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IBM HPA隱藏分區的刪除和製作!(轉)

鑑於很多本友詢問隱藏分區(HPA)的問題,現在整理相關資料如下,這裏以T40,T41,X31爲例,其它的應該與之類似:
準備工作
     軟件:IBM T40 X31行貨中文系統恢復盤
     硬件:T40 X31 A31 TP本本,及要增加HPA的硬盤(安裝在TP裏)

     在正式操作前,要先準備好可以恢復的硬盤,通常有三種情況,這裏分別進行說明
   1.沒有分區的硬盤,這種情況最簡單,直接安下面的恢復步驟進行恢復就行了;
   2.有分區但不含HPA的硬盤,請先把分區去掉
   3.含有HPA分區的硬盤,這種情況比較複雜,操作如下:
     這幾個系列採用了新的恢復機制,名曰AccessIBM,又稱HPA(Hidden Protected Area,隱藏的保護區域)。這是在硬盤的最後部分劃分出大約3GB的空間,用來存放恢復系統。機器啓動的時候,按AccessIBM鍵來進行恢復。新的HPA恢復機制更安全,更快捷。如果要刪除此區域來使用佔用的空間,必須在BIOS設置中>Security>Predesktop Area設置爲Disable,才能使用此佔用的空間,佔用的空間會以未分區的空間出現,可以用PQ或其它分區工具刪除。 刪除此空間之後,機器啓動時就無法按AccessIBM來進入恢復系統及相應設置,但可以直接按F1進入BIOS設置,按F12進入啓動設備選擇。
 
     刪除後,再把整個硬盤做成一個大分區,然後再刪除,這樣做的目地是覆蓋原HPA的所有分區信息!最後一定要記得把BIOS裏Predesktop Area設置爲Normal,這點很重要!
     好了,現在您的TP硬盤裏沒有任何的分區了,讓我們開始恢復我們想要的HPA吧
用下載刻錄好的行貨中文系統恢復盤CD1啓動您的TP,啓動後一會兒應該會出現如下信息:
 
“重新安裝Product Recovery程序”
 
IBM Product Recovery 程序原來包含在硬盤上的隱藏區域中,以使恢復操作可以執行,而不會有對任何其它介質的相關性。
如裏要在硬盤上重新安裝Product Recovery程序,就像該程序原來由IBM安裝的那樣,則必須現在操作。如果重新安裝Product Recovery程序,會大約使用2.4GB的硬盤空間。
 
是否重新安裝Product Recovery程序?(Y/N)[ ]”
選擇Y後,系統提示如下:
重新安裝產品恢復程序
該過程將需要幾分種。在完成時,計算機將自動重新啓動。然後,您可繼續重新安裝原始軟件。
按Enter鍵繼續
 
重新安裝產品恢復程序
該過程將需要幾分種。
在完成時,計算機將自動重新啓動。
然後,您可繼續重新安裝原始軟件。
然後是依次恢復CD2,3,4

插入IBM產品恢復CD2
 
1 file(s) copied
1 file(s) copied
1 file(s) copied
 
插入IBM產品恢復CD3
插入IBM產品恢復CD4
最後提示
在驅動器上卸下所有軟盤或CD
按Enter鍵重新啓動計算機。
 
至此整個恢復過程完成
 
現在您的TP與中文行貨沒有什麼區別了,呵呵
 
現在在啓動您的TP時按F11或Access IBM鍵就會出現HPA恢復畫面,用HPA裏的系統恢復完系統後,就會出現剛購買的新機一樣的註冊畫面了,如同剛出廠的行貨機一樣,而且在不改BIOS裏的Predesktop Area設置的前提下,此HPA不可見,也不會被誤刪除。筆者用這種方法在三種T40上做過測試,6BH,19U,G1H,所有系統硬件驅動均自動安裝正確,Access IBM及其它IBM廠家預裝軟件均爲簡體中文版,中文XP系統(SP1a)已註冊,並可以直接點選windows update進行升級,一個字爽!呵呵
 
同樣的方法,也可用於自己製作英文系統的HPA


ThinkPad恢復光盤使用方法

恢復光盤包裝內附使用說明、一張可啓動光盤,並根據計算機機型的不同隨附一張或多張非啓動光盤。非啓動光盤包含預裝在您的Thinkpad筆記本、Netvista臺式機或Thinkcentre臺式機上的軟件。

注:如果您的恢復光盤包裝附有一張以上的光盤,只有一張是可啓動光盤。

重要事項:在執行恢復期間,儲存在硬盤主分區(通常爲C分區)的所有資料將被刪除,包括任何個人資料及配置設定。如有可能,在使用恢復光盤之前,請先將目前存儲在硬盤主分區上的個人重要數據備份在外置的介質中或服務器上。

使用恢復光盤

若要使用恢復光盤恢復預先安裝的軟件,請執行下列步驟:

步驟1:將CD-ROM光驅設爲啓動順序中的第一個啓動設備:

確認關閉操作系統,並關閉計算機的電源。

按住F1 鍵,然後按下電腦電源開關。

當顯示IBM或其他啓動標誌時,或如果聽到重複的嘀嘀聲時,放開F1鍵。之後進入IBM BIOS Setup Utility界面。

根據您的計算機的不同,執行下面相應的步驟:

若爲Thinkpad筆記本電腦:
1) 啓動IBM BIOS Setup Utility之後,在主界面中使用方向鍵選中Startup。
2) 在Startup菜單中使用方向鍵選中Boot。
3) 在Boot菜單中使用方向鍵選中CD-ROM Drive。如果您使用外置的CD-ROM光驅,請選取該光驅。
4) 重複按F6鍵,直到CD-ROM Drive項目已移至啓動設備清單中最上方。繼續步驟-第一頁的步驟2。

若爲Thinkcentre和 Netvista臺式機電腦:
1) 啓動IBM BIOS Setup Utility之後,在主界面中使用方向鍵選中Startup。
2) 在Startup菜單中使用方向鍵選中Startup Sequence。
3) 如果CD/DVD-ROM在Primary Startup Sequence 中顯示爲第二、第三或第四個啓動裝置,請選中並重覆按F6鍵,直到Disabled出現。如果您使用外置的CD-ROM光驅,請查找Removable而非CD/DVD-ROM。如果CD/DVD-ROM是第一個啓動設備或完全未顯示,請繼續下一個步驟。
4) 在Primary Startup Sequence中使用方向鍵選中First Startup Device。重複按F6鍵,直到CD/DVD-ROM出現。繼續下一個步驟。

步驟2:將恢復光盤的啓動光盤(第一張)放入光驅中。

步驟3:按F10鍵儲存設置並結束IBM BIOS Setup Utility。

步驟4:當屏幕出現提示時,在Setup Confirmation窗口中選中Yes,接着按Enter鍵,便會從恢復光盤啓動電腦。如果恢復光盤不止一張,而電腦未從光盤啓動,請關閉電腦電源,然後放入正確的啓動光盤(第一張)。

步驟5:如果電腦未重新啓動,請按Ctrl+Alt+Delete來重新啓動。

步驟6:從恢復功能畫面選取適當的選項。如果恢復光盤不止一張,請按提示插入相應的恢復盤。

步驟7:等待恢復程序完成的提示出現。

步驟8:從光驅中取出恢復光盤。

步驟9:按照屏幕上提示重新啓動電腦。

步驟10:在恢復完成後,您可還原原來的啓動順序,步驟如下:

確認關閉操作系統,並關閉計算機的電源。

按住F1 鍵,然後按下電腦電源開關。

當顯示IBM或其他啓動標誌時,或如果聽到重複的嘀嘀聲時,放開F1鍵。之後進入IBM BIOS Setup Utility界面。

IBM BIOS Setup Utility啓動後,在主界面中使用方向鍵選中Startup。

在Startup界面中使用方向鍵選中Boot或Startup Sequence。

在Boot界面中按F9鍵選中Setup Defaults。

按F10鍵保存並結束IBM BIOS Setup Utility。

當顯示提示時,在Setup confirmation窗口中選取Yes,然後按Enter鍵。


解決如何將隱藏分區拷貝到另一個硬盤上


看到論壇上有朋友問這個問題,我正巧前段時間原裝硬盤有一點問題,導致機器經常很慢(不過還是可以通過accessibm重裝,重裝的時候它會先檢查你的硬盤並修復硬盤壞道的問題)。於是重新買了一個硬盤,一摸一樣的5k80。當時就想把隱藏分區拷過去。雖然我有t40中文恢復盤,但是還是想搞那個原裝的(英文版,呵呵,心理作用,其實我最後還是選了t40中文恢復盤來恢復)。
當然最後是成功了,現在我的新硬盤就和原裝硬盤一樣。
當時用了很多方法,也參考了很多網上的方法。我想這個轉移其實也應該有很多方法的。比如從t40的cd恢復盤中拷制進去。
如果沒有t40恢復盤的話(或者你沒有combo光驅),我當時用的方法是:
準備:
1、要準備一個軟驅啓動的東西,比如說有外置的軟驅,或者帶軟驅啓動的閃存盤,還要有一張至少軟盤作爲啓動盤。啓動之後要能找到usb口等。軟盤裏面放上fwrestor.EXE這個程序(要是不知道這個程序的朋友可以上網搜搜,它是ibm的隱藏區恢復工具)。
2、要有一個外接硬盤盒。我用的外接硬盤盒就是30塊錢那種,據說對硬盤損害很大,不過反正我用得不多。而且實際看好像也沒有什麼問題。
3、將原硬盤裝在外接硬盤盒裏面,接在電腦的usb口上。將新硬盤裝在電腦裏面,不要分區,保持你買來時候的樣子。

過程就很簡單了:
首先用軟驅啓動機器,然後找到你的外接硬盤,用fwrestor工具(dos命令行,fwretor的命令行格式大家自己可以去搜索一下,我記不太清了),就可以把原來硬盤裏面的隱藏區倒到新的硬盤裏面拉。不過需要時間不短。   


轉自http://www.smxyg.net.cn/blog/u/9/200841183756.html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