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纔能有效的進行大數據創新?

創新最主要的不是靠靈感,而是靠執行。

 傳統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面臨的很大問題就是創新問題,大數據也不例外,最近讀到得到《何凡讀書俱樂部》中關於創新的系列文章,有了一些共鳴和啓發,這裏結合大數據的創新實踐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創新就是在行動中思考

 首先講一個團隊建設的遊戲,這個團隊建設遊戲叫“棉花糖挑戰”,是一位工業設計師彼得.斯基爾曼和他的朋友們一起開發的,參加這個遊戲的人被分成幾組,每一組都分到一個棕色的紙袋。紙袋裏面有二十根意大利麪條,當然是生的,不是煮熟的,還有一根繩子,一條膠帶,以及一顆棉花糖。這個遊戲的目標是搭一個塔,要儘可能高,而且能夠把棉花糖放在塔尖上。每個團隊都有8分鐘的時間,到時間截止時,不能用手扶住他們搭的塔。

 這個遊戲是團隊建設,比的是團隊之間如何協調、合作,跟“腦筋急轉彎”式的測試題不一樣,你可以用各種方法搭塔,比如把意大利麪條掰斷,用繩子捆,用膠帶粘。斯基爾曼發現:表現最佳的團隊是五六歲的兒童。幼兒園的孩子搭起來的塔平均有27英寸高,CEO們只能搭成21英寸高的塔,律師們建了15英寸的塔,最差的是商學院的學生,他們搭成的塔平均是10英寸,大約只是幼兒園孩子建成的塔的高度的三分之一。

 爲什麼會是這樣呢?這不是因爲商學院的學生不如幼兒園的孩子聰明。斯基爾曼發現,最大的差異是孩子們一上來就動手幹,而商學院的學生會先討論半天。幼兒園的孩子在18分鐘的時間內,平均會在5分鐘的時候就試着把棉花糖放在塔上,然後,他們會不斷地再嘗試。商學院的學生通常只把棉花糖放在塔上一次,而且大多是在最後一分鐘。當他們試着把棉花糖放在塔上的時候,纔會發現,壞了,棉花糖其實比他們想象中的要重。

  這個測試告訴一個道理,創新就是要在行動中思考,而不是在思考之後才行動。

這個結論對不對?

 筆者覺得這個結論大致是靠譜的,比如筆者寫微信公衆號文章,動筆前大多時候是沒有明確思路的,最多有個模糊的方向,然後就是邊寫邊看邊想,然後似乎思路會逐步打開,最後再倒騰一下邏輯,當然可能有人會反駁,不對啊,自己工作中大多數時候是想清楚再行動的,而且挺有效,那可能的原因是這個工作的確定性比較強,談不上有多大的創新。

 如果你現在非常糾結於大數據的亮點,那就找準一個方向,找到一個切入點直接開幹,回顧自己企業很多大數據的創新都遵循了這麼一個原則,下面筆者簡要羅列了一些案例,供你參考:

天盾反欺詐算法如何研發的?

  開始認爲難度很大,在反欺詐中心呆了一個禮拜就知道了欺詐大致的套路,然後就是分析提煉規則,然後就有了更好的算法。

第一個大數據合同怎麼簽訂的?

開始時候完全無從着手,價格怎麼定,條款怎麼寫,流程怎麼走,網上找一點信息,夥伴那裏問點線索,法律部門探些問道,都是試着能往前走一步,然後再因地制宜。

大數據管理規範怎麼制定的?

 很多人來向我們要管理規範,其實規範不是制定出來的,而是在項目和運維中邊幹邊總結出來的,因爲建立制度的成本不低,要達到很高的性價比就得結合自己的實際找到平衡點,比如我們就明確覺得現階段在業務部門設立數據管理專員不靠譜,中國移動也纔在最近設立了IT委員會。

行業知識圖譜怎麼做的?

