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領域的一些規律

1)721定律

IT產業相對於傳統工業,更容易出現一家獨大、贏者通吃的產業格局:

70,第一,行業的主導者;指定規則,解釋規則
20,第二,第一的挑戰者;
10,第三,各類細分領域小公司的總和;

  上有產業的主導公司具有制定行業標準的話語權,制定的規則會培育下游依附的公司,使之產生依賴形成利益共同體。例如在微軟操作系統的基礎上,其他軟件公司開發應用程序。如果有公司要挑戰微軟的操作系統,下游的軟件公司首先反對。

這樣的產業格局根源在於IT產業的特殊性:
1.研發成本高
2.大量的人工投入;
3.製造成本低
4.軟件的拷貝邊際成本幾乎爲0;
5.產品的性能客觀性強
6.各類技術指標,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主觀性較小;
7.其他

2)洛威格定律

市場佔有率超超過50%之後,就無法使得市場佔有率繼續翻倍了。

  這一定律的理解需要考慮市場規模的動態特徵,市場的規模並不是恆定的。例如對於服務器市場,在黃梅花泡沫時期,大量互聯網公司的創立使得服務器的市場不斷擴大,在這樣的市場上,不同的供應商不存在激烈的競爭。但互聯網泡沫之後,市場萎縮而規模穩定,在一個既定規模的市場中競爭成爲了零和博弈。

定律推論爲:
在穩定市場中的份額超過50%後,必須開拓新的增長點。企業的領袖必須有居安思危的心態。

實踐有效的增長點有:

擴展,leverage
相關,利用原有的資源和優勢向相關領域開拓。
成功:微軟,惠普
失敗:通用汽車
轉型
基因決定,轉型很難。

3)摩爾定律

英特爾的創始人戈登·摩爾觀察到一種現象:IT行業比傳統行業發展要快很多,因此他提出,在至多10年內,集成電路的集成度會每兩年翻一番。後來,人們把這個週期縮短爲了18個月。而現在,每18個月,計算機等IT產品的性能會翻一番。或者說,相同性能的計算機等IT產品,每18個月價格就會降一半。而IT行業發展至今,18個月,這個時間長度在逐步縮小。

  首先,爲了能使摩爾定律成立,IT公司必須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完成下一代產品的開發。這就要求,IT公司需要在技術研發上投入大量的資金,這使得每個產品的市場不會有太多的競爭者。
  如,在搜索行業,百度和google爲大。計算機處理器芯片方面,只有英特爾和AMD兩家。在手機系統方面,iOS和Android佔領了90%的市場。
  其次,由於有了強有力的硬件支持,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應用會不斷涌現。如10年前,不會有人想去創辦Youtube這樣的視頻公司,因爲那時候的網速無法滿足網上看視頻的要求,而現在的視頻公司,大大小小,涌而不斷。在移動終端上,若不是硬件支持了觸摸,重力感應,加速傳感,何來各類讓用戶沉迷的相應遊戲應用?
  第三,摩爾定律使得各個公司現在的研發必須針對多年後的市場。這要求技術要有遠瞻性,而非簡單地爲了解決當前一個問題而進行研發。

免責聲明:本博客借鑑了部分博主的文章,以及查閱了一些相關資料而成,如有侵權,即刻刪除。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