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網設計FAQ:以太網MAC和PHY

問:如何實現單片以太網微控制器?

答:訣竅是將微控制器、以太網媒體接入控制器(MAC)和物理接口收發器(PHY)整合進同一芯片,這樣能去掉許多外接元器件。這種方案可使MAC和PHY實現很好的匹配,同時還可減小引腳數、縮小芯片面積。單片以太網微控制器還降低了功耗,特別是在採用掉電模式的情況下。

問:以太網MAC是什麼?

答:MAC就是媒體接入控制器。以太網MAC由IEEE-802.3以太網標準定義。它實現了一個數據鏈路層。最新的MAC同時支持10Mbps和100Mbps兩種速率。通常情況下,它實現MII接口。

問:什麼是MII?

答:MII即媒體獨立接口,它是IEEE-802.3定義的以太網行業標準。它包括一個數據接口,以及一個MAC和PHY之間的管理接口(圖1)。數據接口包括分別用於發送器和接收器的兩條獨立信道。每條信道都有自己的數據、時鐘和控制信號。MII數據接口總共需要16個信號。管理接口是個雙信號接口:一個是時鐘信號,另一個是數據信號。通過管理接口,上層能監視和控制PHY。

以太網設計FAQ:以太網MAC和PHY

問:以太網PHY是什麼?

答:PHY是物理接口收發器,它實現物理層。IEEE-802.3標準定義了以太網PHY。它符合IEEE-802.3k中用於10BaseT(第14條)和100BaseTX(第24條和第25條)的規範。

問:造成以太網MAC和PHY單片整合難度高的原因是什麼?

答:PHY整合了大量模擬硬件,而MAC是典型的全數字器件。芯片面積及模擬/數字混合架構是爲什麼先將MAC集成進微控制器而將PHY留在片外的原因。更靈活、密度更高的芯片技術已經可以實現MAC和PHY的單芯片整合。

問: 除RJ-45接口外,還需要其它元件嗎?

答:需要其它元件。雖然PHY提供絕大多數模擬支持,但在一個典型實現中,仍需外接6、7只分立元件及一個局域網絕緣模塊。絕緣模塊一般採用一個1:1的變壓器。這些部件的主要功能是爲了保護PHY免遭由於電氣失誤而引起的損壞。

問:10BaseT和100BaseTX PHY實現方式不同的原因何在?

答:兩種實現的分組描述本質上是一樣的,但兩者的信令機制完全不同。其目的是阻止一種硬件實現容易地處理兩種速度。10BaseT採用曼徹斯特編碼,100BaseTX採用4B/5B編碼。

問:什麼是曼徹斯特編碼?

答:曼徹斯特編碼又稱曼徹斯特相位編碼,它通過相位變化來實現每個位(圖2)。通常,用一個時鐘週期中部的上升沿表示“1”,下降沿表示“0”。週期末端的相位變化可忽略不計,但有時又可能需要將這種相位變化計算在內,這取決於前一位的值。

以太網設計FAQ:以太網MAC和PHY

問:什麼是4B/5B編碼?

答:4B/5B編碼是一種塊編碼方式。它將一個4位的塊編碼成一個5位的塊。這就使5位塊內永遠至少包含2個“1”轉換,所以在一個5位塊內總能進行時鐘同步。該方法需要25%的額外開銷。

作者:William Wong,嵌入式/系統/軟件編輯,《Electronic Design》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