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3 005-運算符

什麼是運算符?

本章節主要說明Python的運算符。舉個簡單的例子 4 +5 = 9 。例子中,45 被稱爲操作數,"+" 稱爲運算符。

Python語言支持以下類型的運算符:

接下來讓我們一個個來學習Python的運算符。


Python算術運算符

以下假設變量a爲10,變量b爲21:

運算符描述實例
+加 - 兩個對象相加a + b 輸出結果 31
-減 - 得到負數或是一個數減去另一個數a - b 輸出結果 -11
*乘 - 兩個數相乘或是返回一個被重複若干次的字符串a * b 輸出結果 210
/除 - x 除以 yb / a 輸出結果 2.1
%取模 - 返回除法的餘數b % a 輸出結果 1
**冪 - 返回x的y次冪a**b 爲10的21次方
//取整除 - 返回商的整數部分9//2 輸出結果 4 , 9.0//2.0 輸出結果 4.0

以下實例演示了Python所有算術運算符的操作:

實例(Python 3.0+)

#!/usr/bin/python3 a = 21b = 10c = 0 c = a + bprint ("1 - c 的值爲:", c) c = a - bprint ("2 - c 的值爲:", c) c = a * bprint ("3 - c 的值爲:", c) c = a / bprint ("4 - c 的值爲:", c) c = a % bprint ("5 - c 的值爲:", c) # 修改變量 a 、b 、ca = 2b = 3c = a**b print ("6 - c 的值爲:", c) a = 10b = 5c = a//b print ("7 - c 的值爲:", c)

以上實例輸出結果:

1 - c 的值爲: 31
2 - c 的值爲: 11
3 - c 的值爲: 210
4 - c 的值爲: 2.1
5 - c 的值爲: 1
6 - c 的值爲: 8
7 - c 的值爲: 2

Python比較運算符

以下假設變量a爲10,變量b爲20:

運算符描述實例
==等於 - 比較對象是否相等(a == b) 返回 False。
!=不等於 - 比較兩個對象是否不相等(a != b) 返回 True。
>大於 - 返回x是否大於y(a > b) 返回 False。
<小於 - 返回x是否小於y。所有比較運算符返回1表示真,返回0表示假。這分別與特殊的變量True和False等價。注意,這些變量名的大寫。(a < b) 返回 True。
>=大於等於 - 返回x是否大於等於y。(a >= b) 返回 False。
<=小於等於 - 返回x是否小於等於y。(a <= b) 返回 True。

以下實例演示了Python所有比較運算符的操作:

實例(Python 3.0+)

#!/usr/bin/python3 a = 21b = 10c = 0 if ( a == b ): print ("1 - a 等於 b")else: print ("1 - a 不等於 b") if ( a != b ): print ("2 - a 不等於 b")else: print ("2 - a 等於 b") if ( a < b ): print ("3 - a 小於 b")else: print ("3 - a 大於等於 b") if ( a > b ): print ("4 - a 大於 b")else: print ("4 - a 小於等於 b") # 修改變量 a 和 b 的值a = 5;b = 20;if ( a <= b ): print ("5 - a 小於等於 b")else: print ("5 - a 大於 b") if ( b >= a ): print ("6 - b 大於等於 a")else: print ("6 - b 小於 a")

以上實例輸出結果:

1 - a 不等於 b
2 - a 不等於 b
3 - a 大於等於 b
4 - a 大於 b
5 - a 小於等於 b
6 - b 大於等於 a

Python賦值運算符

以下假設變量a爲10,變量b爲20:

運算符描述實例
=簡單的賦值運算符c = a + b 將 a + b 的運算結果賦值爲 c
+=加法賦值運算符c += a 等效於 c = c + a
-=減法賦值運算符c -= a 等效於 c = c - a
*=乘法賦值運算符c *= a 等效於 c = c * a
/=除法賦值運算符c /= a 等效於 c = c / a
%=取模賦值運算符c %= a 等效於 c = c % a
**=冪賦值運算符c **= a 等效於 c = c ** a
//=取整除賦值運算符c //= a 等效於 c = c // a

以下實例演示了Python所有賦值運算符的操作:

實例(Python 3.0+)

#!/usr/bin/python3 a = 21b = 10c = 0 c = a + bprint ("1 - c 的值爲:", c) c += aprint ("2 - c 的值爲:", c) c *= aprint ("3 - c 的值爲:", c) c /= a print ("4 - c 的值爲:", c) c = 2c %= aprint ("5 - c 的值爲:", c) c **= aprint ("6 - c 的值爲:", c) c //= aprint ("7 - c 的值爲:", c)

以上實例輸出結果:

1 - c 的值爲: 31
2 - c 的值爲: 52
3 - c 的值爲: 1092
4 - c 的值爲: 52.0
5 - c 的值爲: 2
6 - c 的值爲: 2097152
7 - c 的值爲: 99864

