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敏

 

張瑞敏,男,漢族,1949年1月5日出生,山東省萊州市人,高級經濟師,1995年獲中國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現任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中央候補委員。1984年,張瑞敏由青島市原家電公司副經理出任青島電冰箱總廠廠長。他確立了“名牌戰略”,帶領員工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創造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奇蹟。24年來,海爾集團已由一個虧空147萬元的集體小廠,發展成爲2007年全球營業額1180億元的中國家電第一品牌,並在全世界獲得越來越高的美譽度。2008年3月,海爾第二次入選英國《金融時報》評選的“中國十大世界級品牌”。

  在管理實踐中,張瑞敏將中國傳統文化精髓與西方現代管理思想融會貫通,“兼收幷蓄、創新發展、自成一家”,創造了富有中國特色、充滿競爭力的海爾文化。從“日事日畢、日清日高”的OEC管理模式,到每個人都面向市場的市場鏈管理,到“人單合一”的發展模式,再到卓越運營的商業模式, 張瑞敏在企業管理上的不斷創新贏得了世界管理界的高度評價。到目前爲止先後有美國的哈佛大學和南加州大學,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法國的歐洲管理學院、日本神戶大學等商學院共做了十六個案例,涉及企業兼併、財務管理、企業文化等方面,特別是頗具權威的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爲海爾做的“市場鏈”案例已被納入歐盟案例庫。信息化時代,海爾開始了信息化流程再造,着力打造卓越運營的商業模式,被管理界稱爲是“海爾的信息化革命”。
  1997年張瑞敏榮獲《亞洲週刊》頒發的“1997年度企業家成就獎”;1999年,在英國《金融時報》評選的“全球30位最具聲望的企業家”中,張瑞敏排名第26位;2002年9月,張瑞敏榮獲國際聯合勸募協會設立的“全球傑出企業領袖獎”和“最佳捐贈者獎”,是國內唯一獲此殊榮的企業家。2004年8月美國《財富》雜誌選出“亞洲25位最具影響力的商界領袖”,張瑞敏排名第6位,是入選的中國大陸企業家中排名最靠前的。2005年11月,英國《金融時報》評出“全球50位最受尊敬的商業領袖”,張瑞敏榮居第26位,是唯一一位上榜的中國企業家。
  他是中共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代表,2001年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爲中共第十六屆、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
  張瑞敏的目標是使海爾成爲世界名牌。據全球權威消費市場調查與分析機構EUROMONITOR最新調查結果顯示:按銷售額統計,海爾集團目前在全球白色電器製造商中排名第四,按品牌銷量統計,海爾已躍升全球第二大白色家電品牌。2006年,在《亞洲華爾街日報》組織評選的“亞洲企業200強”中,海爾集團連續第四年榮登“中國內地企業綜合領導力”排行榜榜首。海爾已躋身世界級品牌行列,其影響力正隨着全球市場的擴張而快速上升。 張瑞敏和他的同事們已經把一個集體企業變成國際知名的跨國企業,並且他們正在通過流程機制的建立和卓越商業模式的打造,創造和滿足全球用戶需求,使中國在世界市場舞臺上有了真正優良的企業形象。他們會以持續的創新豐富這種形象,爲振興民族工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最”
  最成功的經驗以變制變,變中求勝
  最深刻的教訓永遠兢兢業業,永遠如履薄冰
  最大的遺憾很多別人想做而沒做到的事,我們做成了,但也有很多我們想做的事卻無法做成
  最重要的轉折1984年,由青島家電公司副經理改任青島電冰箱總廠廠長
  影響最大的一本書德魯克的管理著作
  影響最大的一個人傑克·韋爾奇

