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t.ini文件解釋

 

常見的boot.ini格式如下:

[boot loader]
timeout=10
default=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2)/WINXP
[operating systems]
multi(X)disk(Y)rdisk(Z)partition(Q)/WINXP="Microsoft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fastdetect
SCSI(X)disk(Y)rdisk(Z)partition(Q)/WIN98="Microsoft Windows 98" /fastdetect

以下着重介紹[operating systems]部分。

1.partition(Q) 表示操作系統的系統根目錄所在的分區在同一快硬盤上主分區的順序號(Q從1開始)。
2.rdisk(Z) 若以multi開頭,則Z植表示操作系統的系統根目錄所在的分區所在的硬盤在同一個磁盤控制器上的硬盤順序號(Z從0開始)。
若以SCSI開頭,則Z值無意義,恆等於0。
3.disk(Y) 若以SCSI開頭,則Y植表示操作系統的系統根目錄所在的分區所在的硬盤在同一個磁盤控制器上的硬盤順序號(Y從0開始)。
若以multi開頭,則Y值無意義,恆等於0。
4.若計算機中既有IDE盤又有SCSI盤(或只有IDE),且BIOS中SCSI的設置設爲enable,則以multi(X)開頭,其中X表示操作系統的系統根目錄所在的分區所在的硬盤所在的磁盤控制器在同一磁盤控制器上的順序號(X從0開始計數)。
若計算機中只有SCSI控制器,則以SCSI(X)開頭,其中X表示操作系統的系統根目錄所在的分區所在的硬盤所在的磁盤控制器在同一磁盤控制器上的順序號(X從0開始計數)。

/SAFEBOOT:安全啓動,只啓動HKLM/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afeBoot中的驅動程序和服務,其後可跟三個參數Minimal、Network或Dsrepair。Minimal和Network允許在網絡連接下啓動系統。而Dsrepair要求系統從備份設備中調入活動目錄的設置。還有一個選項是Minimal(AlternateShell),它讓系統調入由HKLM/System/CurrentControlSetSafeBoot/AlternateShell指定的SHELL程序,而不使用默認的Explorer。 

/NOGUIBOOT:不加載VGA驅動程序,也就不會顯示啓動過程和失敗時的藍屏信息。

/BOOTLOG:將日誌寫入Nnbtlog.txt文件。 

/BASEVIDEO:使用標準VGA方式啓動,這種方式主要用於顯示驅動程序失效時。

/SOS:在調入驅動程序名時顯示它的名稱,因驅動問題而無法啓動時使用比較好。

通過以上設置我們就可以輕鬆設置啓動菜單了!

由以上可知,BOOT.INI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系統文件,沒有它,系統將無法進行引導,所以我們平時除了要對其作必要的備份之外,還要編輯它的方法。特別是在安裝多系統時,如果沒有按照從低到高(Windows 98、Windows 2000、Windows XP、Windows 2003)的安裝順序,該文件往往會被損壞。如果我們掌握修改和編輯它的辦法,就不會到時候無計可施了。

修改windows啓動開機畫面
1.用記事本打開c:boot.ini,找到windows xp啓動項所在的行,在末尾加入  /noguiboot
2.找到自己做好的開機畫面,存放在c:/windows下 命名爲 boot.bmp 圖片大小爲 640*480 16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