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態類 靜態方法 靜態變量

一、static  
  請先看下面這段程序:
  public class Hell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1)
      System.out.println("Hello,world!" ;   //(2)
    }
  }
  看過這段程序,對於大多數學過Java 的從來說,都不陌生。即使沒有學過Java,而學過其它的高級語言,例如C,那你也應該能看懂這段代碼的意思。它只是簡單的輸出“Hello,world”,一點別的用處都沒有,然而,它卻展示了static關鍵字的主要用法。
  在1處,我們定義了一個靜態的方法名爲main,這就意味着告訴Java編譯器,我這個方法不需要創建一個此類的對象即可使用。你還得你是怎麼運行這個程序嗎?一般,我們都是在命令行下,打入如下的命令(加下劃線爲手動輸入):
javac Hello.java
java Hello
Hello,world!
  這就是你運行的過程,第一行用來編譯Hello.java這個文件,執行完後,如果你查看當前,會發現多了一個Hello.class文件,那就是第一行產生的Java二進制字節碼。第二行就是執行一個Java程序的最普遍做法。執行結果如你所料。在2中,你可能會想,爲什麼要這樣才能輸出。好,我們來分解一下這條語句。(如果沒有安裝Java文檔,請到Sun的官方網站瀏覽J2SE API)首先,System是位於java.lang包中的一個核心類,如果你查看它的定義,你會發現有這樣一行:public static final PrintStream out;接着在進一步,點擊PrintStream這個超鏈接,在METHOD頁面,你會看到大量定義的方法,查找println,會有這樣一行:
public void println(String x)。
  好了,現在你應該明白爲什麼我們要那樣調用了,out是System的一個靜態變量,所以可以直接使用,而out所屬的類有一個println方法。
靜態方法
  通常,在一個類中定義一個方法爲static,那就是說,無需本類的對象即可調用此方法。如下所示:
class Simple{
   static void go(){
     System.out.println("Go..." ;
   }
}
public class Cal{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imple.go();
  }
}
  調用一個靜態方法就是“類名.方法名”,靜態方法的使用很簡單如上所示。一般來說,靜態方法常常爲應用程序中的其它類提供一些實用工具所用,在Java的類庫中大量的靜態方法正是出於此目的而定義的。
靜態變量
  靜態變量與靜態方法類似。所有此類實例共享此靜態變量,也就是說在類裝載時,只分配一塊存儲空間,所有此類的對象都可以操控此塊存儲空間,當然對於final則另當別論了。看下面這段代碼:
class Value{
  static int c=0;
  static void inc(){
    c++;
  }
}
class Count{
  public static void prt(String s){
    System.out.println(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Value v1,v2;
    v1=new Value();
    v2=new Value();
    prt("v1.c="+v1.c+"  v2.c="+v2.c);
    v1.inc();
    prt("v1.c="+v1.c+"  v2.c="+v2.c);   
  }
}
  結果如下:
v1.c=0  v2.c=0
v1.c=1  v2.c=1
  由此可以證明它們共享一塊存儲區。static變量有點類似於C中的全局變量的概念。值得探討的是靜態變量的初始化問題。我們修改上面的程序:
class Value{
  static int c=0;
  Value(){
    c=15;
  }
  Value(int i){
    c=i;
  }
  static void inc(){
    c++;
  }
}
class Count{
  public static void prt(String s){
    System.out.println(s);
  }
    Value v=new Value(10);
    static Value v1,v2;
    static{
      prt("v1.c="+v1.c+"  v2.c="+v2.c);
      v1=new Value(27);
      prt("v1.c="+v1.c+"  v2.c="+v2.c);
      v2=new Value(15);
      prt("v1.c="+v1.c+"  v2.c="+v2.c);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Count ct=new Count();
    prt("ct.c="+ct.v.c);
    prt("v1.c="+v1.c+"  v2.c="+v2.c);
    v1.inc();
    prt("v1.c="+v1.c+"  v2.c="+v2.c);
    prt("ct.c="+ct.v.c);
  }
}
運行結果如下:
v1.c=0  v2.c=0
v1.c=27  v2.c=27
v1.c=15  v2.c=15
ct.c=10
v1.c=10  v2.c=10
v1.c=11  v2.c=11
ct.c=11
  這個程序展示了靜態初始化的各種特性。如果你初次接觸Java,結果可能令你吃驚。可能會對static後加大括號感到困惑。首先要告訴你的是,static定義的變量會優先於任何其它非static變量,不論其出現的順序如何。正如在程序中所表現的,雖然v出現在v1和v2的前面,但是結果卻是v1和v2的初始化在v的前面。在static{後面跟着一段代碼,這是用來進行顯式的靜態變量初始化,這段代碼只會初始化一次,且在類被第一次裝載時。如果你能讀懂並理解這段代碼,會幫助你對static關鍵字的認識。在涉及到繼承的時候,會先初始化父類的static變量,然後是子類的,依次類推。非靜態變量不是本文的主題,在此不做詳細討論,請參考Think in Java中的講解。
靜態類
  通常一個普通類不允許聲明爲靜態的,只有一個內部類纔可以。這時這個聲明爲靜態的內部類可以直接作爲一個普通類來使用,而不需實例一個外部類。如下代碼所示:
public class StaticCls{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OuterCls.InnerCls oi=new OuterCls.InnerCls();
  }
}
class OuterCls{
  public static class InnerCls{
    InnerCls(){
      System.out.println("InnerCls" ;
    }
   }
}
  輸出結果會如你所料:
InnerCls
  和普通類一樣。內部類的其它用法請參閱Think in Java中的相關章節,此處不作詳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