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SEO之頁面優化

轉自:SEO每天一貼

連續幾篇帖子談移動搜索優化問題,不過談的較多的是PC和移動兩個版本怎樣適配,以及獨立URL移動站和自適應移動站怎樣取捨的問題,移動頁面上具體怎麼優化說的比較少。這篇討論移動頁面的SEO。

大部分PC端頁面優化技巧依然適用

關鍵詞研究、網站架構和URL設計、頁面關鍵詞佈局、文案寫作、導航及內部鏈接系統設計等大部分PC版網站優化技術依然適用。沒必要把移動頁面優化當成一個和PC頁面優化完全不一樣的技術,說到底,爲搜索用戶提供高質量內容的目標是一樣的,只不過需要考慮手機用戶的特殊用戶體驗需求。目前的移動搜索排名就是PC搜索排名加上移動因素進行一些調整。

下面談談移動頁面特殊的地方。獨立URL的移動站和自適應設計的移動站都適用。獨立URL和自適應選擇哪個,請參考百度移動搜索優化帖子

做好自主適配

如果是獨立URL的移動站,首先做好自適配。手機用戶訪問了PC版,自動轉向到移動版URL。PC用戶由於某種原因訪問了移動URL,自動轉向到PC版URL。這個轉向百度建議用301,Google用301、302都可以。

自適應設計也要檢測用戶瀏覽器類型,返回不同版本。百度建議自適應頁面加上這行代碼,告訴百度這個URL適用於PC和移動版本:

<meta name=”applicable-device” content=”pc,mobile”>

不過百度也不一定認可這個標籤。SEO每天一貼做自適應已經一個半月了,也加了上面的meta標籤,但百度至今也不認,還在給本博客轉碼。

頁面是否方便手機用戶瀏覽、點擊?

這是個用戶體驗問題,而用戶體驗是現在SEO,尤其是移動SEO的重要內容之一。包括很多細節,如:

  • 字體是否夠大?如果字體太小,用戶需要放大才能閱讀,顯然談不上移動友好。
  • 上下滑動頁面一般是必要的,但需要左右滑動頁面才能看全內容,在手機上是很不方便的。
  • 是否有大面積廣告?在PC頁面上,大量廣告就夠討厭的了,在手機上簡直就沒法忍了。
  • 導航和內容中的鏈接是否容易點擊?按鈕是否足夠大?字距、行距是否足夠?不要低估了用戶們手指頭的粗度。手機頁面廣告點擊率大大超過PC端,不是因爲手機用戶喜歡廣告,而是誤點的太多了。
  • Title不要太長。PC搜索結果中頁面標題可以顯示20多個字,在移動搜索結果中,這麼長就被顯示成兩行了,雖然佔的地方大了,但其實視覺上比較亂,反而不明顯。
  • 購物或其他功能是否夠簡單?在手機上填寫表格比在電腦上難多了。
  • 手機橫豎方向變化時,頁面是否自動調整顯示寬度?

頁面內容是否能正常訪問?

Flash在很多手機上打不開,比如賣腎都要買的iPhone早就不支持Flash了。複雜的JS效果也可能導致頁面內容在手機上根本不能顯示。想要被搜索引擎讀取的內容和鏈接不要放在JS或Flash中,就算用戶手機能顯示,搜索引擎也不一定能解析出來。

頁面是否彈窗強制APP下載或用戶登錄後才能看到內容?這是百度冰桶算法主要打擊的對象。

還要注意不要用robots文件禁止搜索引擎蜘蛛抓取CSS、JS和圖片等外部文件,不然搜索引擎蜘蛛可能無法判斷頁面佈局,甚至無法正常訪問內容。

頁面打開速度

百度現在給出的參考數字是,頁面在手機上需要3秒之內打開,不然用戶就跑了。以前給的數字是4秒。除了主機速度、帶寬等,打開速度也和下面的內容精簡有很大關係。

非主體內容、功能大幅精簡

PC版頁面經常看到兩三行頂部導航,這在手機上就沒法看了。通常手機版本要大幅刪減導航系統,包括頂部導航、麪包屑和側欄導航。即使保留完整主導航,也得摺疊起來,用戶點擊時再打開。如果要顯示頂部導航,最多5、6個就差不多了。

同樣,廣告、頁腳、相關文章、Tag鏈接等PC頁面上常見的內容,能刪則刪,手機上很難容得下這些內容。同時,刪減這些內容頁可以使頁面HTML代碼大幅減少,提高頁面打開速度。

使用CSS可以隱藏導航等內容,但會產生冗餘代碼。如果需要隱藏的比較多,不如直接從HTML代碼中刪除,減小頁面文件。

刪除、縮小、壓縮圖片,提高打開速度。刪除沒有十分必要的功能。

本地查詢詞

由於使用場景的特性,移動搜索有更強地域性。在手機上搜索吃喝玩樂、旅遊、地圖、路線、天氣等的用戶數量很大,做移動SEO時,更要關注地名+主查詢詞這種搜索,如“北京飯館”,“中關村酒吧”之類的詞。

頁面針對特定地理位置時,比如頁面就是關於“王府井酒店”的,百度建議使用地理擴展meta標註省市名稱,甚至具體座標。

先寫這麼多,肯定有漏掉的,以後想起來再補充。好久不寫博客,都有些不適應了。

最後補一句,我感覺最近兩星期,百度也進行了類似Google天劫算法的移動搜索算法更新,不移動友好的頁面在移動搜索中排名有下降趨勢。

作者: Zac@SEO每天一貼
版權屬於: 中新虛擬主機
版權所有。轉載時必須以鏈接形式註明作者和原始出處及本聲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