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1120數據流解釋

現在來解釋下BT.1120接口數據流,在本文最後一張圖是數據流的整體圖,前面是分部分介紹。

 

考慮到每一行都存在300mV的行同步信號,不管在活動圖像或標準測試信號中都是冗餘部分,所以沒必要每次取樣和量化,可僅以“0~3”這4個碼字來表示有效掃描開始,稱之爲“有效視頻起始標誌”Start of Active Video,SAV)。同樣,用第“1020~1023”這4個碼字來表示有效掃描結束,稱之爲“有效視頻結束標誌”End of Active Video,EAV),“SAV”與“EAV”爲定時基準碼

注— EAV和SAV中(F/V/H)的值反映F、V和H比特的狀態;該值以F、V、H組成的3比特字用二—十進制記數(BCD)表示(F對應MSB,H對應LSB)。例如,數值3代表的比特爲F=0、V=1和H=1。數值1代表組成的比特爲F=0、V=0和H=1。

每個定時基準碼由4個字的序列組成,字內的比特分配在下表中給出。前3個字爲固定前綴,第4個字運載的信息定義出場識別(F)、場/幀消隱期(V)和行消隱期(H。8比特系統中,只使用比特序號9至2的8個比特。(注第4字的P3-P0爲保護比特,後文提到)

比特F和V與數字行起始處的EAV同步地改變狀態。

注—第 1 數字場/段消隱是指第 1 場/段中有效圖像之前的場/段消隱期,第 2 數字場/段消隱是指第2 場/段中有效圖像之前的場/段消隱期。

如表所示,保護比特P0至P3的值取決於F、V和H的值。這種安排可以使接收器上能糾正1比特誤碼和檢知2比特誤碼,不過如表所示,這只是針對前8個高位比特。

注— 所應用的誤碼糾正提供DEDSEC(2比特誤碼檢知,1比特誤碼糾正)能力。如果檢知表中用“−”表示的接收比特,指明發生了一個不能糾正的誤碼。

行號數數據由指明行號數的兩個字組成。行號數數據的比特分配如上表所示。行號數數據的位置應緊接在EAV之後。

L0(LSB)-L10(MSB):二進制碼的行號數。R:保留(置0)。

誤碼檢測碼爲循環冗餘校驗碼(CRC),用以檢測有效數字行、EAV和行號數數據中的誤碼,它由兩個字組成,決定於下列多項式發生器式子:

 

EDC(x)=x^18+x^5+x^4+1

 

校驗碼的初始值置0,計算起始於數字有效行的第一個字,結束於行號數數據的末一個字。計算兩個誤碼檢測碼,一個用於亮度數據(YCR),一個用於色差數據(CCR)。誤碼檢測碼的比特分配如上表所示。誤碼檢測碼的位置應緊接在行號數數據之後。

YD0-YD1919:數字亮度數據Y

CBD0-CBD959 :數字色差數據Cb

CRD0-CRD959:數字色差數據Cr

這樣我們就解釋了BT.1120數據流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