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浮躁

今天读到陈皓的博文《三个事和三个问题》,联想到自己找工作的经历,感触很深,写一些总结在这里。。。

第一个故事:offer的选择问题(北京雅虎vs杭州微策略)

这几乎就是我的经历的翻版,我也曾经纠结过北京和杭州,我的版本是(杭州大公司vs北京创业公司)

陈皓的回复:

(1)户口,离家近,安逸的生活,相比起你的人生经历,你的眼界,你的发展,什么都不是

(2)眼界,眼界,眼界。你的眼界决定了你的人生。

(3)经历,经历,经历。

陈皓的回复我完全赞同,证明我的选择还不懒,呵呵。。。

我想说的是“眼界”真的是非常重要,结合我自己来讲,上大学的时候听室友说“我要出国”读书,觉得那是有钱人的游戏,我们屁民怎么读的起,好吧这是一个原因,同时我也用这个原因安慰自己。但是在找工作是发现原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出国是可能的,因为有了先例:有人拿到了日本公司的offer,有人拿到了英国公司的offer。。。

我想说在一个高校众多的城市,一些你原来认为不可能的事却在发生着,一些你认为不可能的是却有人在做着。。。看看这篇文章《猛犸浏览器:北大附中学生季逸超一个人开发的移动浏览器

第二个故事:Amazon校招

(1)武汉的学生和在北京的学生有一样的眼界和技术氛围,但却没有在大城市的同学们的浮燥,能踏下心来专研技术

(2)学C++的同学比学Java的同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

(3)Amazon内部调岗比较自由

(4)软件的精髓不在于你对系统底层有多了解,也不在语言层面,而是在于设计和架构,而设计和架构这种东西只能靠多想多看

对于第1点,我一点儿也不惊讶,就我所知道的事情而言,有一个学生去了Citrix实习,给Xen贡献过代码;《Xen虚拟化技术》是华中科大写的,貌似是国内第一本介绍Xen的中文材料,虽然有copy的痕迹,不过第一个吃螃蟹的却不是北京的高校!

对于2,3点,没想法,C++和Java用的都不是很多;Amazon校招参加了,笔试没过,不过我真心觉得我答的挺好的,大题也不难。。。

对于第4点,看看架构师的薪水就知道了(是不是有些肤浅?但是这方面我确实了解的不多。。。)

P.S.我也好想要一件T恤:)

第三个故事:朋友的跳槽

一句话:价值并不仅仅只是名利权,和那些有梦想和追求有能力的人一起去经历那些最有意义的事情,那些能够造福社会、改变世界、创造历史的事情,才是最有价值的


最后我还想说说关于浮躁的问题,因为促使我写此文的直接原因就是作者说的“武汉的学生更能踏实做技术”这一点

有时候真的是旁观者清,武汉的学生可能自己没有感觉比别的城市的学生踏实,北京的学生可能也没有想过自己是否太浮躁了

可是,

结合我自身来说,这个还真有!

做事上好高骛远,手上的事情消极怠工,总是想去参与开源项目,结果一直停留在想的状态下,好歹参与了一个,却没有静下心来深入到代码的细节之中,自己对自己的改动抱着侥幸心理,总是感觉“差不多就行”,结果必然是问题多多,patch杯具。。。

然后就撒手不管了,再一次投入到新的项目的YY当中。。。

阅读代码其实也是一个能力,自己是个菜鸟就要虚心学习,Just Read The Goddamn Code

学习方面,斯坦福的在线课程,在书签中保存了好久,就是没打开过;MIT的OS课程,一直想学,想了快一个月了,还是没有打开哪怕Introduction读一读!

自己还有拖拉的恶习,却怎么也改不了。正式工作之前总要看个邮件,扫一眼人人,豆瓣的好友状态,时间20分钟到1个多小时不等,而自己又是慢热型选手,等到进入状态,也快吃午饭或晚饭了,回来再扫一眼别的网站,时光,网易,GoogleReader等等。。。

用一句猥琐但是非常中肯的“名言”自勉——妓女不能等有了性欲才接客,作家不能等有了灵感才写作,所以,平日也不能等有了状态才学习工作。应该做的事,即使勉强,也要坚持!


最最后,我还想谈一谈梦想

技术上,我想对操作系统内核,虚拟机监视器,游戏引擎,云存储的原理和实现方式有一个比较深入的理解,有自己的开源项目,有自己值得自豪的产品被全世界的人使用

人生规划上,我想出国工作和生活(不是移民),我想像《旅行,写作,编程》的作者一样,能够自由自在的生活


静下心来,把手上的每一件事做好,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