而B的商業模式卻表現出多樣化,拿度娘來說,我們使用它的搜索服務,雖 然沒有直接支付報酬,但它卻能利用廣告植入,點擊付費,競價排名賺的盆鉢滿盈;拿鵝廠來說……拿阿里來說……拿美團來說……拿去哪兒來說……它們成熟的商 業模式背後都有一個非常必要的前提條件:龐大的用戶基數。這也使得B會非常注重產品的用戶體驗帶來的口碑傳播,非常注重核心需求的滿足帶來的留存率,非常 注重產品可玩性帶來的活躍度。

附上互聯網產品經理資料:

1、產品經理視頻教程,內含大量產品視頻教程(axure 教程之Axure RP7.0從入門到精通 ,網易產品經理課程等)。

2、產品經理網站導航,內含產品互聯網產品經理常用網址。

3、移動產品經理入門,希望大家在下載資料的同時也能把隨手看到的好文章好資料共享出來給更多人使用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