 雖然筆者在《爲什麼運營商大數據變現要搞“行業知識圖譜”》提到我們已經構建了38個一級行業,487個二級行業的圖譜,但一開始起步的時候哪是這樣,就是先找了視頻幾個主流網站去分析其網站結構和DPI日誌的特點,人工發現了一些規則,然後反覆驗證積少成多,然後才逐步做多,最後再總結一下方便管理,不可能一開始就想好了這個體系,而且挑選的行業也是跟變現最相關的。

創新最主要的不是靠靈感,而是靠執行。

 筆者在去年底反思工作的時候想到了這一點,起因是發現很多傳統企業搞BI,比如做專題分析項目,一旦想做就得立項,一旦立項就得做到底,系統可以沒人用,但項目不能失敗,由於很多立項往往源於年初一個臨時的想法,但一旦業務發生了變化,項目箭在弦上也不得不發了,企業相對穩定的業務系統建設用這種模式可行,但諸如大數據等創新工作就有點水土不服了。

 讓筆者感受更深的是團隊的一些數據挖掘工作,一旦佈置了,從數據準備到最後出結果,短則一月,長則半年,而且效果很多不理想,浪費了太多精力和時間,究其原因,就是缺乏成本意識和止損機制。

 做了這麼多年數據,感覺在企業做數據挖掘,邊際效益其實蠻低的,比如天盾1個月搞出來的東西的價值是最大的,後面就是修修補補,因此,建議做數據挖掘一個月內沒明顯成績就要考慮換方向了,其中一種有效的控制方式就是保證反饋能力。

 創新的不確定性和偶然性決定了這個事多半要失敗,一般的項目領導可以幾個月不管,但創新則要無時不刻關注,這個創新是否走在了原來設想的正確的路上和能獲得可預期的結果,這裏舉一個有名的“蠟燭問題”的例子。

 想象你自己在一個房間裏,房門是木頭的,房間裏有一根蠟燭,一包火柴和一盒圖釘,你怎樣才能把蠟燭固定在門上,把它點亮,照亮房間呢?

 最常見的解決辦法是把蠟燭點燃,然後用融化的蠟把蠟燭固定在門上,另一種思路是試着用圖釘把蠟燭固定在門上,聽起來這兩種思路都很直接,但仔細想想卻不靠譜,最好的辦法其實很簡單:你可以把圖釘從盒子裏倒出來,用圖釘把盒子釘在門上,再把蠟燭豎在盒子裏,這樣就把蠟燭問問地托住了。

 管理者應該及時的對創新中蹩腳的做法給出建議,很多路的走法肯定是走不到你想要達到的效果的,一定要及時指出,試試換一條其它的路看看,迭代並不是說要在錯的路上一直走到底纔回頭,獲得所謂的經驗,而是要儘量的早發現,然後多嘗試幾條路,這才能增大成功的機率。

 筆者就給標籤庫團隊設立了一條止損底線,下面是當時總結的一頁片子,大家可以看看,也許不科學,但需要有這個意識:

  ;分享的時候我還是要推薦下我自己創建的大數據學習交流Qun 784557197

  無論是大牛還是想轉行想學習的大學生

  小編我都挺歡迎,今天的已經資訊上傳到羣文件,不定期分享乾貨,

三、激情比獎勵更能推動創新

   這裏先舉個例子

 哈洛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靈長目動物實驗室之一,他養了一羣猴子,然後在猴子的籠子裏留了一些謎題。比如,他會留一些纏住的鉸鏈,然後觀察猴子們會不會解開鉸鏈。如果猴子們學會解開鉸鏈了,哈洛就會再個他們出一道更難的題。一週之後,猴子們都學會了解開鉸鏈,而且樂此不疲。

 哈洛改變了遊戲的規則,他想看看能不能進一步激勵猴子們解開謎題。這次的規則是,如果猴子解開了謎題,就會得到食物獎勵。結果出乎意料:有了食物的獎勵之後,猴子解開謎題的積極性反而下降了。

