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用例的編寫

這學期我參與了雲平臺3.0的測試工作,在這其中學到了很多。

一、什麼是測試

        軟件測試(英語:software testing),描述一種用來促進鑑定軟件的正確性、完整性、安全性和質量的過程。換句話說,軟件測試是一種實際輸出與預期輸出間的審覈或者比較過程。軟件測試的經典定義是:在規定的條件下對程序進行操作,以發現程序錯誤,衡量軟件質量,並對其是否能滿足設計要求進行評估的過程。

以上是百度百科裏面的內容,在我看來軟件測試就是爲了發現軟件裏面存在的漏洞而存在的,它讓我們的軟件性能更完善,讓我們軟件功能更齊全,讓我們的軟件更完美。這就是我所認識的測試,雖然不全面,但是這是我自己的理解。

二、測試的目的

         1.發現一些可以通過測試避免的開發風險,使我們的軟件質量更高

         2.評價軟件的等級,使我們的軟件更加完美

         3.根據用戶需求文檔,驗證我們的軟件是否符合用戶的需求       

         4.查看軟件的功能,看軟件的功能是否都能夠實現,讓我們的軟件更完整  

         5.  查看用戶的需求,看齊是否符合用戶對軟件安全性的要求

         6.  查看數據庫,看軟件內容改變的同時數據庫的內容是否會發生改變

 三、測試的過程

第一步:對要執行測試的產品/項目進行分析,確定測試策略,制定測試計劃。該計劃被審覈批准後轉向第二步。測試

              工作啓動前一定要確定正確的測試策略和指導方針,這些是後期開展工作的基礎。只有將本次的測試目標和

              要求分析清楚,才能決定測試資源的投入。
第二步:設計測試用例。設計測試用例要根據測試需求和測試策略來進行,進度壓力不大時,應該設計的詳細,如果

               進度、成本壓力較大,則應該保證測試用例覆蓋到關鍵性的測試需求。該用例被批准後轉向第三步。
第三步:如果滿足“啓動準則”(EntryCriteria),那麼執行測試。執行測試主要是搭建測試環境,執行測試用例。執行

              測試時要進行進度控制、項目協調等工作。
第四步:提交缺陷。這裏要進行缺陷審覈和驗證等工作。
第五步:消除軟件缺陷。通常情況下,開發經理需要審覈缺陷,並進行缺陷分配。程序員修改自己負責的缺陷。在程

              序員修改完成後,進入到迴歸測試階段。如果滿足“完成準則”(ExitCriteria),那麼正常結束測試。
第六步:撰寫測試報告。對測試進行分析,總結本次的經驗教訓,在下一次的工作中改。 

       以上內容也是我通過百度百科查詢所獲得的。我覺得測試的過程就是制定計劃、編寫用例、依照用例測試軟件、發現Bug、修改Bug、迴歸測試,就這些內容。可能是我總結的過於簡單了吧,但是真心覺得它就是這樣的。

四、測試用例的編寫

測試用例設計和執行是測試工作的核心,也是工作量最大的任務之一。

測試用例(Test Case)目前沒有經典的定義。比較通常的說法是:指對一項特定的軟件產品進行測試任務的描述,體現測試方案、方法、技術和策略。內容包括測試目標、測試環境、輸入數據、測試步驟、預期結果、測試腳本等,並形成文檔。

過程:

1.瞭解軟件的需求(基礎):我參與的是考評系統的測試,在參與這個測試之前我已經通過學校的考試看見了由師哥師姐們開發的考試和評教系統,也就是說我已經作爲半個用戶體驗過了這個系統,至於爲什麼說是半個?這是因爲我們的系統是在不斷進步的,有一些新的功能我沒有接觸過還有教師端的內容、考試的配置、模板的設置等方面的內容我還沒有接觸過。

2.編寫:測試用例編寫的原則是讓沒接觸過這個系統的人也能夠進行測試(我的看法)。在這一週中,我編寫了一些測試用例,真心的感覺到了測試人員的不容易啊:(就軟件現有程序裏面某一個文本框而言)a)考慮輸入爲空的情況;b)考慮輸入特殊字符的情況;c)考慮輸入“   ”的情況;d)考慮輸入正確的情況;e)考慮輸入正確的內容加空格的情況……你看,就一個簡單的文本框需要測試人員考慮多少東西啊!
五、總結

現在的我剛剛開始測試用例的編寫,在測試的道路上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