Python位運算符

按位運算符是把數字看作二進制來進行計算的。Python中的按位運算法則如下:

下表中變量 a 爲 60,b 爲 13二進制格式如下:

a = 0011 1100

b = 0000 1101

-----------------

a&b = 0000 1100

a|b = 0011 1101

a^b = 0011 0001

~a  = 1100 0011
運算符描述實例
&按位與運算符:參與運算的兩個值,如果兩個相應位都爲1,則該位的結果爲1,否則爲0(a & b) 輸出結果 12 ,二進制解釋: 0000 1100
|按位或運算符:只要對應的二個二進位有一個爲1時,結果位就爲1。(a | b) 輸出結果 61 ,二進制解釋: 0011 1101
^按位異或運算符:當兩對應的二進位相異時,結果爲1(a ^ b) 輸出結果 49 ,二進制解釋: 0011 0001
~按位取反運算符:對數據的每個二進制位取反,即把1變爲0,把0變爲1。~x 類似於 -x-1(~a ) 輸出結果 -61 ,二進制解釋: 1100 0011, 在一個有符號二進制數的補碼形式。
<<左移動運算符:運算數的各二進位全部左移若干位,由"<<"右邊的數指定移動的位數,高位丟棄,低位補0。a << 2 輸出結果 240 ,二進制解釋: 1111 0000
>>右移動運算符:把">>"左邊的運算數的各二進位全部右移若干位,">>"右邊的數指定移動的位數a >> 2 輸出結果 15 ,二進制解釋: 0000 1111

以下實例演示了Python所有位運算符的操作:

實例(Python 3.0+)

#!/usr/bin/python3 a = 60 # 60 = 0011 1100 b = 13 # 13 = 0000 1101 c = 0 c = a & b; # 12 = 0000 1100print ("1 - c 的值爲:", c) c = a | b; # 61 = 0011 1101 print ("2 - c 的值爲:", c) c = a ^ b; # 49 = 0011 0001print ("3 - c 的值爲:", c) c = ~a; # -61 = 1100 0011print ("4 - c 的值爲:", c) c = a << 2; # 240 = 1111 0000print ("5 - c 的值爲:", c) c = a >> 2; # 15 = 0000 1111print ("6 - c 的值爲:", c)

以上實例輸出結果:

1 - c 的值爲: 12
2 - c 的值爲: 61
3 - c 的值爲: 49
4 - c 的值爲: -61
5 - c 的值爲: 240
6 - c 的值爲: 15

Python邏輯運算符

Python語言支持邏輯運算符,以下假設變量 a 爲 10, b爲 20:

運算符邏輯表達式描述實例
andx and y布爾"與" - 如果 x 爲 False,x and y 返回 False,否則它返回 y 的計算值。(a and b) 返回 20。
orx or y布爾"或" - 如果 x 是 True,它返回 x 的值,否則它返回 y 的計算值。(a or b) 返回 10。
notnot x布爾"非" - 如果 x 爲 True,返回 False 。如果 x 爲 False,它返回 True。not(a and b) 返回 False

以上實例輸出結果:

實例(Python 3.0+)

#!/usr/bin/python3 a = 10b = 20 if ( a and b ): print ("1 - 變量 a 和 b 都爲 true")else: print ("1 - 變量 a 和 b 有一個不爲 true") if ( a or b ): print ("2 - 變量 a 和 b 都爲 true,或其中一個變量爲 true")else: print ("2 - 變量 a 和 b 都不爲 true") # 修改變量 a 的值a = 0if ( a and b ): print ("3 - 變量 a 和 b 都爲 true")else: print ("3 - 變量 a 和 b 有一個不爲 true") if ( a or b ): print ("4 - 變量 a 和 b 都爲 true,或其中一個變量爲 true")else: print ("4 - 變量 a 和 b 都不爲 true") if not( a and b ): print ("5 - 變量 a 和 b 都爲 false,或其中一個變量爲 false")else: print ("5 - 變量 a 和 b 都爲 true")

以上實例輸出結果:

1 - 變量 a  b 都爲 true
2 - 變量 a  b 都爲 true,或其中一個變量爲 true
3 - 變量 a  b 有一個不爲 true
4 - 變量 a  b 都爲 true,或其中一個變量爲 true
5 - 變量 a  b 都爲 false,或其中一個變量爲 false

Python成員運算符

除了以上的一些運算符之外,Python還支持成員運算符,測試實例中包含了一系列的成員,包括字符串,列表或元組。

運算符描述實例
in如果在指定的序列中找到值返回 True,否則返回 False。x 在 y 序列中 , 如果 x 在 y 序列中返回 True。
not in如果在指定的序列中沒有找到值返回 True,否則返回 False。x 不在 y 序列中 , 如果 x 不在 y 序列中返回 True。

