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驅動學習之路:我是如何通過AI項目豐富我的簡歷的

記錄我在物聯網實驗室一個月來的項目收穫與技術突破

前言:

    2018年3月,申報了一個關於樹莓派的科技立項AI項目

    做了3個多月後,積累了大量的經驗,知識與技術,同年6月我進入物聯網實驗室參與同類科研項目。

    在實驗室做了一個月終於有了巨大突破,已經可以拿出具備完整邏輯功能的系統設備供人蔘觀,學習,檢驗。

                                    

具體詳情:

    以下先介紹最初的項目,後面再介紹科研項目,二者無論是業務邏輯還是應用的技術都是一脈相承的。

                         

        項目涉及了電子,通信,人工智能,機械與自動識別等多方面的領域,所以在3月份的時候我集合了超過3個不同專業背景的同學一起研究這個項目。下面是最初的AI項目思維導圖,後期在實驗室裏我們成功把臺式工作站當雲端服務器實現了掃描-識別-控制舵機-掃描的閉環。

                                     

    整個項目由兩大硬件部分組成,一個是工作站,一個就是RaspberryPi

    工作站可以是筆記本,可以是臺式機,只要性能足夠,能跑python人臉識別程序,能打開攝像頭,能聯網就行

    RaspberryPi就是大名鼎鼎的樹莓派基金會推廣的一款基於Linux操作系統的微型低功耗電腦,基本上電腦能在的是它都能做,單片機能做的事它也能做,做我的的項目要求樹莓派能聯網,GPIO口能穩定輸出PWM波驅動SG90電機。

    只要滿足了上述硬件要求,你就可以動手製作屬於你的AI人臉識別追蹤項目了,並大大拓展你的簡歷的逼格與內涵。

模塊化設計:

    爲了幫助大家快速上手,我把做項目的幾個關鍵階段與技術難度整理了一下,分成以下八大部分:

    1.人臉識別

    2.socket網內通訊

    3.樹莓派控制舵機

    4.主機發座標,從機接座標

    5.舵機受座標控制的業務邏輯

    6.追蹤算法一: 位移追蹤+梯度調速+慣性消除

    7.追蹤算法二:  定時復位+越界預判+邊緣加速 

    8.追蹤算法三:  過轉保護+鎖定識別 

詳情見後面文章


寫在後面的話:

    我做這個項目的時候一窮二白,那個時候什麼也不懂,就是覺得大三了,不能再玩了,該踏踏實實地做點東西出來。於是就入手了樹莓派,看了一個用樹莓派做攝像頭追蹤的CSDN博客,很是心動就決定做了。

    人要麼不做事,要做就要抱着手中在做事,腦中在想事,一定做成事的態度。不要成天學周圍人那樣吃喝玩樂,別讓他人的遊手好閒毀了你的優秀人生。剛開始做得很辛苦,因爲沒用過Linux操作系統,我連給樹莓派配置wifi密碼都要去百度上找十幾個教程才能解決。有段時間我睡覺都在想代碼,老天喜歡勤奮的人。我記得很清楚,在成功實現追蹤功能的前一天,我在實驗室做到了晚上12點多。第二天,運氣超級好,代碼改來改去換了十幾種邏輯後居然成功了。確實是這個樣子的,你花的時間越多,你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這是一個大概率事件,希望就在你的手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