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cached内存分类机制

内存分配机制

mc内存分配机制简介
memcached默认情况下采用了名为Slab Allocator的机制分配、管理内存,Slab Allocator的基本原理是按照预先规定的大小,将分配的内存分割成特定长度的块,以完全解决内存碎片问题。
先来解释一下与Slab Allocator存储有关的几个术语:
Page:分配给Slab的内存空间,默认是1MB。分配给Slab之后根据slab的大小切分成chunk。Chunk:用于缓存记录的内存空间。Slab Class:特定大小的chunk的组。
Growth Factor:增长因数,默认为1.25(较早的版本固定为2)
mc启动后,会根据这个factor,计算出从1M逐步递减的不同的slab,如factor=1.25时:
slab class   1: chunk size     88 perslab 11915  
slab class   2: chunk size    112 perslab  9362  
slab class   3: chunk size    144 perslab  7281  
slab class   4: chunk size    184 perslab  5698  
slab class   5: chunk size    232 perslab  4519  
slab class   6: chunk size    296 perslab  3542  
slab class   7: chunk size    376 perslab  2788  
slab class   8: chunk size    472 perslab  2221  
slab class   9: chunk size    592 perslab  1771  
slab class  10: chunk size    744 perslab  1409
第一列数据(slab class),为slab的编号;
第二列数据是chunk的大小,跟slab class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可以通俗的理解为slab就是存放一组相同大小chunk的集合,只不过这个集合是固定的(1M),
第三列数据,表示每种不同slab中的page可以存放的chunk个数,实际上等于1MB/ (chunk size),例如slab1中的chunk size是88B,那么这种slab中每个page中可以存放的chunk个数为 1MB / 88B ,约等于11915
很显然,slab的chunk size越大,其中的每个page包含的chunk数量就越少
如图所示:
新入对象时,会根据自身大小来匹配slab列表,比如100KB的对象,根据最小空间损失原则,会被放入到slab2(size:112B)对应的page下,如下图
这时,如果slab2下的page中有尚可以使用的chunk(即空闲的chunk或者过期的chunk),slab2会优先使用这些chunk,在没有chunk可用的情况下,mc会去内存中再申请一个page,然后切分成chunk,然后使用;需要注意的是,根据 Slab Allocator算法, 该实例中的100KB对象,是永远没有机会存放到其他slab(如slab3,slab4等等),即便是其他slab中有大量的可用chunk,细心的朋友会发现,这种机制很有可能会导致内存浪费严重,mc命中率降低等问题,对,这种问题真的存在,这也正是这种机制的缺点,下面会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mc数据删除机制简介:
首先我们知道,缓存在mc中的数据,不会主动从内存中消失,也就是说mc不会监视记录是否过期,而是在client端执行get方法时才去检查时间戳是否过期(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避免在过期监视上耗费cpu资源,以提高mc的响应能力);每次有新对象加入时,mc会优先将对象置于已超时的同一规格chunk中,然而,即使如此,内存仍然会发生追加新记录时空间不足的情况,那么,当mc内存耗完后,又是怎样处理新入的数据呢?mc有两种处理策略,一种是默认的LRU(Least Recently Used),指删除近段时间最少使用同规格chunk,再将对象塞入),另一种策略是存满即不可再存,除非有过期的对象,否则会报错

一致性哈希原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