以下實例演示了Python所有成員運算符的操作:

實例(Python 3.0+)

#!/usr/bin/python3 a = 10b = 20list = [1, 2, 3, 4, 5 ]; if ( a in list ): print ("1 - 變量 a 在給定的列表中 list 中")else: print ("1 - 變量 a 不在給定的列表中 list 中") if ( b not in list ): print ("2 - 變量 b 不在給定的列表中 list 中")else: print ("2 - 變量 b 在給定的列表中 list 中") # 修改變量 a 的值a = 2if ( a in list ): print ("3 - 變量 a 在給定的列表中 list 中")else: print ("3 - 變量 a 不在給定的列表中 list 中")

以上實例輸出結果:

1 - 變量 a 不在給定的列表中 list 
2 - 變量 b 不在給定的列表中 list 
3 - 變量 a 在給定的列表中 list 

Python身份運算符

身份運算符用於比較兩個對象的存儲單元

運算符描述實例
isis 是判斷兩個標識符是不是引用自一個對象x is y, 類似 id(x) == id(y) , 如果引用的是同一個對象則返回 True,否則返回 False
is notis not 是判斷兩個標識符是不是引用自不同對象 x is not y , 類似 id(a) != id(b)。如果引用的不是同一個對象則返回結果 True,否則返回 False。

注: id() 函數用於獲取對象內存地址。

以下實例演示了Python所有身份運算符的操作:

實例(Python 3.0+)

#!/usr/bin/python3 a = 20b = 20 if ( a is b ): print ("1 - a 和 b 有相同的標識")else: print ("1 - a 和 b 沒有相同的標識") if ( id(a) == id(b) ): print ("2 - a 和 b 有相同的標識")else: print ("2 - a 和 b 沒有相同的標識") # 修改變量 b 的值b = 30if ( a is b ): print ("3 - a 和 b 有相同的標識")else: print ("3 - a 和 b 沒有相同的標識") if ( a is not b ): print ("4 - a 和 b 沒有相同的標識")else: print ("4 - a 和 b 有相同的標識")

以上實例輸出結果:

1 - a  b 有相同的標識
2 - a  b 有相同的標識
3 - a  b 沒有相同的標識
4 - a  b 沒有相同的標識

is 與 == 區別:

is 用於判斷兩個變量引用對象是否爲同一個, == 用於判斷引用變量的值是否相等。

>>>a = [1, 2, 3]>>> b = a>>> b is a True>>> b == aTrue>>> b = a[:]>>> b is aFalse>>> b == aTrue

Python運算符優先級

以下表格列出了從最高到最低優先級的所有運算符:

運算符描述
**指數 (最高優先級)
~ + -按位翻轉, 一元加號和減號 (最後兩個的方法名爲 +@ 和 -@)
* / % //乘,除,取模和取整除
+ -加法減法
>> <<右移,左移運算符
&位 'AND'
^ |位運算符
<= < > >=比較運算符
<> == !=等於運算符
= %= /= //= -= += *= **=賦值運算符
is is not身份運算符
in not in成員運算符
not or and邏輯運算符

以下實例演示了Python所有運算符優先級的操作:

實例(Python 3.0+)

#!/usr/bin/python3 a = 20b = 10c = 15d = 5e = 0 e = (a + b) * c / d #( 30 * 15 ) / 5print ("(a + b) * c / d 運算結果爲:", e) e = ((a + b) * c) / d # (30 * 15 ) / 5print ("((a + b) * c) / d 運算結果爲:", e) e = (a + b) * (c / d); # (30) * (15/5)print ("(a + b) * (c / d) 運算結果爲:", e) e = a + (b * c) / d; # 20 + (150/5)print ("a + (b * c) / d 運算結果爲:", e)

以上實例輸出結果:

(a + b) * c / d 運算結果爲: 90.0
((a + b) * c) / d 運算結果爲: 90.0
(a + b) * (c / d) 運算結果爲: 90.0
a + (b * c) / d 運算結果爲: 50.0
  1. 開始不理解這段:

    以下假設變量 a 爲 10, b爲 20:and x and y 布爾"與" - 如果 x 爲 False,x and y 返回 False,否則它返回 y 的計算值。 (a and b) 返回 20。

    百度之後得到結論:

    python 中的 and 從左到右計算表達式,若所有值均爲真,則返回最後一個值,若存在假,返回第一個假值;

    or 也是從左到有計算表達式,返回第一個爲真的值;

    其中數字 0 是假,其他都是真;

    字符 "" 是假,其他都是真;


  2. 一開始輸入了
    a = 00111100

    這麼個賦值語句被提示了錯誤,於是去搜了下相關的博客得知 python 中數字有以下的表示方式:

    2 進制是以 0b 開頭的: 例如: 0b11 則表示十進制的 3

    8 進制是以 0o 開頭的: 例如: 0o11 則表示十進制的 9

    16 進制是以 0x 開頭的: 例如: 0x11 則表示十進制的 17

    但是在測試的時候又遇到了個問題,那就是輸出來的被自動轉化成了十進制:

    >>> a=0b111100
    >>> a
    60

    於是又去找了怎麼輸出二進制,得到了以下內容:

    分別使用 bin,oct,hex 可輸出數字的二進制,八進制,十六進制形式,例如:

    >>> a=0b111100
    >>> a=60
    >>> bin(a)
    '0b111100'
    >>> oct(a)
    '0o74'
    >>> hex(a)
    '0x3c'

    疑問解決!

