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入職一個月思考(隨筆)

  最近沒怎麼寫技術博客了。。原因是,跳到了曾經期望的公司,還在做技術儲備。。。如今入職一個月了,已經完全進入狀態。同時,也帶來更多思考與感悟。

  我記得第一面,是支付寶的架構師。與他聊了很多關於技術上,性能上,架構與業務上的知識。他對我說,有沒有興趣來杭州,大牛都是逼出來的,BAT想着是如何將每一臺服務器榨乾,性能最大化。問我將來願不願意成爲一名業務架構師。畢竟,摸到底層的,都是LEVEL很高的技術人員。的確,雖然說拼了命的努力,完善知識體系,但畢竟技術的海洋是無窮盡的。深度還不夠。

  第二面,跟我聊了聊hadoop集羣、hbase,storm以及更多技術原理。感覺回答的還不錯,畢竟每日每夜的學,實踐。也許大學時實踐過銷售,各個寫字樓的跑過,以及短暫的記者經歷。使我能直戳技術重點,流暢的將原理與技術細節講述出來。於是還問我,你是學計算機的嗎? 我說,是啊:)。 

  第三面,是一名專家。問了我這一年的工作經歷,以及技術架構。由於上一年做實時的同時,又去學需求、設計、架構、運維,包括大數據全體系閉環的性能調優、技術實踐與代碼細節。此次面試也比較順利。但是,現在回想起來,我覺得技術上應該達到了畢業1年半的標準,但缺乏一種數據思維,那麼後面再說~

  第四面,是高管與HR視頻面試,面試官全程木有笑。。。搞得我好緊張哈。。先是HR面,HR問一些關於生活上啊,工作上啊,問我最大的困難是什麼,價值觀上的~,隨後是高管,問了spark與storm的區別,以及各種數據安全上的東西,還有現場寫代碼。。處理數據。。。對着視頻寫代碼,處理一段邏輯,當時好緊張~不過慢慢冷靜下來了,整理了思路,將大體的代碼寫下來,以及說明了思路,面試官還跟我指出哪裏不足~的確。。還差得很遠。。

  於是。。就這樣。。我就到了杭州。。來到了阿里巴巴。好了~那麼戳入重點,技術、數據與業務。在我看來,技術架構與業務架構是相輔相成的。發展路線與目標如下:

  大數據工程師,如果將來想成爲架構師或是某個領域的專家,那麼一定要深入技術原理,因爲這樣會有助於將來的技術選型,同時必須自己上手去敲,去踩坑,這樣會提高平時的開發效率~

  大數據研發工程師,需要對數據敏感,數據建模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如何將基礎數據整合成業務方需要的數據,構建數據中間層。

  資深數據研發工程師,你更需要對業務有更多的瞭解,因爲無論任何技術、數據、都是在爲業務服務,也就是所謂的大數據變現的能力。通過對業務的理解,想象更多的場景,再用數據進行建模服務於業務,同時又能夠對技術進行選型與把控。

  大數據領域專家,融合技術、數據與業務思維,成爲一名開拓與創新者。

  這條路。。是條不歸路。。說的好可怕哈~意思是,不再有選擇,也沒有退路,無論未來如何,找尋你存在的意義與價值。永不言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