 人跟猴子是一樣的。當我們做創造性工作的時候,我們的最大動機是興趣,而不是獎勵。如果你讓幼兒園的孩子們即興畫畫,在沒有獎勵的情況下,他們畫畫的熱情更高,水平更棒,如果把畫畫跟獎勵掛鉤,畫畫也就變得沒意思了。

 流行音樂界有個說法,叫“第二章專輯綜合徵”,有些樂隊的第一張引起轟動的專輯大多是在樂隊成員處於人生低谷、沒有錢、也沒有支持的時候堅持做出來的。當第一張專輯大獲成功之後,他們往往會花更多的錢,在更精良的錄音棚裏錄製第二張專輯,遺憾的是,第二章專輯往往不如第一張專輯。

 因此好消息是:創新是不需要激勵的,壞消息是:即使用金錢等手段鼓勵,也買不到好的創新。

這個結論大致靠譜,筆者也有實際體會,傳統企業當前在大數據創新領域面臨着較大的人才引入挑戰,與薪資動輒百萬的互聯網公司相比的確是囊中羞澀,但其實能否創造更好的人員成長、發展和創新環境纔是企業當務之急,這不是錢能解決的問題,也不要讓錢成爲大數據業務發展不了的託詞。

傳統企業得放棄幻想,尊重現狀,爲現有員工創造良好的環境,無論是《基業長青》還是《從優秀到卓越》,都提到了自家成長的經理人的重要性,筆者自己也有體會,越理解自己公司的員工,越可能創新。

比如面對新的形式,AT&T重新定義了企業願景,目標是成爲數字化時代的軟件和科技公司。爲達此目標,AT&T自2012年起推動一系列的轉型措施,其中在人力資源部分部分推動“2020人才計劃”,目標將龐大員工隊伍轉型爲企業發展需要的數字化人才,14W員工積極參與,多數員工每週花5到10小時接受培訓,接受再教育的員工填補了47%的技術管理崗,平臺一年訪問量達到600萬,產品開發週期縮短40%,獲利週期縮短32%,浙江移動也在花很大的力氣搞千人計劃和培訓計劃,給有創新意願的員工更多的機會,這對於企業都是功在千秋的事業。

四、獨自工作比頭腦風暴有效

你一定聽說過頭腦風暴,這個主意是在1939年由廣告經理奧斯本發明的,這個做法曾經風扉一時,至今還有不少機構習慣開個“頭腦風暴”會議。然而,事實證明,“頭腦風暴”並不能有效地提高創新,如果在“頭腦風暴”會議上召集的人數越多,效果反而越差,最佳的方式不是開“頭腦風暴”,而是“閉門思考”,也就是說,創新不是“廣場舞”,而是“獨行俠”。

蘋果的創始人之一,也是蘋果公司首臺電腦的發明者沃茲尼亞克早就明白這一點。他說:“如果你獨自工作,你將最有可能設計出革命性的產品和功能,不是在一個委員會中,也不是在一個團隊裏。”

雖然他的話不能全信,但有一點極爲寶貴的經驗,也就是說,創新就是持之以恆地憑興趣幹一件事情,或者叫深度工作。

其實比“獨行俠”更好一些的,是組建一個小分隊,創新可以是個人的事情,也可以是一個小分隊的事情,但從來都不是一個大機構的事情,那麼怎樣把你的團隊改造成一個創新的團隊呢?