  3. is 與 == 區別:

    is 用於判斷兩個變量引用對象是否爲同一個, == 用於判斷引用變量的值是否相等。

    is not與!=區別於上述一致,一個比較的是引用對象,另一個比較的是兩者的值。

    a = 20
    b = 20
     
    if ( a is b ):
       print ("1 - a 和 b 有相同的標識")
    else:
       print ("1 - a 和 b 沒有相同的標識")
     
    if ( id(a) == id(b) ):
       print ("2 - a 和 b 有相同的標識")
    else:
       print ("2 - a 和 b 沒有相同的標識")
     
    b = 30
    if ( a is b ):
       print ("3 - a 和 b 有相同的標識")
    else:
       print ("3 - a 和 b 沒有相同的標識")
     
    if ( a is not b ):
       print ("4 - a 和 b 沒有相同的標識")
    else:
       print ("4 - a 和 b 有相同的標識")

    輸出結果:

    1 - a  b 有相同的標識
    2 - a  b 有相同的標識
    3 - a  b 沒有相同的標識
    4 - a  b 沒有相同的標識
  4. 剛開始學 python,當想要自增運算的時候很自然的 a++,結果發現編譯器是不認識 ++ 的,於是去網上搜了一下,結果發現一篇老外的問答很精彩,涉及到了 python 這個語言的設計原理。

    問題無外乎就是 python 沒有自增運算符,自增操作是如何實現的。

    回答中有人介紹了關於自增操作,python 不使用 ++ 的哲學邏輯:編譯解析上的簡潔與語言本身的簡潔,就不具體翻譯了。

    後面還有老外回答並附帶了一個例子非常的精彩,指出了 python 與 c 語言概念上的一些差異,語言描述的可能未必準確,直接上例子:

    >>> b = 5  
    >>> a = 5  
    >>> id(a)  
    162334512  
    >>> id(b)  
    162334512  
    >>> a is b  
    True  

    可以看出, python 中,變量是以內容爲基準而不是像 c 中以變量名爲基準,所以只要你的數字內容是5,不管你起什麼名字,這個變量的 ID 是相同的,同時也就說明了 python 中一個變量可以以多個名稱訪問。

    這樣的設計邏輯決定了 python 中數字類型的值是不可變的,因爲如果如上例,a 和 b 都是 5,當你改變了 a 時,b 也會跟着變,這當然不是我們希望的。

    因此,正確的自增操作應該 a = a + 1 或者 a += 1,當此 a 自增後,通過 id() 觀察可知,id 值變化了,即 a 已經是新值的名稱。

  5. 糾正一下樓上的一些觀點

    樓上的同學所說的在腳本式編程環境中沒有問題。但是在交互式環境中,編譯器會有一個小整數池的概念,會把(-5,256)間的數預先創建好,而當a和b超過這個範圍的時候,兩個變量就會指向不同的對象了,因此地址也會不一樣,比如下例:

    >>> a=1000
    >>> b=1000
    >>> id(a);id(b)
    2236612366224
    2236617350384
    >>>

  6. 位運算,是自己平時最不熟悉的一塊,相信很多人也是這樣,但巧妙的運用位運算可以來解決很多題目,例如,劍指offer上面的一道:

    輸入一個整數,輸出該數二進制表示中1的個數。其中負數用補碼錶示。

    # -*- coding:utf-8 -*-
    
    class Solution:
        def NumberOf1(self, n):
            # write code here
            cnt = 0
            if n<0:
                n = n & 0xffffffff
            while n:
                cnt+=1
                n = (n-1) & n
            return cnt

    通過按位與,巧妙的計算出二進制中"1"的個數。

  7. is 和 ==

    is 判斷兩個變量是否是引用同一個內存地址。

    == 判斷兩個變量是否相等。

    如果不用 a = b 賦值,int 型時,在數值爲 -5~256(64位系統)時,兩個變量引用的是同一個內存地址,其他的數值就不是同一個內存地址了。

    也就是,a b 在 -5~256(64位系統)時:

    a = 100
    b = 100
    a is b # 返回 True

    其他類型如列表、元祖、字典讓 a、b 分別賦值一樣的時:

    a is b  # 返回False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