海爾集團CEO
  “海爾現象”讓國人爲之感奮,同時也觸發了海內外傳媒對“海爾真相”的深層次探究與揣度。
  1949年1月生於青島。“文革”中屬“老三屆”,“頂班”父親當了工人。歷任班組長、車間主任、廠長、家電公司副總經理。1984年接手海爾。初到任時,爲了借錢給工人過春節,與有錢的朋友豪飲,大醉。這年春節,工人領到了工資,每人還有5斤魚。
  1984年,張瑞敏第一次出國。
  80年代中期,張瑞敏爲海爾確定的主導方向是:“爲創國際名牌而出口。”
  出奇終於使張瑞敏制勝。如今,海爾產品已全線進入美、德、日、法、澳等經濟發達國家。電冰箱在德、美是亞洲出口第一;洗衣機出口日本第一,空調器出口歐盟第一。在大規模出口發達國家的影響下,發展中國家的市場迎刃而解,經銷商紛紛上門爭奪海爾產品的經銷權。
  1997年2月,世界最大的家電博覽會在德國科隆舉行,海爾佔了中國展位的一半。“引起轟動的不是這件事,而是我們在會上向12個國家的經銷商頒發海爾產品專營證書。”張瑞敏說起當時的情景時不無興奮,“在照相留念時,我們坐在前排,幾十個外國經銷商手持專營證書,站在後面。”
  連一位中央領導在海爾看到這幅照片時也感慨不已:“不要看中國人在前面坐着,坐着才意味着真正站起來。”
  張瑞敏對於組織的運作是超乎尋常的熱情與關注。
  他說:“中國從80年代初引進日本的管理,但並不成功,重要之點是隻注重形式,忽視了思想和內容。”
  當年,他第一個掄起鐵錘,砸爛質量有問題的冰箱,轟然砸醒了員工:有缺陷的產品就是廢品。
  他的海爾創造了OEC管理法(Overall every control and clear):全面地對每人、每天、每件事進行控制和清理,“精細化,零缺陷”。
  他還認爲,管理中國企業只能用中國式的管理模式。他制定的公式是:日本管理(團隊意識和吃苦精神)+美國管理(個性舒展和創新競爭)+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管理精髓=海爾管理模式。
  他把實現管理的“最高層次自主管理”作爲自己的目標,說:“海爾的管理並不是爲了達到某個數字標準,而是提升整個企業的凝聚力,增強每個職工的責任感。”
  1995年5月,成立近80年的松下電器公司首次來中國交流。這家公司的參事薄信興聽了海爾的企業文化介紹,參觀了空調器廠。使他大爲震驚:“在海爾這樣的企業介紹松下的管理,我感到緊張和信心不足……松下得加油幹,不然就趕不上海爾了!”
  都說,海爾的成功是因爲有了一個張瑞敏。而瞭解海爾的人往往又有一個相同的結論:只要張瑞敏在海爾,海爾就儘可放心。張瑞敏說:“並非如此。我在海爾與海爾一定健康發展不能簡單劃等號。你可能把企業做上去,你又可能把它做垮,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種事例不單中國,在世界上也舉不勝舉。 一着不慎,企業就可能垮在自己手上。”
  對於張瑞敏,工商界有三個疑問:一、張是“老三屆”加上三年業餘學習,沒有學院派背景,哪來的現代企業管理知識和超人的智慧?二、與有頗多微詞的諸多企業領導人大相徑庭,張在上下內外,人緣極佳,幾乎是沒有爭議的人物,是不是有點不可思議?三、張也是八十年代創業,九十年代崛起,好多人都倒下了,爲什麼張這麼穩,這麼“長壽”?
  張瑞敏自稱讀了不少書,是企業家中少有的“飽學之士”。自稱還寫得一手好文章,邏輯嚴謹,文字頗佳。“海爾是海”——張瑞敏曾以此爲題著文。
  外界評論,海爾到美國去風險太大,張瑞敏則迴應,"如果不去風險更大!"

