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學習第二天----物理層、數據鏈路層

ps:學習計算機網絡,是因爲即將畢業做測試,想有個大致的瞭解,所以不夠深入,請見諒羅害羞



一、物理層:

物理層是爲了解決連接計算機的各種傳輸媒體上傳輸比特流,而不是具體的傳輸媒介。

計算機網絡中存在各種硬件和傳輸媒體以及還存在各種傳輸手段,物理層的作用就是屏蔽掉這些差異,讓數據鏈路層感受不到這些差異。


二、物理層的主要任務是確定與傳輸媒體有關的接口特性,這些特性如下:

1.機械特性:指明所連接接口的尺寸、引腳數目和排列方式等。平時常見的接插件都有嚴格的標準化的規定。

2.電氣特性:指明在接口電纜的各線上的電壓範圍

3.功能特性:指明某一電平上出現的某一電壓的意義。

4.過程特性:不同功能的各種可能的出現順序。

數據在計算機中採用並行傳輸,而在通信線路上採用串行傳輸(出於經濟目的),因此物理層還要完成傳輸方式的轉換。

ps:因爲非專業人員,所以物理層學習到此爲止,重點在後面



三、鏈路層

第一部分:點對點通信ppp

1.鏈路與數據鏈路

鏈路:結點與相鄰結點的一端物理線路。

數據鏈路:在物理線路上進行通信時,還必須要一些通信協議來控制數據的傳輸,把實現這些協議的硬件和軟件加在物理線路上就形成了數據鏈路。一般通過網絡適配器來實現。


2.點對點信道的數據鏈路層的協議數據單元-------幀

數據鏈路層把網絡層交下來的數據構成幀發送帶鏈路上,以及將接受到的幀中的數據傳輸給網絡層。在因特網中,網絡層的協議數據單元式IP數據報(簡稱數據報,分組或包);


3.數據鏈路層的協議有很多種,但主要有三個問題是相同的:

封裝成幀,透明傳輸,差錯檢測

a.封裝成幀(framing)

封裝成幀就是給數據段添加上首部和尾部,這樣就構成了幀。


MTU : maximum transfer unit最大傳輸單元

每一種鏈路層協議都會規定幀中數據部分的最大長度。

如果幀發送過程發生異常,接收端會根據是否有完整的首部和尾部來決定幀是否完整,如果完整,則收下,否則丟棄。

SOH:start of header爲十六進制的01(二進制的00000001)

EOT:end of transmission爲十六進制的04(二進制的00000100)


b.透明傳輸

如果傳輸的數據爲文本文件時,可以直接使用SOH,EOT。

但是如果是計算機程序或者圖像等數據,就會出現某個子節的二進制代碼剛好和SOH,EOT相同,這樣就會導致錯誤的判斷幀結束,因此採用字符填充或者字節填充,在SOH和EOT前面加上轉義字符ESC,如果轉義字符剛好也出現,就在它前面再加一個轉義字符。因此,如果接收到兩個轉義字符,就刪除前面那一個。



c.錯檢測

已由OSI的鏈路層採用可靠傳輸變爲將確認和重傳機制放在運輸層的TCP討論。


適配器:其實可以理解爲網卡。適配器與局域網之間通過雙絞線或者光纖進行串行傳輸,而適配器與計算機之間通過總線進行並行傳輸。

四、以太網:

當前局域網採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協議。

1.以太網採用的是無連接的工作方式,盡最大努力發送,而無需接收方確認。對於丟失或者缺損的幀,由上層的TCP決定是否重新發送,即使重新發送了,以太網並不會意識到是重發,仍會當做是新幀。

2.以太網發送的數據都是採用曼徹斯特編碼的信號


1:前低後高

0:前高後低

3.以太網是總線型網絡,採用csma/cd協議

多點接入,載波監聽,碰撞檢測


ps:明天繼續,一邊實習一邊看書,實在是有點累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