有一篇《喬布斯們的巢穴》的文章可以去讀一下:

“創新不是天才人物的靈光一現,而是一個富有創造性的團隊天天混在一起,每天都有點新的想法,互相交流、互相補充,日積月累,凝聚出來的。”

“當人們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個組織的時候,最容易發生的故事就是垂直的科層制無情地碾壓了創新的夢想。要想保持創新的活力,一個組織必須打破科層制,儘可能地創造出人人平等的氣氛。不管走到哪裏,都會有很多人不願意冒險、習慣於蹈規循矩,凡事總愛否定,凡事總愛推脫。讓這些人蔘加創新者的討論,讓激情感染他們。如果感染不了,那就限制他們的負面影響。你可以反對新的項目,但必須把反對的理由寫下來。這樣,就會避免人們不假思索地槍斃一切新的點子。”

“高效率的人往往缺乏創新精神。過分地追求效率,就會變得把一切工作都標準化、程式化。這對於常規的工作當然是必不可少的,但要想做出重大創新,追求完美和高效率反而會是一種障礙。成功會讓人們有一種不停地複製成功的衝動,最後,偉大會退化爲平庸。”

筆者的觀點是創新首先是選擇到正確的人,這個可遇不可求,創新都是自發的,不能奢望培養出能創新的人,其次,給一個開放能協作討論的環境,最後,充分信任並給予資源。

其實頭腦風暴和獨自思考都僅僅是激發創新的一種方式,因人而異,從生物學的角度看,因爲大腦需要刺激才能產生意外的連接,因此假如你習慣於人多討論的環境,不如嘗試獨自走一段山路更能激發創意,但假如你一直習慣於獨自思考,搞個頭腦風暴或許有意外的驚喜。

五、四本書構建你的創新思維

何凡推薦了四本創新的書,筆者這裏借花獻佛:

1、凱文.阿什頓 《被誤讀的創新》

創新就是打破常規,找到解決問題的新方法,創新就像走路,決定能否成功的關鍵不是一步能邁多遠,而是看你一共走了多少步。

人的本性是拒斥創新,越是偉大的創新,遭到的拒斥就越大,如果你沒有遭到拒斥,很可能是因爲你不夠創新。

所有的創新都來源於其他人的貢獻,我們不過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高。

2、克里斯滕森 《創新者的窘境》

很多領先企業突然慘遭淘汰,不是因爲它們做得不好,恰恰相反,是因爲它們做得太好,它們精於管理,信奉客戶至上的理念,不斷在技術上精益求精,努力提高盈利水平,但最終卻失去了市場上的立足點。

這是跟大企業的一套成熟的商業理念、商業模式相一致的。如何才能避免出現這種窘境?據說張飛睡覺的時候都睜着眼。企業也必須睜大“張飛的眼睛”,不僅看到自己地盤上的變化,還要注意其它市場上的變化。企業必須放出更多的偵察兵,以及更多的遠征軍,到外邊建立根據地,用更靈活的機制不斷創新,適應新市場上出現的新技術。

谷歌爲什麼建了個母公司Alphabet,不就是爲了避免創新的窘境嗎?

大數據道理上其實也是一樣的。

3、克里斯滕森 《創新者的解答》

這是一本更爲實操性質的書,作者講了防守的策略,也講了進攻的策略,初創企業不可能一上來就採取正確的策略,不過,沒關係,只要方向正確,前進道路上多走了彎路,也是無傷大雅的。方向是什麼呢?方向是你必須找到可以低價盈利的商業模式。你得先掙到錢,然後才能生存下來,纔有可能以後掙到大錢。你要選擇對手的薄弱環節,找到破壞性的定位,也就是那種你的對手不屑一顧、樂得放棄,但卻大有可爲的“空白地帶”。

4、馬特.裏德利 《自下而上:萬物進化簡史》

這本書的視野更爲廣闊,阿什頓講的是個人的創新,克里斯滕森講得是企業的創新,而裏德利建講的就是整個系統的演進,從這本書中,你能讀到,無論是經濟、思想、教育,還是貨幣、宗教、互聯網,都發生巨大的變化,我們人類從本性上就是一種有創新本能的物種,這一天性造就了我們巨大的進步。

就寫到這裏吧,希望於你有啓示,雖然筆者從事的是大數據的相關工作,但其實創新的思想是跨行業通用的,歡迎分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