市場是每個人的上級 張瑞敏管理箴言100句
  1、管理者要是坐下,部下就躺下了。
  2、管理就是行動。
  3、管理就是樹立榜樣。
  4、高層管理不等於高高在上。
  5、管理者必須進行問題管理,而不是危機管理。
  6、幹部怕的就是不知道自己怕什麼。
  7、沒思路的領導不想互動,沒控制力的領導不敢互動。
  8、幹部怎樣對待問題?要100%地落實責任,即“見數也見人”的原則。每個1%的問題都可以轉化爲100%的責任,100%的責任人。
  9、幹部怎樣對員工?創造一個充滿活力的氛圍。
  10、幹部怎樣對市場?創與闖。既要創新、創造;又要有闖勁、衝勁。
  11、幹部怎樣對待管理?悟性和韌性。
  12、幹部的目標:做超級領導,即你的領導水平達到了能夠讓下屬在沒有領導的時候仍能夠正常工作。形成有活力的員工,有合力的組織。
  13、幹部是事業成敗的關鍵。
  14、如果你或你的部門沒有了上升的空間,也將失去生存空間。
  15、終端的問題就是領導的問題。
  16、看不出問題是最大的問題。
  17、重複出現的問題是作風上的問題。
  18、部下素質低不是你的責任,但是不能提高部下的素質是你的責任。
  19、觀念不變原地轉,觀念一變天地寬。
  20、管事先管人,管人帶作風。
  21、漸進就是守舊。所以經營理念創新,就要反漸進,必須一步到位。
  22、不只做一顆螺絲釘,要經營一部機器。
  23、先畫靶子再打槍。
  24、特殊論就是給問題放行。
  25、“立刻辦”是奔着有預算的目標立刻辦;“想想看”是沒有預算的閉門造車。
  26、開發的是市場而不是產品。
  27、市場目標的確定不是以個人能力爲限,而是以用戶滿意度爲準。
  28、對市場目標的確定就是以在市場上有競爭力增值爲標準。
  29、帶動全球經濟增長的火車頭減速並不意味着所有的車廂都減速。
  30、零增長不等於零需求。
  31、有效供給才能創造出市場。
  32、海爾人只有創業沒有守業。
  33、海爾國際化戰略能否成功,主要是靠每一個海爾人的國際化,有了每一個人的國際化才能保證海爾集團的國際化。
  34、企業競爭力的實現取決於創新的細胞——SBU。
  35、企業核心競爭力就是獲取用戶資源的能力。
  36、一個企業的競爭力是看一個企業的員工是增值的資產還是負債。
  37、要以秒爲計算單位。
  38、客戶的要求不等於客戶的需求。
  39、造勢產品輸入的是用戶的需求,輸出的是用戶的滿意。
  40、企業一旦站立到創新的浪尖上,維持的辦法只有一個,就是要持續創新。
  41、要持續造勢,就要把企業做成一條流動的河。源頭是創新的SBU,河的終點是用戶的滿意度,即對企業忠誠的用戶。
  42、把每位員工經營成創新的SBU並不斷經營出高素質的人才的決定性因素就是管理者能否經營自我。
  43、成爲SBU的四個要素是:市場目標、市場定單、市場效果、市場報酬。
  44、SBU具體的體現就是速度和創新。
  45、經營企業就是要經營人,經營人首先要尊重人。
  46、止謗莫如自脩。戰勝非議的唯一途徑就是戰勝自我。
  47、挑戰目標首先要挑戰自我。
  48、工作要簡化,不要簡單化。
  49、求人不如求己。
  50、“想幹與不想幹”是有沒有責任感問題,是“德”的問題;“會幹與不會幹”是“才”的問題,但是不會幹是被動的,是按照別人的要求去幹;“能幹與不能幹”是創新的問題,即能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目標。
  51、沒有市場定單的管理者就是不要管理的管理者;沒有市場定單的員工就是不幹工作的員工,責任不在員工身上,而在於管理者;沒有市場定單的工作就是無效工作。
  52、決勝在終端。
  53、流程再造就是先要再造人。
  54、企業內部管理革命是爲了創造企業外部的市場。
  55、不是因爲有些事情難以做到,我們才失去了鬥志,而是因爲我們失去了鬥志,那些事情才難以做到。
  56、我們所有的質量問題,都是人的問題,設備不好是人不好;零部件不合格是人不合格;我們所有發展不起來的問題都是思路問題,不是缺人是缺思路;不是缺件是缺思路。
  57、企業發展的空間無限大,企業與用戶的距離無限小。
  58、有價值的定單是企業發展的永恆的主題,企業要發展必須有定單而且是有價值的定單。
  59、質量無止境,企業無邊界,名牌無國界。
  60、“一站到位”的服務,“一票到底”的流程。
  61、員工齊心,管理用心,對用戶真心。
  62、企業生命之樹的土壤是用戶。
  63、企業做到極致,滿足用戶需求,無有他奇,只是本然。
  64、要在國際市場競爭中取勝,第一是質量,第二是質量,第三還是質量。
  65、質量不打折、服務不打折、信譽不打折。
  66、質量一次就做對。
  67、有缺陷的產品就是廢品。
  68、在一個管理好的企業內部沒有激動人心的事情發生。
  69、管理的關鍵不在於知而在於行。
  70、沒有定單就沒有目標,沒有目標就沒有工資。
  71、盤活資產首先要盤活人。
  72、在別人否定自己之前先自我否定。
  73、只有自己才能打倒自己。
  74、突破自我,突破思維定勢,突破昨天。
  75、智力比知識重要,素質比智力重要,覺悟比素質更重要。
  76、創新的目標是創造有價值的定單;創新的本質是創造性的破壞,破壞所有阻礙創造有價值定單的枷鎖;創新的途徑是創造性的模仿和借鑑,即借力。
  77、監控就是愛護,委任就是信任。
  78、觀念創新就是目標創新,目標創新就是提出別人認爲不可能達到的目標,並用創新的辦法實現它。
  79、每個中高級管理人員只有自己先找到市場才能找到市場中競爭的方向。
  80、不能用職能管理的手推職能管理的山。
  81、永遠戰戰兢兢,永遠如履薄冰。
  82、職能簽字是事先沒有市場目標的簽字,事先無人負責的簽字。用戶的簽字纔是有效的簽字。
  83、用戶的鈔票纔是企業的選票,用戶的口碑纔是企業的金盃。
  84、只有真正實現了問題清零和買斷損失,才能賣出有價值的定單。
  85、要效果,不要藉口。
  86、沒有思路就沒有出路。
  87、舉一綱而萬目張,失一機而萬事毀。
  88、管理無小事。
  89、物流以時間消滅空間,商流以空間消滅時間。
  90、什麼是不簡單?能夠把簡單的事千百遍都做對,就是不簡單;什麼不容易?大家公認的非常容易的事情認真地做好,就是不容易。
  91、圖難於其易,爲大於其細。
  92、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93、昨天的成功經驗與輝煌可能是明天成功的阻礙。
  94、要做到實事求是,有兩點很重要:其一是能不能實事求是,即思維方式的改變問題;其二是敢不敢實事求是,即思想境界的提高問題。
  95、解決無效管理,首先要在思想觀念上樹立以幾何級數去提高工作效果的信心;其次,要有創新是無止境的觀念,創新的空間存在於每個地方、每個人、每件事上。
  96、一切結論產生在調查研究之後;在調查研究中,如果找不出原因和解決辦法就不能放過。
  97、抓管理肯定要數,但如果就數抓數,最後連數也得不到,或者只抓到一個假數。抓好提高人的素質工作,數自然會產生;不抓人的工作,數就會越來越差,不能見數不見人。
  98、以人爲本的管理就是管理人員的創新精神。

  99、真正的人才是在尋找實現自我的機遇。

        100、市場是每個人的上級

 

 

 

 轉載自百度百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